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铲齿象动物群化石

发布时间:2014-02-04 作者:
来源:
分享:

铲齿象动物群化石

    铲齿象动物群化石包括兔形类的跳兔,灵长类的上猿,食肉类的德氏半熊、他伦半犬、通古尔鬣狗,长鼻类的嵌齿象、谷氏铲齿象桃芝、轭齿象,奇蹄类的戈壁安琪马、老沟奇角犀、马德里西班牙犀、爪兽,偶蹄类的蒙古利齿猪、库班猪、通古尔古麟、土耳其羊等。

 

通古尔古麟

    铲齿象:象的颊齿的萌出状态和磨蚀程度是判断其年龄的重要依据。在很多早期的乳齿象中,牙齿与大多数其他动物一样成真线排列,所有的前臼齿和所有的臼齿同时出现。当长鼻类的牙齿增大后,在牙齿的适应进化上存在两种方式:要么是头骨和下颌变很长,这样才能容纳一长列同时存在的颊齿,铲齿象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活到50岁;要么牙齿接力式地生长,这样只有部分牙齿同时存在,更新世的猛犸象和现代的大象把这种牙齿接力生长的方式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其年龄可以高达80岁以前。

 

铲齿象

    嵌齿象:嵌齿象的牙齿上分布齿脊,齿脊由一系列不尖锐的锥形齿尖构成。它的前面两枚臼齿,即第一和第二个臼齿具有三对横排的锥形齿尖,经过磨蚀后就形成三排横脊,而最后的一枚臼齿,即第三臼齿在牙齿后部发育出一个后根,从而变得比前面的两枚臼齿更长。嵌齿象高大的头骨上鼻骨急剧地退缩,显示它们已经具有一条发达的能伸能卷的长鼻子,同时上颌的第二枚门齿增大变成伸向前下方的象牙。嵌齿象的下颌极大地伸长,上面有同样前伸的两枚板状象牙。

    安琪马:安琪马是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它在中新世时期分布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安琪马的牙齿是低冠的,具有物别大的勺形下门齿。安琪马的腿非常细长,前、后脚都具有三个趾头,脚底带有肉垫。它的体型与现代的小马相似,体重据估计在200公斤到400公斤之间。安琪马的食谱主要是柔软的植物,特别是叶子。它的食物可能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甚至可能吃植物的果实。安琪马可能有很大的领地范围,过着一雄多雌的集体生活,雄性在居群中处于统治地位。

安琪马


    老沟奇角犀:奇角犀实际上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无角犀。奇角犀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851年的法国,后来在西欧的许多地点都发现了奇角犀的化石,同时在东欧的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波兰等地也有发现。些后,在欧洲以外的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也找到奇角犀的踪影。在和政地区发现的老沟奇角犀是奇角犀中较大的种类,它比在欧洲发现的另外两种奇角犀都大。老沟奇角犀代表了奇角犀在东亚的首次发现,说明这个以前只在欧洲和西亚发现的犀牛也远远地迁徙到了中国。

 

老沟奇角犀

    马德里西班牙犀:这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名字,因为这种犀牛是最早被研究的材料发现于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的一个建筑工地。西班牙犀是板齿犀家族的成员,它的牙齿也具有釉质褶皱和白垩质丰富的特点。马德里西班牙犀在中国的分布相当广泛,在和政地区的中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想当多的材料,此外在陕西蓝田、湖北房县、宁夏同心、青海德令哈等地也都找到了这种化石。在蒙古通古尔地区发现的另一种西班牙犀的个体则要大一些。西班牙犀的起源于欧洲西南部,然后逐渐向东扩散,最后到达了中国。

    库班猪:在旧大陆,即欧亚大陆和非洲的范围内,中中新世时期曾生活过一类体型巨大的猪。这种大型猪的踪迹首先是中我国发现的,上个世纪20年代在甘肃的兰州附近发现过一些它的硕大的牙齿和头骨,直到50年代又在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发现了这类猪一个下颌骨和头骨,被命名为库班猪。库班猪最奇特的地方不是它巨大的体型,而是它令人惊异地在额部长着一个相当大的角,跟传说中独角兽的角相似。后来在非洲也发现了库班猪的化石,而库班猪最丰富的材料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宁夏的同心和甘肃的和政大量发现。

 

 

库班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