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遨游4亿多年后 这群“鱼”唤醒一个村
我们应当珍惜这些穿越时光的“伙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让乡村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11月1日,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在北京公布。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交的“一块鱼化石带‘活’一个村——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坝村创建国家地质文化村减贫案例”入选。这块鱼化石来自遥远的志留纪,距今约4.36亿年前,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完整的有颌脊椎动物化石记录,为“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带来重大突破。这几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地研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力配合,在河坝村的地层和岩层中发现的这一成果,将有颌脊椎动物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多万年。重庆地研院科研人员在发掘鱼化石。石头上的小鱼,在时间的缝隙里遨游了4亿多年后,终于来到了21世纪。这颗沧海遗珠,揭开了河坝村的地质奥秘,也正在唤醒沉寂多年的小山村。11月12日,记者走进河坝村进行采访。因地质而衰落“掏空”了2亿多年前沉积的煤层后,河坝村归于沉寂涌洞镇河坝村,位于川河盖之下,海拔450—1200米,四面皆是山,名字里却是“河”,指向了这个小村子与水的渊源。奇迹秀山鱼群化石。事实上,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二叠纪,这里的确是一片海陆交互的地带,形成了煤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煤矿,煤窑有几十口,每天有好多车辆进进出出,热闹得很。”河坝村支书、主任姚友能不忘补充一句,“但这些煤矿生得怪,都很薄,最厚的地方也只有六七十公分。”靠挖煤赚钱并不容易——挖煤者需要带着工具、箩筐等匍匐前进,把煤炭装满后再拖出来,身上的重物少则一百来斤,多则两三百斤。一天时间,力气大的人能进出七八趟,可以背大约一吨煤出来。在那个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挖煤是件十分辛苦也很危险的事,不少村民受过伤,有的还落下了病根。身材不高的姚友能尝试过挖煤,但“力气不够,天生吃不了这碗饭”,后来到福建泉州打工。姚友能2010年返乡时,河坝村已变了模样:瘠薄的煤层开采殆尽,采空的地方地灾频发,海拔高差800多米的山坡,成了滑坡和泥石流最喜欢的“跑道”,村民为此担惊受怕。两个村民小组因此搬迁,一下迁走了600多人,河坝村的常住人口只剩下200多人,村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生气。因地质而扬名古鱼化石的发现引发全球关注,河坝村声名鹊起河坝村的千丘梯田,景色引人入胜。(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这种沉寂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直至一块古鱼化石的发现。2019年,村民姚顺法发现,村子里来了不少陌生人,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多人手里都拿着铲子、锤头等工具。双叉苗家鱼复原图。几个村民一合计,将他们的车辆扣留了下来,搞得对方哭笑不得:“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原来,60多年前,湖南省区测队在秀山水源头村的滚石上发现了一块无颌鱼类化石,这一发现送到中国科学院后引起了高度关注。这一地区还有没有更多鱼化石,是否存在更早的有颌鱼类化石?多个专家团队历经几代人,一直在周边区域探索。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重庆地研院组成的联合考察队,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锁定了秀山县涌洞镇。但多日搜索下来,却一无所获。正要放弃之时,一位队员在一块石头上发现了一条黑黑的、状似鱼类的痕迹。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进而欢呼雀跃——经过分析鉴定,这是一条4.23亿年前的全颌盾皮类古鱼,即后来被命名的袖珍边城鱼。2020年7月30日,科研人员又在涌洞镇发现了4.36亿年前的有颌鱼。后来这些鱼类陆续被命名为奇迹秀山鱼、蠕纹沈氏棘鱼、灵动土家鱼——这里的古生物化石构成了目前世界最早的完整有颌类化石群“重庆生物群”。奇迹秀山鱼复原图。对于古生物学界而言,这是世界级的发现:奇迹秀山鱼是世界的第一张脸;袖珍边城鱼拥有与人类更为相似的现代脸;蠕纹沈氏棘鱼是鲨鱼的祖先;灵动土家鱼保留了人类四肢最早雏形……凡此种种,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早期环节,将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完善了从鱼到人演化的证据链条。这些发现入选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引发各界广泛关注。霎那间,这个小山村汇集了全球的目光。驻村第一书记吕晓磊说,古鱼化石发现前,涌洞镇的搜索量只有区区4万余条,而现在翻了1万倍,达到4亿条。因地质而复苏拿到全国地质文化村招牌后,河坝村将发展研学游河坝村出了名,姚顺法却不以为意,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听不懂科研人员的专业术语。他唯一想知道的是:这些震惊世界的大发现,能给村子和自己带来什么?灵动土家鱼复原图。吕晓磊常常趁着院坝会或赶场天,拿着鱼化石向村民讲解地质知识,但大多数村民并不感兴趣,至多回应一句:“这么宝贵吗?我小时候就捡到过,有什么稀奇的。”因此,吕晓磊等人也开始思考,这么好的地质资源,能给河坝村带来什么?考虑到村里的地质结构,重庆地研院专家团队感觉除了鱼化石外还应该有其他地质资源,便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对村里的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了分析,测出水资源富锶,土壤富硒,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帮助提升当地农产品的价值。“结合村里的富锶水、富硒土、千丘梯田等资源,我们将河坝村定位为集地质科考科普、研学旅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地质+自然教育’类的地质文化村。”重庆地研院高级工程师杨瀚告诉记者,河坝村在去年5月提出申报,在11月就获得了全国地质文化村授牌。秀山涌洞镇河坝村的鱼群复原图。(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打那以后,姚顺法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里变化:乡村道路得到拓宽,40多套农房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起了科普长廊、科普广场、陈列室等设施,里面反复播放着《鱼类的黎明》科普视频、《秀山化石鱼》主题科普MV,还摆放了许多鱼文化主题文具、装饰品等文创产品。