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普基地基本信息
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经国土资源部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审核设立的大连唯一一家专业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亚洲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总投资 1.2 亿元,是以恐龙为主题,集古生物化石展览、收藏、研究、科普和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博物馆。博物馆拥有 10 多位顶级科学家团队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等世界一流机构开展研究合作。博物馆于 2011 年 11 月 18 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 5 000 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近 3 500 平方米, 2007 年被授牌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外观
二、科普基地创建和发展简况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繁荣发展时期,人民生活舒适稳定,幸福安康,这给当代科普工作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强烈的需求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深入的要求,我国传统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当然,也预示着新的发展。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4 年,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了小科学家孵化基地:利用已有品牌及资源,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进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小科学家孵化基地能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并通过特有的互动式科学教育课堂等其他科学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国科教基地的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科教课程单一、刻板;动手实践机会少;科教展示内容枯燥、无趣……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教基地的作用发挥。小科学家孵化基地摒弃传统的科教模式,把最先进的科教玩具和器材引入课堂中,增加青少年的动手实践机会。同时还在基地内部设立多个自主学习区,如科普图书阅览室、教学互动多媒体室、科学实验室等;在基地外部开展野外探险、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科教基地成为青少年的乐园,为未来的科教基地建设提供新思路。
三、科普活动主要场馆和展陈内容
当今时代,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博物馆将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相结 合,引进 360 度数字虚拟、多媒体互动、全息装置、多点触控屏等展陈方式。
博物馆以恐龙为主题,大多展品为热河生物群的各类化石。馆内分为恐龙展区、鸟类展区、爬行动物展区、哺乳动物展区、昆虫展区及鱼类和植物展区。另有大型 360 度多媒体影厅、衍生品店、麦当劳、餐饮部、恐龙主题电子互动竞技厅,是国内参观量最多的私人古生物博物馆之一。
展品以种类繁多的珍稀标本、精美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形式展出,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现了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了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揭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中国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激发了公众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增进了公众的认识。整个展览引人入胜,精彩生动,寓教于乐。
1. 恐龙展区
( 1 )镇馆之宝——双庙龙。双庙龙因首现于辽西双庙村而得名,是一种大型鸟脚类植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约 1 亿年的晚白垩世。这只恐龙长 8 米,体重约为 5 吨。
