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矿源层(sourcenbspbed)

发布时间:2014-01-25 作者:
来源:
分享:

矿源层(source bed)

    成矿物质来源的地层。1957年澳大利亚C.L.奈特首先提出矿源层概念。他认为许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沉积岩中某些特殊层位的同生沉积硫化物,这是由于这种地层在温度升高时,促使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转移的结果。60年代后,矿源层泛指成矿物质来源的地层(包括火山岩系),这通常被认为是成矿元素丰度较高(正异常)的地层或初步富集的矿胚层。例如中国华南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一些学者认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背景含量高的震旦-寒武系复理石建造等,而一部分中-新生代铀矿是来源于寒武系底部的石煤层。

    7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矿源层不一定是成矿元素含量高的地层,其所含成矿元素接近地壳丰度,甚至低于地壳丰度的地层也可以成为矿源层。例如,盛产金矿的南非和中国产于太华群中重要的小秦岭金矿带等,都未发现有金的高背景含量的矿源层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决定地层提供成矿物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地层中成矿元素含量高和厚度大,还取决于它们的活化转移的因素,如赋存状态、物理化学条件、介质的数量和性质,特别是构造环境等。下滑或俯冲的板块、板片、地体、基底和某些岩浆岩均是提供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所以有人把矿源层概念扩大为矿源岩,作为提供成矿物质的源岩的总称。

    矿源层按与有关矿床的距离可分为:近源矿源层和远源矿源层。按层位关系可分为:①同位矿源层,矿床产出的层位与矿源层为同一地层或构造层,如中国产于因民组和落雪组过渡层的云南东川铜矿等;②异位矿源层,成矿物质来源于不同地层或构造层,如产于燕山期火山岩系中的浙江五部铅、锌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西和加里东构造层)。


附件:

上一篇:

古生物化学

下一篇:

磨拉石(mola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