此外,今年已有老板投入8000万元在涌洞镇建设矿泉水厂,还有人想在河坝村白竹组发展几间民宿。前不久,吕晓磊找到姚顺法:“以后村里搞研学游,你愿意当讲解员吗?”“不就是几块石头吗?有什么可讲的。”姚顺法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已悄悄自备了小榔头,学着科研人员时不时去敲两下石头,他嘿嘿一笑,“来咱们村看石头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我还是得准备准备!”名词解释>>>地质文化村(镇)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按照中国地质学会的部署和安排,现阶段地质文化村(镇)有“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地质+综合服务”六种建设模式。我国从2021年开始申报、评选地质文化村(镇),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21个地质文化村(镇),我市有3个全国地质文化村,分别为酉阳扎营叠层石地质文化村、秀山河坝志留纪鱼化石地质文化村、渝北区天险洞地质文化村,均为“地质+自然教育”类地质文化村。记者手记>>>珍惜穿越时光的“伙伴”酉阳5亿多年前的叠层石,通过蓝藻制造氧气,开启了后来的生物大爆发;秀山4亿多年前的古鱼化石,进一步证实了鱼是人类的祖先;渝北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菊石化石,成为海陆变迁的有力证据……我们应当珍惜这些穿越时光的“伙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让乡村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从而有效规避千村一面。合理利用好这些地质特色资源,讲好地质故事,不断发掘地质旅游资源的观赏、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能够持续放大地质文化的辐射效应,打造地质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我市的这3个地质文化村还有着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比如:酉阳扎营村拥有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特色民族风俗、特色餐饮等人文资源;秀山河坝村有富硒土、富锶水、千丘梯田等特产和景致;渝北天险洞村拥有野樱花林、红枫园等生态景观及明朝白云寺遗址、白岩悬棺、连环九寨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地质文化村建设,将这些独特的“卖点”与地质遗迹资源融合起来,乡村便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其实,不光是地质遗迹资源需要保护和利用,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好各种资源,巧妙地实现活化利用,从而提高村庄的辨识度、擦亮“金名片”。比如说,废弃的矿坑可以经过修缮更新为矿山公园,多年未用的粮仓经过设计后成为艺库,壁立千仞的悬崖绝壁则可以开展攀岩、飞拉达等体育运动,甚至乡村里的篮球赛、马拉松都能做成“IP”,让乡村火出圈。换个视野,打开思路,乡村振兴才会有不一样格局,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21
-
“古人类长廊”湖北十堰新发现四处史前遗址
下一步,将对新发现的线索予以系统梳理,逐一开展现场数据采集。记者19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十堰新发现四处史前遗址,为十堰地区旧石器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依据,对见证鄂西北地区古代人类生存活动、迁徙演变、人群互动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航拍羊山旧石器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近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十堰市博物馆在丹江口市开展汉江北高速公路十堰段文物调查,新发现三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地点),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文化遗址。新发现的三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位于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茅腊坪村,分别为羊山旧石器遗址第一地点、第二地点、橘树林旧石器遗址。其中,羊山旧石器遗址第一地点、第二地点,地表种植经济作物,裸露少量打制石器。通过观察遗址暴露的断面,该遗址保存有1米至2米厚的更新世红土堆积。调查人员采集石制品近20件,原料包括石英岩、脉石英、千枚岩和粗面岩;石制品类型包括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羊山旧石器遗址第二地点采集石制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橘树林旧石器遗址,地表种植大量橘树,遗址保留约0.5米厚更新世黄土堆积。调查人员采集两件脉石英石制品,1件为单台面石核,1件为石片,人工打制痕迹明显。另外新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文化遗址,位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该遗址处在台地之上,高出周围农田约1.5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地表裸露有新石器时代、两周、汉代陶片、磨制石器,六朝时期和唐、宋代瓷片。遗址保存较好,从断面观察,文化层接近1米。十堰被考古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和发展的资料宝库,特别是以学堂梁子遗址为核心的汉江流域同时发现有梅铺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黄龙洞遗址等众多的旧石器化石点。下一步,将对新发现的线索予以系统梳理,逐一开展现场数据采集。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20
-
在“活化石”博物院里解锁文博新体验
