化石爱好者之家

犀科各亚科分支

发布时间:2022-12-01 作者:
来源:
分享:

印度犀牛的外形与传说中的独角兽类似,俗称大独角犀。它们只有一只长达53厘米的独角,在现今世界上已很珍贵!与非洲的两种犀牛不同,印度犀在防卫敌害时,并不使用它们的角,往往使用其发达的犬齿,给敌人以很深的创伤。
 
印度犀有发育完好的门齿,下颚上长有一对相当长的犬齿。它们的脖子粗壮有力,皮肤犹如甲胄般坚韧,上面还星罗棋布般布满块茎般的颗粒。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外形与印度犀有些相似,但体型明显小于印度犀,其长约2到4米,高1.5到1.7米,体重900到2300公斤。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主要在中晚更新世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与大熊猫、巨貘、东方剑齿象、苏门羚、最后斑鬣狗等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其化石显示,其外形当类似苏门犀,不过体型稍大。本人至今没有其复原图,哪位朋友若有,望提供!
 
西哇犀(Rhinoceros sivalensis)的资料更是缺乏,只知道它们生活在晚上新世的印度。
 
至于苏门犀(Sumatran rhinoceros)是现今个头最小的犀牛,与史前中国犀、披毛犀的亲缘较近。
 
犀科第二个亚科-----Dicerotinae亚科吧,其代表就是现存非洲大陆的黑犀和白犀,就无须多说了吧,看看它们的照片,各有特点。
 
白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也是体型仅次于象、体重仅次于象和河马的大型陆生动物。白犀最显著的特征是吻部比较方,头向下,吻部贴近地面,主要食草。白犀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经一度濒于灭绝,后经保护数量有所回升,现存数千头。北方的白犀则仍处于濒危状态,仅存数十头。
 
雄性白犀体长3.7米左右,肩高1.8米,尾长约70厘米,体重约2.3吨;雌犀体长3.4米,肩高1.7米,体重约1.7吨。上唇长方形,故又称“方唇犀”。皮肤黄棕色至蓝灰色。耳尖,耳变多毛。皮肤厚,除尾及耳外,全身都无毛,但不象其它犀皮肤呈甲冑状。雌雄都有角,鼻角长60-100厘米,最长可达1.58米;额角长一般不超过50厘米。肩部有明显的肉峰。白犀生活在灌丛草地,森林和平原附近,偶尔进入陡峭的山地沼泽。天气炎热时,主要在早晨及傍晚活动,其他时间在泥水中打滚或休息,天气凉爽时,躺在树阴下休息。与其他犀不同,白犀只食草。白犀包括两个亚种:南方亚种(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和北方亚种(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
 
白犀中的“另类”
 
黑犀体型小于白犀,仍达1吨半到两吨,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可抬起,性格暴躁,以树叶为食。黑犀分布较广泛,原本是数量最多的犀牛,但目前也是偷猎的重点,数量处于锐减之中。
 
黑犀包括四个亚种:西部亚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东部亚种(Diceros bicornis michaeli),西南亚种(Diceros bicornis bicornis)和中南亚种(Diceros bicornis minor)现存2600头。
 
该亚科史前的成员不多,有名的就是山犀,学名是Dicerorhinus。 山犀是该亚科较原始的成员,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晚期,山犀的模式种是Dicerorhinus kirchbergensis,生存于更新世早中期的亚欧大陆北部,山犀曾长期与早期披毛犀共存,但其先于披毛犀灭绝。
 
关于Caenopinae亚科资料很少,只知道其代表新脚犀(Caenopus sp)是一类大型无角或角很小的犀牛类,主要活跃于上新世末期的欧洲,它们存在的时间不长,现在一般认为,新脚犀类是蹄齿犀科向犀科进化的过渡阶段。
 
该说无角犀亚科(Aceratheriinae)了,它的成员很多,包括无角犀、近无角犀、细近无角犀和大唇犀等。它们主要生活在中新世的亚欧大陆,其中我国山旺发现的细近无角犀化石与现生犀类相差不多,只是无角。
 
近无角犀和细近无角犀是无角犀亚科的早期成员,它们与孔子犬熊、杨氏半熊、东方祖熊、半岛原河猪、冠氏柄杯鹿、三角原古鹿、解家河古貘、山河狸等共存于中新世中期的中国东部地区。
 
无角犀则在中新世的晚期,与三趾马、短剑虎、后猫、巨鬣狗、豪猪、弱獠猪、弓颌猪、库班猪、祖鹿、古长颈鹿、和氏步政羊、四棱齿象、巨爪兽以及大唇犀、板齿犀、额鼻角犀等犀类近亲们共存。
 
对于巨犀亚科,大家都不会陌生,BBC的与兽系列中的巨犀一集拍得很好,现在的巨犀已经大名鼎鼎啦!
 
作为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巨犀(Indricotherium)肩高5.2米,体重估计可达30吨。发现于巴基斯坦地区的副巨犀(Paraceratherium),虽然外型、体重都与巨犀相差无几,但其谱系却相隔较远。
 
巨犀主要繁盛于渐新世晚期,它们的成年兽每天要吃进大量树梢植物,巨大的体型使得就连巨鬣齿兽、达福兽、古飙和古巨猪这样凶暴的食肉动物也奈何不了它们。而当时的巨型动物,不管是嵌齿象、石炭兽、巨猪和两栖犀,包括那时已日渐减少的雷兽,在巨犀面前也都相形见拙。
 
我国的吐鲁番地区曾先后两次发现巨犀类化石,而在准噶尔盆地北缘又发现了苏氏副巨犀化石,这说明这两类巨兽很有可能在当时的新疆地区共存过。
 
关于矮脚犀亚科的资料更少,其模式种是新角犀(Teleoceratinae gen.et sp. indet),主要生存于中新世晚期的亚洲东部草原地区,连日本都有化石出土。新角犀的年代是草原猛兽大发展的年代,短剑虎、后猫、恐猫、巨鬣狗、中鬣狗、半熊、印度熊以及可能所剩无几的巴博剑齿虎。都是它们需时刻戒备的威胁。
 
矮脚犀(Teleoceras)是这个亚科另一个著名成员,它们生活在中新世到上新世的晚期,有着很短的腿,和一支大角安在鼻子上的不寻常的犀牛,它的大致外表类似于非洲河马。
 
最后谈谈板齿犀亚科(Subfamily Elasmotherinae):
 
板齿犀(Elasmotherium)是犀类高度特化的一支。名字指指它的牙齿具釉质板,在欧亚大陆各地都有发现。它身体巨大(比现在亚洲象大),仅头骨就长95厘米,身长5—8米,体重3—4吨,是仅次于巨犀的犀科成员,但四肢短小。它同现生犀牛不同的是,巨大的独角长在额头,推测它的角有2米长。另外,它有浓密毛发,适合寒冷地区,齿冠比较高,是一种典型的草原动物。最早出现于欧洲的草原,繁荣于上新世到更新世的欧洲东部、西伯利亚及亚洲东北部。
 
其中在陕西省府谷县发现的拉氏中华板齿犀是该亚科早期成员,活跃于上新世早中期,与巨鬣狗、翁氏鼬鬣狗、巨剑虎、大唇犀、萨摩兽、三趾马等共存。而宁夏长鼻板齿犀则稍后于拉氏中华板齿犀,其长鼻的进化,不知有何奥妙。
 
(在本文为化石网论坛精华帖,由网友黄俐、父猫提供,仅供大家学习参考。编辑:刘琮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