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12-10 作者:
来源:
分享:


一、科普基地基本信息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隶属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于 2004 2 月经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编办)批准成立,一个机构三块牌子,主要承担古生物化石和地质标本的收集、修复、管理、展示及研究等工作,肩负着组织开展全省地学科普教育工作的责任。

2012 1 月,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被授牌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后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更名,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因袭授牌。

博物馆坐落于合肥市政务区省文化博物园内,于
2008 4 月开工建设, 2012 10 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约 53 33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6 495 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 16 902 平方米。



博物馆外观


二、科普基地创建和发展简况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 1986 5 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筹建,隶属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的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1987 9 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更名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1997 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划归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单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2003 年,单勇先生向博物馆捐赠了 3 万余件古生物化石标本,这批化石标本的来源地几乎涵盖了我国重要的化石产地,时代从寒武纪到第四纪更新世,化石数量多、门类齐全、保存完好。这批化石极大地丰富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化石藏品。 2004 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同时加挂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两块牌子,为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原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 239 号。

之后经过馆方的不断收集和社会各方的捐赠,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化石标本和地矿标本。基于旧馆面积小,硬件设施也较为陈旧,不利于标本的收藏、保护与研究,也难以完美地向公众展示博物馆的藏品;同时,安徽省也亟需一座大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平台向公众展示并传播科学知识,激发社会大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进而为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所以,
2007 年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馆的建设,馆址设于合肥市政务区仙龙湖路 999 号。

2008 4 月新馆正式开工建设, 2012 10 月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同时主名称变更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2014 11 28 日整改提升之后重新开馆并运行至今。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的正式运行,标志着一座集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展示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智性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的基本建成。作为安徽省的重要文化工程之一,填补了安徽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空白,是安徽省自然资源系统基本建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科普活动主要场馆和展陈内容


博物馆围绕“自然和谐、科学发展”主题,以“宇宙、地球、生物、人类、资源”为展示主线,布设了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 6 个常设展厅,附设临时展厅、特效影院、科普教室(实验室)、综合商店、学术报告、互动体验、地质文化餐饮休闲、室外景观等区域。整个展馆突出古生物化石,兼顾其他地学知识的展示,突出安徽本地特色,兼顾国内外相关内容的展示。

现有馆藏标本
5 万余件,包括不同地质时期的各类化石、各类矿物岩石和宝玉石等。主要有国内著名的古生物群化石系列,如贵州海生爬行动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山东山旺动物群等;安徽特色化石群标本,如淮南生物群、巢湖鱼龙动物群、皖南恐龙动物群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尺寸的矿物晶体、造型石、观赏石、陨石等。

1. 常设展厅

1 )序厅。序厅为各类参观人员集散的场所,主要展品有目前国内最大的石英球和《生命演化》汉白玉浮雕壁画,另包括博物馆简介、展馆布置图等辅助宣传信息。

2 )地球厅。地球厅以“地球——生命的摇篮”为主题,突出表现地球 形成及构造演化的过程,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球厅
 
首先以地球的活动为主线,介绍在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特征。其次介绍地球的发展、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相关的古生态、古环境的变化特征,揭示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关联作用,强调地球生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地球原来是什么样子,经过怎样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强调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展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从而提醒人们要爱护和保护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

3 )生命演化厅。生命演化厅以“生命之旅”为主题,说明生命从前生物系统到生物系统,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又逐步演化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展厅以地质时间为线索,按生命演化的各个阶段分别介绍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进程,使观众了解生命从何而来,向何处发展。设置前言展区、前寒武展区、古生代展区、中生代展区、新生代展区、探讨总结与互动展区等
6 个主要展区。选择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生物演化事件陈展,采用实物标本、复制标本、图文展板、化石图片、史前生物景观图、模拟场景及多媒体等形式表现。



生命演化厅
 
4 )恐龙厅。恐龙厅以“恐龙的世界”为主题,系统介绍恐龙的分类、时代、分布、演化以及兴衰史。用专题单元展区贯穿恐龙生存、进化、演变、灭绝的历史,并重点结合互动参与的形式,在互动展区设计一些与各类恐 龙比身高、比体重、比速度等展项;展出一些可触摸的展品,如恐龙大腿骨、恐龙蛋、恐龙足印;模拟恐龙发掘、装架现场,让观众零距离接触恐龙。以普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单元陈列。