今天,我们走进北疆博物院,看见的还是100多年前人们看到的“北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河套人”牙模型、王氏水牛化石、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手绘北疆植物科学画……如果你是建筑迷、标本收集者,又是文博爱好者,那么,这座坐落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内的博物院,可能会让你直呼:太宝藏了!深秋的北疆博物院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排排玻璃展柜上,映照出一片片古老的生命痕迹。在这里,各类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整齐排列。近日,“老街区里潮流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有幸走访了天津北疆博物院,亲身感受这里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北疆博物院陈列着丰富的藏品博物院里有什么——中法情缘“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北部疆域,这也是‘北疆博物院’名字的由来。”北疆博物院宣讲部工作人员芦萱指向一幅年代久远的手绘地图。这幅地图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桑志华历年来的科考路径和所到之处。桑志华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1914年,他从法国来到天津,来华后取名桑志华。从1914年到1938年,桑志华以天津为大本营,在中国北方地区投身科学考察事业25年,行程5万多公里。其间他与团队采集了大量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人类学等领域藏品,并创建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收藏的桑志华授勋证书因极为丰富而独特的馆藏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北疆博物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跻身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成为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的标志性项目。在北疆博物院,你还会被一枚“牙齿”吸引。1922年,桑志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河附近,意外发现了一枚小小的门齿化石,经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鉴定,确认属于人类。这枚化石被命名为“鄂尔多斯牙齿”,后被我国史前考古学和古生物学家裴文中称为“河套人牙”。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这枚“牙齿”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桑志华说:“我自己采集的东西,我要留在这里,不带走。”北疆博物院见证着这段中法之间的友谊故事。博物院里有什么——文物永生“这些动物就像活的一样,身上的每一根毛都那么清晰。”正在北疆博物院走访的记者团成员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虽然北疆博物院已历经百年,但在这里参观,能感受到的只有历史的厚重而无岁月的沧桑,所有藏品风采依旧。工作人员运用多种现代文物保护技术,让岁月定格,让文物永生。“我们运用了特殊技术手段对所有古生物标本进行加固维护。同时考虑到标本的安全和展陈效果,我们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加装了恒温恒湿设备。”北疆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道。为了给文物创造更“洁净”、更“稳定”的环境,北疆博物院建立了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同时加装文物保存环境调控设备,改造展柜,配备文物囊匣等装置,对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桑志华在行程录中这样写道:“凡是来天津的专家学者也都要来本院参观,以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许多有声望的知名人士,都曾光临过本院。”100多年前北疆博物院就已经服务于大众,而今天,我们走进北疆博物院,看见的还是100多年前人们看到的“北疆”。原标题:《在“活化石”博物院里解锁文博新体验》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20
-
自然博物馆“桂地寻龙”珍贵化石揭开远古生物谜团
型恐龙在死去后很难保存完整,留下的椎体、肢骨相对较多,为科研人员拼凑它们的原貌提供了线索。远古时期,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的广西曾经是一片汪洋。约2.35亿年前,这里整体抬升,出露到海面之上,进入稳定的陆地发展时期,成了无数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由海变陆,沧海桑田。曾经繁盛一时的远古生物如今深埋地下,再次亮相已是写满历史的珍贵化石。如今,其中的70余件被搬进了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展厅,出现在“桂地寻龙——广西恐龙动物群特展”中。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广西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通过“远古广西”“恐龙发现”“恐龙种类”“恐龙之乡”及“恐龙文化”五大部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亿万年前生机勃勃的恐龙世界。扶绥中国上龙(左)和大石南宁龙观展亮点巨猿下颌骨 “带领”科学家破解灭绝之谜展厅中,第一件明星展品是一件步氏巨猿下颌骨模型。它的原型来自广西柳城的巨猿洞。步氏巨猿下颌骨模型时间拉回到1935年。荷兰古人类学家孔尼华在香港的中药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与人类牙齿非常像的类人猿牙齿。经过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类人猿,将其命名为步氏巨猿。名字中的“步氏”是为了纪念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北京人”的命名者。20年后,曾挖出“北京人”头盖骨的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广西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步氏巨猿的牙齿化石,确定了步氏巨猿来自广西。之后不久,一位广西人挖到的一件“龙骨”几经周折也辗转来到了裴文中手上。他惊喜地发现,这件“龙骨”其实是步氏巨猿的下颌骨。也正是这件“龙骨”的出现,带领科学家们找到了柳城巨猿洞。“柳城巨猿洞是迄今发现的步氏巨猿化石材料最丰富、最完整的化石地点,共发现3个巨猿下颌骨和1000多颗巨猿牙齿,至少代表了75个巨猿个体。”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王宝鹏说,科学家推测,步氏巨猿身高可达3米,体重可达300公斤。如此巨大体型的巨猿为何走向了灭绝?在古人类学中,这曾经是个“不解之谜”。毕竟,与它生存在同一地区的其他灵长类动物都成功适应了环境并继续繁衍。后来,科学家在它的牙齿里找到了答案。“通过分析牙齿化石的微磨痕纹理、微量元素等信息,综合考虑步氏巨猿生活的时代跨度,科学家认为它的灭绝很可能是因为‘挑食’。”王宝鹏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步氏巨猿曾在食物资源丰富且多样的森林中盛极一时。然而,随着环境改变,其偏好的食物资源渐渐匮乏,种群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同时,他们体形越来越笨重,摄食活动的地理范围也大为减少。