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山西地质博物馆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8 作者:
来源:
分享:
(化石网整理)据太原晚报(弓凤飞):“恐龙时代”“走进奇妙的矿物世界”“海陆的变迁史”“哺乳动物的遥远祖先——肯氏兽的“小资”生活”……连日来,山西地质博物馆科普服务工作队成员带着精心制作的科普课件,先后走进岢岚二中、岢岚中学、岢岚四中、岢岚三中,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感受科技魅力、激发探究兴趣之窗。

  


 当科学课来到学生身边,他们的眼睛都亮了。山西地质博物馆科普服务工作队的第一站抵达岢岚二中,工作队成员贾磊带来恐龙知识讲座——“恐龙时代”,他从电影《侏罗纪世界》入手引出课程话题,深入浅出地逐步介绍了恐龙的起源、种类特征及亲缘关系、快速崛起的竞争优势、灭绝原因、骨骼化石包含的生物信息等内容,精彩的内容扩展了同学们对恐龙的认知。课程结束时,同学们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我们能否复活恐龙”“最早的恐龙出现在哪里”“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哪种”……贾磊一一作答,并向热情提问的学生发放了由山西地质博物馆设计的“地质年代表”文创直尺。


  


 在岢岚中学的阶梯教室,科普服务工作队成员薛沛霖带来“走进奇妙的矿物世界”专题讲座。讲座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从概念、特征和实例三个方面让同学们领略了矿物世界的奇妙所在。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他们对颜色艳丽、形态各异、特征鲜明的典型矿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问,提出了“世界上稀有的矿物有哪些”“矿物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山西有哪些有名的矿物”等问题。薛沛霖旁征博引,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作出解答。


  


 “现在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是怎样形成的?”“未来世界是否亘古不变?”在岢岚四中,科普服务工作队成员毛瑞娟为学校师生带去讲座“海陆的变迁史”,她开场用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接着把海陆格局的过去和现在、大陆漂移假说以及板块构造学说等知识带给大家,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表达,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形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在岢岚三中,谢丽娟精心准备的“哺乳动物的遥远祖先——肯氏兽的“小资”生活”专题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一种远古时期的“萌兽”。跟着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了肯氏兽动物的形态特征、饮食习惯、居住方式,及肯氏兽化石的全球分布特点等。这节课上,课件配有精美的动物复原图,形象生动又不失科学性,同学们听得十分着迷,他们还通过新角度来思考“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依据。


  


 科普知识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依托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山西地质博物馆积极与科教资源欠缺的地区展开对接服务,以“博物馆+学校”的双向选择方式,从地理、地质学科的角度,为中小学提供丰富的自然类、地学类科普活动及科教资源,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为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助推“双减”政策持续落地。


  


 相关报道:山西地质博物馆“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岢岚


  


 (化石网整理)据山西晚报(记者 武帅):6月23日至24日,山西地质博物馆“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忻州市岢岚县,先后在岢岚中学、岢岚县第二中学、岢岚县第四中学、岢岚县第三中学4所学校开展了以“自然科学知识进校园”为主题的地学科普活动,共260余名学生参加。


  


 来自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科普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物标本图片和丰富的科普影像资料,为岢岚县的中学生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地学科普课程,包括《恐龙时代》《走进奇妙的矿物世界》《海陆的变迁史》《哺乳类爬行动物的祖先——肯氏兽的“小资”生活》等。科普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讲述生动有趣,学生们热情高涨,并就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山西地质博物馆的老师积极交流,表现出对地球科学浓厚的兴趣。活动期间,科普工作服务队与4所学校的校领导及一线教师就推进日常教学与科普工作相融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度交流,并现场观摩体验了各学校的科普设施。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满足青少年对地学科普资源的需求,山西地质博物馆依托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台,积极与科教资源欠缺的地区展开对接服务,以“博物馆+学校”的双向选择方式,助推“双减”政策持续落地。山西地质博物馆结合丰富的馆藏标本和科普资源,从地理、地质学科的角度,为中小学提供丰富的自然类、地学类科普活动及科教资源,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