至今发现的双庙龙不超过 5 只,而这只是我国最著名的恐龙专家徐星和中科院古脊椎所著名修复专家在北京历时 8 个月装架完成的。恐龙骨架完整度达到 25% 就可称之为恐龙,但这具双庙龙骨架完整度已达到了 70% 以上,可谓世界上最完整的双庙龙化石,非常珍贵。
双庙龙
( 3 )郝氏近鸟龙。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特征与鸟类接近的恐龙。它生活在距今约 1.6 亿年的侏罗纪晚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在近鸟龙骨骼化石的周围,清晰地保留着羽毛的印痕,特别是前肢、后肢以及尾部。更特殊的是,在其趾爪以外的趾骨上也都长有羽毛,这在以前的化石上从未出现过。所以科学家们根据在羽毛中提取的“黑素体”,首次实现了对单个恐龙进行全身羽毛复原。它的发现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为始祖鸟和孔子鸟找到了演化的前身。
近鸟龙
寐龙
6 500 万年前地球上大部分的恐龙灭绝了,而恐龙当中的一支的后代延续到现在,那就是我们身边的鸟类。
古鸟展区
展厅中间展示有目前仅发现一块标本的林氏星海鸟,属名“星海”代表了标本收藏单位“大连星海古生物博物馆”。
星海鸟代表了热河生物群中鸟类的一支新类群,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具有反鸟类的典型特征,如“ Y ”形叉骨,跗跖骨近端愈合;又具有今鸟类的典型特征,如肩胛骨近端与乌喙骨接触的关节面呈凹陷状,乌喙骨呈棒状。这些镶嵌特征对研究鸡胸鸟类(反鸟类与今鸟类的统称)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林氏星海鸟头骨细长,上下颌无牙齿,后肢第一趾骨明显高于其他趾骨,为研究中生代鸟类的营养方式及生活习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3. 翼龙展区
2.2 亿— 6 500 万年前,当恐龙在大地上称王称霸的时候,翼龙统治着蓝天,成为“空中霸主”。翼龙并不是会飞的恐龙,也不是恐龙的一种,确切地说翼龙是会飞的爬行动物,但他们的翅膀并没有羽毛,只有由身体侧面延展出的皮膜。当它在低处行走时,两翼向上折叠,像带了两把大刀,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带刀武士”。古老的翼龙长着密密的牙齿,长长的尾巴, 随着上亿年的进化,它们的牙齿越来越少,尾巴越来越短。同时翼龙家族的个体差异巨大,大的两翼近 16 米,好像一架大飞机,小的和一只麻雀差不多。现代的滑翔机和飞机就是根据翼龙的工程学构造设计出来的。
翼龙展区
( 2 )镇远翼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体型较大,头骨低并且伸长,牙齿超过 160 枚,以鱼类为食。它的前肢要比后肢粗壮,这一点证明镇远翼龙在空中待的时间可能要比在陆地上待的时间多,适应于或是森林或是悬崖的生态环境。
但以前发现的镇远翼龙的标本包括模式标本都没有保存其尾椎部分,虽然这一块标本保存得并不完整,但唯独把尾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解开了长久以来镇远翼龙的尾椎之谜。
镇远翼龙
在恐龙展品的对面,是一群早在距今 4 亿年时就出现、见证过恐龙的兴衰史,并且顽强地活到了今天的小精灵们,它们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一些昆虫。
( 1 )蝉。我们一眼就能够认出它来,但它已经深埋在地下 1.5 亿年了。从那时起,它们就从小蛰伏于地下,长大后爬上高高的树端,用长长的喙吸食植物的汁液,它们的习性亿万年来都没有变过。不同的是这种已经绝迹的长有复杂翅斑纹的古蝉的翅斑多为缺刻式,具有干扰色,这使捕食者即使看到了它,也分辨不出它的具体轮廓和位置。
( 2 )丽卡拉套蠊(蜚蠊目),俗称蟑螂。早在距今 3 亿年的石炭纪就已经出现,并且数量大、种类多,曾经由于气候的变化,很多种类都灭绝了,数量上也极大地缩减,直到侏罗纪时期才再次兴起而“风靡全球”。整个地质时代中,蟑螂的体型没有明显的改变,发现的中生代标本化石和现生的蟑螂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它也被称为“老不死”昆虫。
( 3 )短脉优鸣螽。蝈蝈的祖先,它在距今 1 亿多年时就形成了化石。远古时期的蝈蝈个体比较笨重,虽然经历了 1 亿多年的演进,但它们至今变化不大。
( 4 )蜘蛛。共长有 8 条腿,不是昆虫。昆虫又名六足虫,有翅一或两对。蜘蛛是一种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节肢类动物,它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 3.8 亿年。
5. 两栖展区
距今 3 亿多年的泥盆纪,一群勇敢的鱼率先爬上了陆地。慢慢地它们 学会了用肺呼吸,鳍也渐渐变成了强壮的四肢,开拓了脊椎动物生活的新地盘。它们虽然逐步适应了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培育仍离不开水,它们便是两栖类。
爬行类、两栖类展区
( 2 )楔齿满洲鳄。鳄鱼的祖先类型,生活在距今约 1.1 亿年时。在脊椎动物中,迄今只发现了 3 种脊椎动物嗜食同类行为的化石记录,而它便是其中最为古老的一种。
( 3 )细小矢部龙。迄今世界上发现的中生代个体最小的蜥蜴。