“步氏巨猿没有在关键时期及时做出改变,最终走向了灭绝。”遗憾的是,由于化石材料的缺乏,关于步氏巨猿的生活习性、行动方式等,科学家还知之甚少。要揭开笼罩在它们身上的更多谜团,还要等待更多关键性化石证据的发现。展览拿出两件化石供观众触摸牙齿化石 为扶绥中国上龙正名展厅中,个头最大的一件展品当属扶绥中国上龙骨架。它的看点也与牙齿有关。“最初的研究认为,扶绥中国上龙属于水生爬行动物蛇颈龙类,2008年重新被鉴定为棘龙类。”王宝鹏说,从海洋爬行动物归类为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化石是关键性的证据。展柜中,三颗圆锥状的牙齿并排摆放。“最开始发现的牙齿材料很少,加上人们对棘龙的认识不足,因此才闹出了身份认定的‘乌龙’。”凑近看,观众可以轻松看到牙齿上竖向排列的棱,这是棘龙类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据牙齿化石,科研人员完成了扶绥中国上龙的头骨复原以及生态复原图。这些图片同时在展厅展出:风雨交加之中,站立水中的扶绥中国上龙前肢紧紧抓着一条不断翻腾挣扎的鱼,头部外形类似于鳄鱼。扶绥中国上龙牙齿化石王宝鹏说,广西境内发现了这种会抓鱼的巨型兽脚类恐龙,与同时期的丰富鱼类动物群密切相关。目前,科学家已发现的鱼类动物群至少包括6种淡水鲨鱼、2种硬骨鱼类,一些淡水鲨鱼体长可达2米以上;部分种群的牙齿也在展厅里亮相。“满嘴尖牙的扶绥中国上龙不只是站在浅滩捉鱼吃,相反,它可能像鳄鱼一样优雅地在水中穿行抓捕猎物。”扶绥中国上龙所属的棘龙因背部帆状神经棘而得名。与步氏巨猿类似,受限于化石材料,科学家对它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最新的发现认为,它的四肢都可以着地,因此前后肢的长度差异可能没有之前想象得那么大。”王宝鹏说,棘龙背椎上帆状物的功能也仍是古生物学家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人们猜测,这一结构或是用来调节体温,或是恐吓对手,或是吸引异性,但是并没有最终定论。“广西第一龙” 化石碎块曾被当废料与扶绥中国上龙并排而立的另一个大家伙是大石南宁龙,是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第一个被研究和装架的鸭嘴龙类恐龙,有“广西第一龙”之称。很多观众可能不知道的是,拼凑起骨架的化石碎块一度被当成了废料。扶绥中国上龙(左)和大石南宁龙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南宁市那龙乡大石村村民在石火岭进行水利建设时,挖出一堆类似动物脊椎的“石头”。当这堆骨骼被当作废料清理时,有老人认为它们可能是能治病的“龙骨”,便悄悄捡了几块带回家。几十年后,大石村一位小学教师对村民捡回的一块“龙骨”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认为,它很像是远古动物的化石,便联系了广西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专家。该馆随即带领考古人员前往那龙一带开展了田野调查,确认了“龙骨”恐龙化石的身份。1990年,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地质研究所和南宁市博物馆又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收获颇丰——经清点,共获得一条鸭嘴龙40%的骨骼化石,包括头骨、颈椎、背椎、尾椎、四肢、肋骨、坐骨等。这是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鸭嘴龙。根据这条鸭嘴龙的出土地点,专家将其命名为“大石南宁龙”。“大石南宁龙是鸭嘴龙类的早期代表,身长约8米,体重约7吨,以植物为食。鸭嘴龙因形如鸭嘴的吻部而得名,并最终演化出上千颗牙齿。”王宝鹏说。它的发现丰富了鸭嘴龙类的多样性,为科学家提供了更多关于鸭嘴龙演化的信息。巧合的是,世界上第一具被研究装架的恐龙也是鸭嘴龙类,被命名为“佛克鸭嘴龙”,于1868年完成装架并首次在费城自然科学院内展出。而中国第一具被发现的恐龙同样是鸭嘴龙类,于1902年由俄国人发现于黑龙江省,1924年装架,现存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观展解码广西恐龙命名9个属种广西恐龙化石最早发现于1963年,迄今已发现了13处恐龙化石地点,其中有10处属于白垩纪时期。这些地点主要集中在桂南和桂东南,呈北东—南西向分布。研究显示,广西恐龙包括真蜥脚类、巨龙形类、巨龙类、棘龙类、鲨齿龙类、剑龙类、禽龙类、鸭嘴龙类和角龙类等。被命名的恐龙属种有9个,包括世界最大之一的白垩纪蜥脚类赵氏扶绥龙、中国最早发现的奇特的鱼食性恐龙扶绥中国上龙、中国南方唯一的禽龙类广西那派龙和首个确切的鸭嘴龙类大石南宁龙,以及广西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广西大塘龙。“这表明,广西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曾是各类恐龙的聚居地,大量恐龙在这里繁衍生息。”王宝鹏说。上手触摸与恐龙零距离此次,展览特别拿出了两件化石供观众上手触摸,零距离感受恐龙的庞大。两件化石是蜥脚类恐龙的肢骨。“两件化石的原型都要在30米左右。”王宝鹏说,蜥脚类恐龙是恐龙世界中的“巨无霸”,但是喜欢“吃素”。大型恐龙在死去后很难保存完整,留下的椎体、肢骨相对较多,为科研人员拼凑它们的原貌提供了线索。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9
-
让远古石头“讲”故事
城县还联合多方制作发布了《梦回皮诺》《远古的石头会说话》《时光上的皮洛》《香巴拉》等有关皮洛遗址的歌曲;开发系列文创产品11月8日,在稻城县皮洛遗址考古工作站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不久前,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稻城县举行。会议公布了一项新发现——稻城皮洛遗址的年代最早已超过了距今20万年。这意味着人类至迟在20万年以前就登上了青藏高原东缘。作为青藏高原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皮洛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备受瞩目。近年来,稻城县抢抓文化遗址保护新机遇,持续推进考古成果、考古遗址活化利用,通过规划建设遗址公园、开发文创产品等形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有生命力”的公园“目前工程已完成近90%,预计年底初步验收。”在稻城县皮洛遗址考古工作站建设现场,稻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干国新告诉记者,稻城县正规划建设“皮洛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一部分,考古工作站的建设将为后续考古研究和其他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打下基础。即将完工的考古工作站,功能布局已具雏形。一楼是旅游服务接待大厅、展厅以及旅游咨询服务配套室;二楼是文物管理用房、观光实验室;三楼是屋顶观光区、游客休息室等。兼具“考古”和“展示”功能,既是考古工作站的建设思路,也是整个遗址公园的规划原则。根据规划,考古遗址公园内将修建考古大棚,内设展示栈道,在不影响考古工作的情况下展示考古发掘现场及地层、文化层、出土石器等。“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公园。随着考古和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公园展示的内容不断充实,内涵也会更加深刻。”