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期待,广泛吸纳社会意见及建议,8月26日至27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与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联合招募的“小小探馆员”和家长们走进博物馆,先后探访了“地球家园”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等多个展厅。
小朋友拓印恐龙
为了参加这次探馆活动,吴玉蓉早早为孩子宋思翰报名,两人一大早从德阳赶回成都。吴玉蓉200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一直从新闻媒体等报道中持续关注博物馆建设进展。受妈妈影响,宋思翰从小便对自然矿产感兴趣,他还记得6岁的时候跟妈妈去参观老馆的情景。这次参观新馆,吴玉蓉感慨“博物馆好大,馆藏很丰富,值得带孩子反复参观”。
当天,“小小探馆员”和家长们一起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聆听了专业的讲解之余,还有专家答疑环节,解答孩子们关于恐龙、地质相关的问题。“小小探馆员”们在展厅里有序参观,不时惊叹于合川马门溪龙的庞大、霸王龙的勇猛,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太多的问号,得到专家的解答之后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记录。
小朋友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讲解员与大家分享,其中一种假说是陨石撞击地球,撞击出了巨大的深坑,同时引起火山喷发,恐龙在这场灾难中死伤惨重,而且此后几年不见太阳,植物逐渐死亡,食物严重匮乏而导致恐龙的灭绝。此外,还有大规模火山爆发、地球磁极变化、被子植物中毒等多种假说,现场师生之间的讨论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小小探馆员聆听讲解
参观之余,“小小探馆员”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拓印,在刻有“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的木板上拓印一张明信片,仔细装裱起来,将恐龙“带回家”。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7000平方米。设计理念融合了大量四川元素——蜀山、蜀道、蜀水。建筑主体由六个单体组成,用山峰与岩石的形态致敬巍峨的蜀山。六个单体之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其中穿插的弯曲水流与倒影水池,更是尽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
据了解,馆内共设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探秘恐龙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等6大主题展厅,同时配设临时展厅、4D影院、学术报告厅等。自然馆馆藏6万多件,以四川地区地球科学、川渝地区古生物化石、四川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展示内容。
“小小探馆员”活动分为五期,发布仅一个小时便全部招满,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探馆活动结束之后,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的反馈意见,夯实开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