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孢粉化石的分类和命名

发布时间:2014-01-22 作者:
来源:
分享:

孢粉化石的分类和命名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spore and pollen fossil

  孢子和花粉是植物繁殖器官的一部分,在孢子囊和花药中逐渐发育,成熟后散开。对于现生植物,孢子和花粉的分类及命名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困难。只要对每一种植物的原位孢子进行研究,并沿用其植物母体的分类及命名即可。而对离开孢子囊或花药的分散孢子,尤其在散布在地层中已形成化石的绝灭的或古老的植物种的孢粉,则难于与其植物母体联系起来。何况保存在叶子上的孢子囊中的或花药中的原位化石孢粉,由于叶子及花本身就是形态属或器官属,很难确定其自然分类位置。加之,处理化石时也会混入非原位孢子,而难于分辨孰是孰非。再者,在现生植物中,对其孢粉已进行过研究的较少,也增加了一定困难。

  从分类系统看目前可分为3类。①自然分类系统:将孢粉化石按现代植物的分类系统,分别置入不同的分类阶元,并给予相应的命名。这种方法只适用现生种植物和第四纪及部分新第三纪的孢粉化石的分类中,如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②半自然分类:对于中生代和老第三纪的孢粉化石,由于难以确切按植物学的系统分类进行分类命名。只能以器官属名出现,即首先按其可能从属于某类植物而给予一个相应的词,再以其自身的形态特征给予一个相应的词,二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孢粉化石的属种名。如三角山核桃(Caryapollenites triangulus)、小皱芦木孢(Calamospora micronugosa)、大型麻黄粉(Ephedripites major)、山龙眼粉属 (Pro-teacidites)等。③形态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以孢粉化石外部形态作为分类命名的主要依据,而不考虑其亲缘关系。多用于中生代早期及古生代的孢粉。相应的在孢粉化石种属的处理上也形成自然属+自然种、自然属或半自然属+形态种和形态属+形态种 3种组合法。目前孢粉化石的分类及命名上争论较大的是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的属种,对它们究竟应该使用人为分类、半自然分类,还是应该采用自然分类,意见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有约5~6种孢粉的人为分类法在不同的范围使用。

  对于孢粉化石的人为分类及其命名,也应遵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各种约束和准则。所建立的属种必须指定模式标本,并遵从优先律的原则。


附件:

上一篇:

大陆冰盖

下一篇:

科罗拉多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