干国新说,公园的建设将本着对遗址“最小干预”的原则,充分尊重自然地形,避免大面积土方扰动和深挖路基的行为,防止对已知遗址、地下可能埋藏遗存以及环境造成破坏或影响。让遗址文化走进生活10月底,一部以考古现场为线索、讲述2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远征之行的纪录片《看见皮洛》正式发布。“该片通过对四川稻城皮洛旧石器时代远古遗存的科学研判,辅以合理的浪漫想象,讲述了早期人类征服高原的故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纪录片加入了XR拍摄的手法,带领观众沉浸式重返旧石器时代,再现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的壮阔史诗。旧石器时代遗址,尤其是像皮洛遗址这样的旷野遗址,可视性和观赏性不强。如何能让大众看得懂、感兴趣,让来自远古的石头“讲述”自己的故事,持续增强皮洛遗址吸引力影响力,是稻城县推动考古成果活化利用的方向之一。除了拍摄纪录片外,稻城县还联合多方制作发布了《梦回皮诺》《远古的石头会说话》《时光上的皮洛》《香巴拉》等有关皮洛遗址的歌曲;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其中,以出土文物“皮洛手斧”为原型的考古盲盒一经推出便“一盒难求”。“我们还将采用贴合年轻人审美的设计,推出更多文创产品。”干国新透露,规划设计的皮洛考古遗址公园中,也专门设立了文创中心,将结合皮洛阿舍利文化、藏族文化持续研发系列产品,推动遗址文化走进大众生活,实现可持续保护利用。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9
-
澄江化石地:地球生命演化的礼赞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成开馆,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脉络多角度、多层面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澄江化石地承载着地球生命演化的珍贵密码。从1984年发现首块化石到2012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到博物馆的建成,距今5.18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化石,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1984年,在云南省澄江帽天山西坡发现的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打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的生命之门。目前在澄江化石地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300多个物种,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成开馆,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脉络多角度、多层面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演化历程。原标题:《【游云南·看吴哥】澄江化石地:地球生命演化的礼赞》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5
-
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 周口店遗址文化展开幕
2024年11月12日,《“我”从远古走来——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周口店遗址文化展》在澳门科学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澳门科学馆精心策划组织,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该展览为这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开展仪式上,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隗建华发表致辞,表达了对本次展览的高度期待与对文化交流的深切愿景。澳门科学馆、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媒体记者、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展览围绕“认识古人类、重要化石地点、保护与寻找”等主题精心布局。在展览中,图片、场景复原和古人类环境氛围的巧妙运用,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远古时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记录着古人类的生活点滴;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狩猎场景。一幅幅画面,向观众讲述着周口店遗址的研究进展、北京猿人化石的遗失与寻找以及新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演变。观众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人类的生存智慧,还能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与原始人比身高、穿越时空寄语原始人、制作文创徽章以及打卡盖章房山文旅明信片等一系列趣味性科普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澳门市民及来自全球的游客纷纷驻足体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了周口店遗址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促进了京澳两地的文化交流,为澳门市民及游客提供了窥探人类早期文明奥秘的窗口,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周口店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非凡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据悉,该展览持续至12月4日。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4
-
观山海变迁 赏生物多彩