恐龙厅
 
5 )资源环境厅。资源环境厅以“富饶美丽的安徽”为主题,重点围绕安徽省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进行展示,突出展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测绘成果等安徽省国土资源情况,以及安徽省地质环境包括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的情况,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识。



资源环境厅
 
6 )矿物岩石厅。矿物岩石厅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介绍矿物岩石的分类、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基本知识,展示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各种美丽的矿物岩石。展厅分观赏石和宝玉石两个展区。从矿物岩石基础知识的介绍入手,从人文美学角度让人们认识、欣赏各种精美的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厅
 
2. 室外景观区

1 )大型地质实物标本景观区。该区展出大型矿物岩石标本,如磁铁矿、赤铁矿、石煤、灵璧石及巢湖石等;展出巨型、有观赏性的群体化石,如叠层石、珊瑚、腕足类等。

2 )化石林景观区。该区展出几十株树木化石——硅化木、阴沉木,复原高低不一、粗细不同的硅化木和阴沉木森林,让观众感受远古时代的森林气息。


四、重点展品介绍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专业的地学类博物馆,主要承担古生物化石和其他地质标本的收集、修复、管理、展示及研究工作。截至 2018 12 31 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收藏古生物化石标本 39 170 件,基本涵盖各地质时 期各大门类化石,对国内著名古生物群均有系列收藏和展示,其中安徽巢湖龙动物群和皖南恐龙动物群化石是博物馆特有的收藏品。精品化石包括柔腕短吻龙、巢县安徽龙、正在分娩的巢湖龙、安徽黄山龙、休宁伞形蛋、季氏北票颌龙、安地博长嘴鸟、许氏创孔海百合等。

1. 柔腕短吻龙

该标本产自安徽省巢湖市距今约 2.48 亿年的早三叠世地层中,为柔腕短吻龙的模式标本,是巢湖龙动物群的重大发现之一。

柔腕短吻龙个体很小,体长仅约
40 厘米,是目前发现的成年个体中最小的鱼龙。通过分支谱系分析发现,它在鱼龙演化谱系中处于最基部的位置。它的骨骼较沉重,有利于它到海底取食;吻部收缩,很短;躯干较短 ,但前肢相对 比较大 ,而且腕部能像海狮一样弯曲支撑身体, 这很可能使它能在陆地上运动。



柔腕短吻龙
 
柔腕短吻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两栖生活习性的鱼龙,代表了最原始的鱼龙,填补了陆地祖先与完全适应海洋生活的鱼龙之间的演化环节。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5 1 月的英国 Nature 杂志上。

2. 巢县安徽龙

该标本产自安徽省巢湖市距今约 2.48 亿年的早三叠世地层中,是巢县安徽龙的模式标本。

巢县安徽龙个体小,吻部较短,牙齿小,头骨上发育有明显的上颞孔;前肢已经明显特化为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肱骨部为棒状,尺骨部发育骨干,腕骨圆形;尾部神经棘从前至后由向后倾斜逐渐转变为向前倾斜,在尾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向上略突出的弯尖。前肢比后肢粗且长,呈鳍形。

巢县安徽龙是巢湖龙动物群研究早期(
1985 年)发现的原始鱼龙之一,也是该动物群的优势种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具有鳗鱼式的游泳方式,是早期鱼龙的典型代表。



巢县安徽龙

 
3. 正在分娩的巢湖龙

该标本产自安徽省巢湖市距今约 2.48 亿年的早三叠世地层中。
该标本记录了巢湖龙分娩的瞬间:可清晰地看见一只幼仔已经分娩出来、一只幼仔身体一半露出骨盆和另一只仍在母体内。共
3 只幼仔和一部分巢湖龙母体化石骨骼,首次揭示了巢湖龙生殖方式的秘密,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海生爬行类胎生化石,将鱼龙的胎生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 1 000 万年。同时,该标本的另一岩层表面还保存了一件凶猛的捕食性鱼 类化石——马家山龙鱼化石,且为模式标本。两件如此珍贵的化石同时保存在一块标本上实属罕见。



正在分娩的巢湖龙
 
4. 安徽黄山龙

该标本产自安徽省歙县横关乡万灶村鸡母山中侏罗世地层中,是安徽黄山龙的模式标本。
安徽黄山龙归属蜥脚亚目马门溪龙科。与马门溪龙科其他属种相比,黄山龙具有一些特征组合:肱骨近端长为肱骨长的
36% ,肱骨远端关节面前后视略向内侧翘起,远端附突位于中部。桡骨为肱骨长的 58% ,近端视肾形。尺骨为肱骨长的 2/3 ,尺骨两臂突中的内前突更长,尺骨远端前面、外后面和内后面上都有棱嵴发育。

