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期末考试都结束了,你怎么还在背诗啊?
这是《卢沟谣》中的一句歌词,描绘的是咱们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可是,这“北京湾”我在地图上怎么找不到呢?
小科、小学,这北京湾啊,说的就是北京!
赛先生,您给我们讲讲北京湾吧。
把北京被称为北京湾,是因为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间是向东南倾斜的北京平原,距离渤海仅150公里,你们来想象一下,像不像一个展开的“大山湾”呢?
西山、军都山连成一双宽厚的臂膀,阻挡住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环抱着东南方向的北京平原……北京湾这个称谓太形象啦!
嗯,说的好!看来你们对北京的地形地貌很熟悉啊。你们一定也知道,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四季分明,拥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过呢,我今天想跟你们聊聊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古生物化石。
赛先生,我知道,北京的古生物化石,最著名的是在京西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当时震惊了世界,人们一度认为中国及中亚地区是人类的起源地,甚至有外国学者组成考察队到中亚地区寻找古人类的遗迹。
孩子们,“北京人”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大约几十万年前,但北京地区发现过生活在几亿年前的远古生命。比如,你们熟悉的恐龙。
北京也有恐龙?太好啦!北京也成了“恐龙之乡”啦!
赛先生,北京发现的恐龙叫什么名字?长得多大?真想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我的同学们。
孩子们,别急,别急,听我慢慢说。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的学者们在北京延庆千家店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这是北京地区第一次有关恐龙化石的报道。这些恐龙生活的时间距今约1.6至1.4亿年前,也就是侏罗纪的晚期到白垩纪的早期。经过研究,延庆千家店的恐龙足迹有蜥脚类、兽脚类、覆盾甲龙类,还有鸟类的足迹,其中兽脚类恐龙的足迹数量最多。蜥脚类恐龙体型较大,以植物为食,四足行走;兽脚类恐龙是两足行走的食肉类恐龙;覆盾甲龙恐龙包括甲龙类和剑龙类,也是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
延庆千家店恐龙足迹(董晓毅拍摄)
赛先生,延庆千家店的恐龙足迹中,兽脚类恐龙的足迹数量最多,是不是说明肉食恐龙比植食恐龙多,所以植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光了?难怪北京地区一直没有发现恐龙化石。
哈哈,小科,不是这样的。恐龙骨骼化石与恐龙足迹化石不同,它们所提供的有关恐龙的信息也不同。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以后留下的,而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在生活期间留下来的,足迹化石可以较快的恢复恐龙的生活场景、行为习性、古地理、古环境等,而这些信息无法从骨骼化石中直接得到。此外,一只恐龙只有一幅骨架,可是在它的一生中可以留下大量的足迹。在其它恐龙足迹化石的产地和延庆千家店一样,也是食肉恐龙的足迹比植食性恐龙的足迹多。因为,食肉类恐龙需要捕食猎物,而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取食相对容易,因此,食肉类恐龙行走的距离更长,它们留下的足迹也会比植食性恐龙的多。
明白了,恐龙足迹可以反映出恐龙的生活习性。赛先生,从这张延庆千家店恐龙足迹的照片上看,足迹化石保存在公路旁陡峭的山坡上,是不是能说明生活在这里的恐龙都是登山高手?连体型较大的蜥脚类恐龙都身手矫健。要是这样的话,肯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吧?
足迹化石是动物在具有一定湿度、黏度、颗粒度的地表停留或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形成的。而适合于留下和保存足迹的湿度、黏度、颗粒度地表条件往往出现在湖滨、海滨以及河滨滩地等环境中。孩子们,想想看,恐龙在河流或湖泊旁留下足迹,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化石,又经过地质作用,地表抬升为陡峭的山体。你们一定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感受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蕴含的勃勃生机。
大自然的力量太神奇了!原来生活在北京的恐龙不是登山高手,小科,你是不是很失望啊?赛先生,北京地区还发现过哪些有趣的古生物化石啊?