除了常设展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每年围绕自然科学等主题举办临时特展,并利用走道空间布置微展览。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一栋造型独特的建筑十分醒目。它棱角分明,好似几块巨型沉积岩堆砌而成,令人联想到贵州名山梵净山上的“蘑菇石”,外立面一道道线条营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如同山峦上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便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贵州省地矿局全省地质资料处。2021年8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该馆展陈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藏品涵盖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等类型,全面展现贵州多样的远古生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开馆以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已接待线下观众270万人次,线上参观者超300万人次。探索生命演化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序厅,一面巨大的海百合化石令人震撼。初见海百合的人,会被它的外形所迷惑,以为它是美丽的花朵。实际上,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棘皮动物,捕食时,它的羽状触手(腕)从“花托”中伸出,将周围的浮游生物揽入口中。海百合与海星、海胆、海参属同一门类,产生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序厅展出的是面积约为106平方米的关岭创孔海百合化石标本,是目前已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独立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海百合群体化石。”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讲解员殷媛介绍,它“花”型硕大又具有美感,内部结构清晰,是举世罕见的海百合化石珍品。序厅走廊有5块化石墙,展示了贵州5个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群落,第一个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生物群――瓮安生物群。这是生活在6.09亿年前的古生物群落,被誉为“拉开地球生命演化大幕的起点”,是探索生命演化、解读生命密码的重要线索。穿过走廊,步入“神秘贵州”展厅。该展览通过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生动的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片,展示贵州地区6亿多年前至约6500万年前的古生物演化历程,带观众走进神秘的“古生物王国”,聆听远古贵州的生命故事。殷媛说,在瓮安生物群内发现了最早的动物胚胎化石,它们体量很小,只有200―800微米。展柜上部的艺术装置对胚胎化石进行放大展示,观众还可通过显微镜观看这些化石。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动物胚胎化石像一个个球体,有的表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距今约2.99亿年至2.52亿年。二叠纪末期,地球上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生物集群灭绝。据统计,有51%的科级生物灭绝,由此推算种级生物的灭绝率在96%以上。展厅里有一条“复苏通道”,用二叠纪和三叠纪含生物灰岩制作成黑色地砖,让观众直观感受生物大灭绝的影响。“中间以一条红线为界,一侧地砖上有许多斑点,它们是二叠纪的生物遗迹;另一侧代表三叠纪,上面的斑点明显变少,因为只有很少一部分生物延续至三叠纪时期。”殷媛说。揭秘远古海洋2亿多年前,贵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许多海生爬行动物生活于此。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其中,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堪称“镇馆之宝”。鱼龙是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鱼龙是中国安徽省巢湖地区的巢湖鱼龙,距今约2.45亿年。梁氏关岭鱼龙发现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晚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地层,属大型鱼龙类。梁氏关岭鱼龙化石。“这条鱼龙体型庞大,长达9.25米,吻部较突出,颈部较短,身体胖胖的,呈纺锤形,尾巴长而细。”殷媛说,梁氏关岭鱼龙虽然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并不凶猛。仔细观察它的吻部,会发现它没有牙齿,推测只有滤齿须,它的食物主要是卷曲的菊石及双壳类生物,化石周围还保留着它生前吃过的食物残渣。模式标本是研究命名化石新种所指定的、具有该新种典型特征的标本,是认定新种最重要的依据。展厅内有专门展区来展示模式标本。“通俗来讲,模式标本是整个化石家族的‘长老’,是研究者用来命名化石、给化石归类的证据。”殷媛说。目前,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有8块、6个种属的海生爬行动物模式标本,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排名前列。其中,蔡胡氏典型鱼龙模式标本是该种属全球唯一的化石,长6.32米,保存基本完整,属于关岭生物群。贵州龙是由中国学者研究并命名的第一种海生爬行动物,属于三叠纪兴义动物群的鳍龙类。20世纪50年代,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在贵州兴义农家墙壁的石头上发现海生爬行动物标本,经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鉴定后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原始鳍龙类化石第一次在亚洲被发现,揭开了中国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序幕。蔡胡氏典型鱼龙模式标本。展厅里有一整面展柜展示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保存状况的胡氏贵州龙化石。“有雌性个体、雄性个体、幼年个体、青壮年个体。”殷媛介绍,“听到‘贵州龙’的名字,许多人以为它很大,其实它身材娇小,成年胡氏贵州龙一般体长为25―30厘米,颈部和尾部较长,头骨很小,眼眶较大。古生物学家根据其四肢骨骼结构推测,它可能靠划动桨状前肢和摆动尾部在水中行进。”“神秘贵州”展厅中的“海底隧道”。看完各式各样的海生动植物,穿过一段“海底隧道”,便告别了贵州的海洋时代。“这段‘海底隧道’再现了贵州2亿多年前的古海洋环境,里面的生物有我们在展厅看到的鱼龙、海百合等。”殷媛介绍,三叠纪末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贵州从海洋抬升成陆地,从此再没有沉入水里。展示瑰丽景观时光流转,山海运动,造就了贵州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喀斯特地貌具有“雄、奇、险、绝、特、美、广、全”八大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在“多彩贵州”展厅,还原了黄果树瀑布、织金洞、万峰林等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它们均是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的第一站,我馆概括介绍了贵州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吸引大家到实地一探究竟。”