6. 鱼类展区
鱼形动物早在距今 4 亿年的奥陶纪就已经出现,但它们与现在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它们的前身披着坚硬的盔甲,而且没有上下颌,所以它们的猎食范围有限,活动能力也很差,后来慢慢发展成我们所熟悉的鱼类。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最古老的鱼类。它虽然经过 2 亿多年的漫长的自然历史环境的变迁,历经造山运动、海浸、海退引起的地质地貌变化等,但是它仍保持了当初的形态特征,没有任何进化的迹象,所以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我们现在看到的鲟鱼化石形成于晚侏罗世陆相地层中,距今 1.4 亿年。
7. 植物展区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进化和繁盛的基础。
简单来说,植物的进化过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现今地球上最为高等的植物。
现在我们吃的大米、小麦以及水果等食物,身上穿的棉麻乃至平常随处可见的鲜花,大多数都来自被子植物。然而早在 100 多年前,人们一直为找不到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而感到困惑不解,被“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称之为“讨厌之谜”。直到 150 年后,古植物学家终于发现了迄今已知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它们在 1 亿多年前的晚侏罗世静静地等待绽放,分别是被誉为“第一朵花”和“第二朵花”的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为全球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植物展区
四、重点展品介绍
包括化石特色展品、镇馆之宝及重要精品等。
博物馆拥有 534 件化石标本,展览了许多特色标本,如热河生物群的辽宁古果、林氏星海鸟、镇远翼龙、华夏翼龙、滕氏嘉年华龙、奇异辽宁龙、国章燕鸟、双庙龙、燕都华夏鸟等。
1. 滕氏嘉年华龙
此标本为滕氏嘉年华龙的模式标本,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为世界首次发现的恐龙。标本长约 110 厘米,宽约 80 厘米,属于典型的火山灰和细泥沙埋藏并经过沉积压实而形成的岩石化石。化石的骨骼保存完整,头部后仰呈回望之姿态,尾巴扬起,后肢向后伸直,奔跑姿态优美。化石的羽毛保存精美,前、后肢及尾部均有大型羽毛,且羽毛的细微结构清晰可见,尾羽围绕中轴呈不对称状态,羽毛中间有坚硬的长羽翮,还有单侧较长的羽枝。
2. 双庙龙
迄今,双庙龙化石发现不超过 5 例,极为珍稀。博物馆双庙龙化石体 型庞大,保存完整,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双庙龙化石。约 8 米长的双庙龙骨架昂首挺立 , 化石骨骼保存完整度超过 70% 。
3. 辽宁古果
辽宁古果是一种早期被子植物,于 1996 年在北票市黄半吉沟组下部发现。其植株纤细,主侧枝呈“ Y ”字形,在貌似蕨类植物的枝条上,螺旋状排列着 40 多枚类似豆荚的果实,每个果实中都包藏着 2 — 4 粒米粒般大小的种子。这些特征显示了它作为早期被子植物的原始性。另外,其茎枝细弱,叶子细而深裂,根部发育,只具有几个简单的侧根,反映了它的水生性质。
4. 林氏星海鸟
林氏星海鸟体型较大,属于典型的经过火山灰和细泥沙埋藏并沉积压实而形成的化石。化石的骨骼保存完整,其头部略微上仰,后肢向下伸直,两翼半张开做预备飞行之状,栩栩如生。化石的羽毛保存精美,前、后肢及尾部均有羽毛,且羽毛的细微结构清晰可见。
5. 镇远翼龙
镇远翼龙体型较大,翼展约 4 米左右,属于典型的经过火山灰与细泥沙埋藏并沉积压实而形成的化石,细节保存完整。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其前肢与后肢弯曲,前肢比后肢更加健壮;胫骨比股骨略微纤细;尾部垂直向下,呈爬行状,栩栩如生。
6. 燕都华夏鸟
燕都华夏鸟是一种比麻雀还小的鸟类,体长约 13 厘米,属于典型的经过火山灰和细泥沙埋藏并沉积压实而形成的化石,保存了诸多细节,羽毛印痕清晰可见。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它的身体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尾端形似一个羽毛扇。其头部呈仰望之姿,张开翅膀,正欲展翅飞翔,姿态优美。
五、开展的特色科普活动以及创新内容
( 1 )建立小科学家孵化基地:全年科普课程、公共讲解。
( 2 )发起“小科学家百人计划”。
( 3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系列研学旅行、地质科考项目。
( 4 )创办全国首家儿童一体式科学实验室 Dino - Lab - Edu 。
( 5 )联合中国科学院 G4 科学家团队研发编写儿童科普课程《十小时学科学》 40 节系列课程:天文、地球科学、古生物、昆虫等。
汇编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概览》一书
编辑:常君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