有啊,咱们来讲讲发现在闹市区的古生物化石。1972年春天,现在地铁2号线阜成门附近,人们发现了披毛犀的下颌骨化石。披毛犀是已灭绝的著名冰期动物之一,它们身披厚重的长毛,并长有巨大的角。披毛犀在《冰川时代》系列电影中多次出现,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有趣的动物。
图片来自《北京阜成门一披毛犀化石的发现与晚更新世古气候问题》黄万波
披毛犀是著名的冰期动物,阜成门附近发现了披毛犀化石,是不是说明当时北京的气候非常寒冷呢?
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目前发现的披毛犀共有4种,按照出现的顺序分别是:西藏披毛犀、泥河湾披毛犀、托洛戈伊披毛犀和最后披毛犀。披毛犀的所有已知种都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寒冷环境中,尤其是西伯利亚,有限的几个分布靠南的地点都是高海拔地区。经过研究,阜成门发现的披毛犀是一个年轻个体,生活的时代距今约3万年前,末次冰期即将结束。这头年轻的披毛犀遭遇了什么?它身体的其他部位在哪里?这些问题恐怕再也无法回答。
恐龙适合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而披毛犀适应寒冷的环境。它们都曾经生活在北京地区,说明北京地区的气候在不同的地球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是的,西藏披毛犀是世界已知最古老的披毛犀,生活在37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那时末次冰期还没有到来。它们以青藏高原为训练营开始了对寒冷气候的预适应,在距今28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才随着冰期气候的扩展,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其他地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它在距今2000万至1000万年前,迅速隆升,对地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末次冰期从距今280万年开始,看来在北京生活的远古先民们,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其实冰期的气候并不是一直寒冷的,有的阶段甚至十分温暖。2001年,北京朝阳门的一处工地发现了德氏水牛的化石。水牛仅分布在亚洲地区,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德氏水牛最早发现在京西周口店,在周口店第一和第十三地点数量丰富。经过对这件德氏水牛的研究,显示其生活的时代为距今20万-10万年前。那时的北京温暖湿润,水草丰美,适合水牛生活。水牛在北京地区曾生活过较长的时间,后来随着环境变冷才逐渐消失。
延庆千家店恐龙足迹、阜成门地铁披毛犀、朝阳门工地德氏水牛,这些有趣的古生物化石告诉人们,我们生活的北京在不同的时期气候和地质环境是不同的。无论是数百年的皇家宫殿,还是现代化的摩天大厦,都是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板块构造、岩浆运动等地质作用,不断重塑地球的外表,北京地处的华北平原在大约三亿多年前抬升隆起,形成了华北地块。在距今2.5亿至6600万年前是中生代,这个时代恐龙称霸地球。在这一亿多年中,在北京处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构造岩浆运动中,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山地隆起,这就是著名的燕山运动。太行山以西山地抬升,以东的平原下降。奠定了现北京全境的地质构架。
赛先生,我们人类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也只有几千年,几亿年的地球演变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要感谢一百年来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面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最早在北京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的是外国学者,上世纪初,我们自己培养出了的第一批地质人才,中国才开始了地质勘测。孩子们,北京的西山又称小清凉山,属于太行山的一条支脉,那里被称为“中国地质学的摇篮”。我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地质人才就是从北京西山展开地质勘测的。他们秉承“举一技报于当世”的情怀,历时三年完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开始。
放寒假了,我们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北京西山,看看各种地质现象,没准儿还能发现古生物化石呢。
好啊好啊,我们生活的北京在四亿年前一直是海洋环境,大约三亿年前隆升为陆地。在地质作用下,经历过多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因此,北京地区可以找到三叶虫、直角石、海百合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距今3.6亿-2.5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北京地区植被茂盛,一亿多年前,茂密的侏罗纪森林覆盖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孩子们,希望你们多多走进大自然,古生物化石就如同散落在生命演化海洋的珍宝,等待你们去发现。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阜成门一披毛犀化石的发现与晚更新世古气候问题_黄万波
[2]北京朝阳门更新世水牛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_姬书安
[3]中国北京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_张建平
作者:董晓毅(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者)
专家审校:王宝鹏
音频录制:白兮、马天超、马天越
音频编辑:何海滨
责任编辑:郑钰
排版编辑:张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