殷媛说。在贵州喀斯特溶蚀台地,随处可见依石而建的独特民居――石板房、石板寨。这些地区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当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石建房,薄片盖顶,厚石砌墙,形成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多彩贵州”展厅内复原了安顺市西秀区云山屯石板房场景。云山屯是贵州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门类全,据《2023年贵州省自然资源公报》统计,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7种,其中49种居全国总量前十位,20种排前三位。在“富饶贵州”展厅,可以看到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绚丽多彩的矿物晶体和赏心悦目的宝玉石工艺品,了解贵州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情况。贵州金矿开发利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隋唐五代时就有“黔州产麸金,南州产贡金”的记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金矿主要富集区,资源储量大、分布广,该州8个县(市)均有金矿。2005年,黔西南州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州”称号。除了常设展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每年围绕自然科学等主题举办临时特展,并利用走道空间布置微展览。今年国庆前夕,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推出“生命的绝唱――贵州关岭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拓印展”,重点展示海百合、鱼龙、海龙等关岭生物群典型古生物化石及化石拓印作品,结合现代诗歌和古生物学知识,为公众呈现文化与科学交融的隽美画卷。原文标题:《观山海变迁 赏生物多彩(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3
-
百年沉淀,一馆尽藏!中山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
今朝有朋自远方来,让中大博物馆在夜空下愈加璀璨。百年风华,历久弥新。博物致知,载道长辉。11月9日晚,中山大学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夜空下优雅启幕,一场博物馆奇妙夜在充满书香气与历史厚重感的校园中徐徐展开。作为“教学型博物馆”,它打破了传统展陈与课堂的界限。目前开始试运营的陶瓷教学展厅、生命与健康教学展厅由博物馆组织10余个院系的近百位老师共同精心策展。文物荟萃,更有来自远方的神秘赠礼。百年沉淀,一馆尽藏11月9日晚,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到来之际,中山大学博物馆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盛大开馆。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云南省澄江市领导及行业领导、专家等出席,仪式由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主持。仪式伊始,一场光影秀震撼登场。光影秀通过建筑投影艺术化地呈现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通过光影变幻的表现形式,演绎绵延不息的历史长河与薪火相传的文化使命。光影秀结尾,伴随着壮丽的烟花绽放,主题文字“博物致知,载道长辉”浮现于夜空中,寓意着博物馆在新的百年里将继续闪耀,传承与创新并行。博物馆开馆仪式灯光献礼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山大学建校初期就注重实践教育和实物教学的传统,强调中山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主要按“第一课堂”全新思路建设的教学博物馆,在策展理念、展陈思路及呈现手法上均具有重要创新意义,既是对博物馆展览现有认识的突破,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中山大学未来将继续加强博物馆创新建设,强化与省市文化机构的交流,使其不仅服务于校内师生,也能为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教育服务,成为一个集教学、展示、研究、交流、收藏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高校博物馆。来自云南澄江的礼物:古生物化石墙中山大学与云南省澄江市的关系源远流长,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情谊。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被迫西迁,于1938年到1940年在云南澄江办学,与澄江人民共同度过了艰难岁月。如今,中山大学饮水思源,开展“组团式”技术帮扶澄江,双方在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其发现与中山大学地质系在澄江办学期间的地质考察密切相关。恰逢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云南省澄江市人民政府精心筹备了一份意义深远的厚礼——一面特别制作的7米长、3米高、埋藏着澄江化石的岩层展示墙,展示了寒武系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的地层,并捐赠了15块具有代表性的澄江生物群化石标本,以纪念1938年至1940年期间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办学,以及中大师生与澄江民众之间跨世纪的深厚友谊。标本墙打破展陈与课堂的界限,助力人才培养一楼的文物专题展分为中国古代文明、岭南历史文化、西南民族民俗三个主题,展示了中山大学在中国民俗学、人类学、古文字研究、民族考古学和历史人类学等领域的开创性和奠基性贡献。岭南与西南,始终是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着力深耕的区域。借一隅而观万千,中山大学的一代代人文学者在祖国大地上成长,延续华夏文脉,塑造中国底气。文物专题展此外,本次博物馆奇妙夜对外开放的还有两个教学展厅:陶瓷教学展厅和生命与健康教学展厅,致力于打破专业壁垒,助力学科融合和人才培养。陶瓷教学展厅中,参观者可直接触摸大量陶瓷标本,获得其他博物馆难以获得的观展感受,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和提升参观体验。生命与健康教学展厅设有大量定制实物模型展品和多种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示科学原理,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传授。陶瓷教学展厅全貌文物赓续历史,启迪未来。今朝有朋自远方来,让中大博物馆在夜空下愈加璀璨。新征程上,中大博物馆必将焕发出奕奕生机与活力,更好传承中大文脉。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3
-
