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未来--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在行动
(化石网整理)据地球博览(作者 王美慧):2022年9月18日,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地球科学普及,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围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在燕园大厦展厅内举行了“生命与地球的互动系列:认识古海洋”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名师科普讲座、博物馆参观、显微镜观察和动手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环节,为大家讲述了生命与海洋的关系,倡导我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孔虫科普讲座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科普专家黄宝琦老师受邀给大家带来一场有关有孔虫的海洋科普讲座——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是海洋里最常见的原生生物之一,它们从寒武纪就畅游在大洋中了,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黄老师从有孔虫的由来出发,讲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如何鉴别各种不同种类的有孔虫。然后,黄老师又解释了因为有孔虫的壳体元素变化可以显示古海洋及全球气候演化,因此被称为“海洋中的小巨人”。黄老师还介绍了她参加海洋科考的经历和我国为海洋科考作出的贡献,希望小朋友们也可以在心中埋下海洋的种子。讲座结束后,大家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真正的有孔虫化石,还观察了十几种有孔虫的模型,进一步感受到化石的力量。
化石挖掘体验
你知道挖掘化石是怎样一种体验吗?此次科普日活动还专门为小朋友准备了化石挖掘体验活动,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亲自动手,真实再现了考古学家发现、挖掘和修复化石的过程,加深了孩子们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当他们低下头专注挖掘时,他们的内心已经拥有了一个无限广博的世界。
聆听博物馆讲解
体验结束后,博物馆周敏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展厅,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从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矿物,到不同成因的独特岩石,再到各种奇妙的化石,它们有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对我们来说有些神秘。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们有了一场跟亿万年地球历史的对话。
科普活动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可以体验的知识,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激发了科学热情,提高了大家对改善地球整体环境的认识。
全国科普日:2003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