安徽黄山龙的发现,填补了华东地区缺乏侏罗纪恐龙的空白。它处于蜥脚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对于研究蜥脚类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第一个基于发现地“安徽”命名的侏罗纪蜥脚类恐龙。



安徽黄山龙

 
5. 休宁伞形蛋

该标本产自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晚白垩世地层中,是休宁伞形蛋的模式标本,并依据该标本建立了一个新科——伞形蛋科。

休宁伞形蛋化石呈椭圆形,在蛋窝中沿长轴定向排列,不在同一层面。平均长径为
13.86 厘米,平均赤道直径为 10.43 厘米,形状指数为 75.25 ;蛋壳外表面无纹饰,平均厚度为 0.75 毫米;壳单元整体呈降落伞形、三角形或锥形,排列疏密不均:锥体呈半球形,锥体层非常薄,平均厚度为 0.12 毫米,约为蛋壳厚度的 1/6 ,柱状层近内表面和近外表面分别发育伞形结构;气孔道不规则。



休宁伞形蛋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皖南地区晚白垩世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据。

6. 季氏北票颌龙

该标本产自辽宁省北票地区距今 1 亿多年的早白垩世地层中,为季氏北票颌龙的模式标本。标本长 120 厘米,宽 100 厘米,保存完好,结构清晰。



季氏北票颌龙
 
季氏北票颌龙是美颌龙类的一支,是一种较小的兽脚类恐龙。季氏北票颌龙不仅具有美颌龙科的鉴定特征,如扇形的背椎神经脊和强壮的第一指第一指节,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美颌龙类的特征:不具有小锯齿的锥形牙齿、较长的尺骨、长而强壮的第二指第一指节,以及较短的尾部。

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美颌龙类具有相当高的分异度,为了
解美颌龙类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进一步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多样性组成。

7. 安地博长嘴鸟

该标本产自辽宁省凌源市早白垩世地层中,是安地博长嘴鸟的模式标本。

安地博长嘴鸟归入今鸟类,它的喙部非常长,占头部总长的 60% 以上。鸟喙上部主要由较靠前的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与现生鸟类不同,安地博长嘴鸟喙部的上颌骨特别长,而前颌骨只占喙部很小的一部分。



安地博长嘴鸟

 
研究者们推测,很可能至晚白垩世早期,鸟类前颌骨才成为其喙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推测鸟类这 一喙部结构的演化发生在鸟类头部运动能力提高之后。这些新发现对现生鸟类喙部多样性的演化以及热河生物群生态多样性研究有很大启示。

8. 许氏创孔海百合

该标本长
10.2 米,宽 5.8 米,是国内本体与寄生木最大、最完整的海百合化石标本。该标本产自贵州关岭距今约 2.2 亿年的晚三叠世地层中,为海百合群体与寄生木共存的化石标本。



许氏创孔海百合
 
许氏创孔海百合属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是关岭生物群的代表性物种之一。成年个体冠长 10 15 厘米,冠大,上宽下窄,呈百合花状;萼部小,碗状,约占冠长的 1/6 ;茎圆,无蔓枝,根呈锚状。

许氏创孔海百合是一类营假浮游生活的海百合,它们通过其网状或铰接状根簇附着在漂浮树干上,利用腕和羽枝的摆动获取食物,广泛分布在当时的特提斯洋。


五、开展的特色科普活动以及创新内容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作为一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一直视科普工作为重要任务。自开馆以来,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包括世界地球日、博物馆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以及巢湖龙说、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搞事研究所、博物馆奇妙夜、地质研学游等特色科普活动。这些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其中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博物馆奇妙夜、地质研学游等特色活动正逐步形成品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影响力不断提升。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岩寺皖南龙“小石头”
IP 形象、《巢湖鱼龙》等 4D 电影、《巢龙号历险记》特效电影、微信表情包、古生物模型、化石工艺品和矿物标本等。

博物馆利用了官网、微信平台和新浪微博,建立了网上宣传媒体矩阵,以媒体矩阵为线上宣传平台,与线下科普活动、文创产品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利用新技术、新方式、新平台,多方位、多视角、立体式开展科普教育。

当前,博物馆正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挖掘地学内涵,丰富科普内容,打造科普品牌,努力做有特色、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地学知识普及者、地学文化传播者。


汇编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概览》一书
编辑:常君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