这本百万年史书,藏着多少秘密
泥河湾的百万年史书,我们今天释读的不过寥寥几页。桑干河畔,泥河湾沟壑纵横间,埋藏着文明起源跨越200多万年的秘密,被誉为“东方人类摇篮”。这里百年来的考古发现,已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人类起源时间推前至约170万年前。泥河湾的百万年史书,究竟藏着多少秘密?泥河湾有何神奇?走进形如古人类打制石器工具“尖状刮削器”的泥河湾遗址公园南大门,很难想象,眼前的崇山峻岭分布着至少50余处百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遗址,密度之大、年代之久举世罕见。20世纪的泥河湾是河北省阳原县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然而这个村子所在的阳原盆地,200万年前曾是一个面积近万平方公里的大湖,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泥河湾考古文化遗址群主要分布在阳原县境内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狭长区域、桑干河两岸,拥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泥河湾管委会文物与环保局负责人介绍,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文化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文化序列最完整的区域,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坚实支撑。距今176万年至125万年的马圈沟遗址、距今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距今110万年的东谷坨遗址、距今79万年的马梁遗址、距今30多万年的山兑遗址群、距今20万年至16万年的侯家窑遗址、距今9万年至8万年的板井子遗址、距今4.5万年的西白马营遗址、距今1.6万年至0.5万年的虎头梁遗址群……经过一百年探索,考古学家可以肯定地说,泥河湾盆地保留了距今近180万年至几千年间完整的古人类活动记录。中外学者合作分析泥河湾侯家窑遗址土层 朱旭东 摄悠悠一百年过去,泥河湾的惊喜还在不断涌现。今年3月,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又传来喜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中外科学家发现,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至先进模式“准备石核技术”的时间,可以提早至110万年前。随着河北启动“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大泥河湾考古全面上马,泥河湾给世人的惊奇,会更为丰硕。泥河湾的百年发现史泥河湾宝藏的揭示,离不开一群为之默默付出的人。百年来,数辈中外地质考古学者投身泥河湾遗址的探索,迄今已有50多个国家1000多名学者走进泥河湾。“泥河湾发轫期的工作由西方学者主导,之后的研究基本由中国学者完成。”古脊椎所副所长付巧妹说,1924年,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等学者到泥河湾考察古生物化石,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发表有关泥河湾盆地的首篇学术文章,将泥河湾村附近的河湖相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开启了泥河湾盆地的研究史,自此“泥河湾层”“泥河湾动物群”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在泥河湾盆地中部的虎头梁遗址群,一处标有“细石器”字样的景观引人注目。1965年,古脊椎所王择义、王向前、武文杰在这里发现了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是第一次在泥河湾盆地发现古人类活动的考古证据,揭开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的序幕。随后数十年间,小长梁、东谷坨、许家窑—侯家窑等遗址相继被发现,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基础框架由此奠立。从遗址公园北侧沿台阶下沟,便来到小长梁遗址,这是1978年泥河湾发现的第一个有着超百万年历史的文化遗址,也是已知中国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项涉外合作考古项目就在泥河湾,即1991年至1992年泥河湾东谷坨遗址的中美合作研究。1996年,中美泥河湾联合考古队发掘了泥河湾飞梁遗址。正是一轮轮交流中,国际前沿旧石器考古方法得以系统引进中国,中国旧石器考古开始与世界“并跑”。站在小长梁遗址平台上远眺,就能看到泥河湾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马圈沟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古人类“进食”草原猛犸象的活动遗迹,将东北亚古人类活动年代推前至距今约200万年。专家考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马圈沟遗址 李贺 摄2000年,泥河湾旧石器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泥河湾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而今,硕果累累的泥河湾,一系列工作还在进行中。泥河湾如何走向公众?“泥河湾下一个百年,我们能做什么?”对这个问题,付巧妹的回答很干脆——更加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更加详尽、系统、完善、可靠的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同时,做好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演化和古文化发展的价值与意义阐释,为泥河湾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应有的贡献。今日泥河湾,也正走出“考古圣地”的象牙塔,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21年,泥河湾研究中心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科普示范基地;2022年底,泥河湾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并于2023年6月挂牌运营……如何推动文物“活”起来,成为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河北省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立足遗址特点,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小长梁遗址保持原始风貌,直观呈现泥河湾地层的雄宏壮观;马圈沟遗址以现场展示、保护棚与展板相结合的形式向公众阐释重大价值;石沟遗址现场保存石器、动物化石及地层地貌,让公众现场体验人类祖先的生存和演化环境……也许,泥河湾的百万年史书,我们今天释读的不过寥寥几页。泥河湾的探索者,还在努力掀开东方人类摇篮历史的未知篇章。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