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12-15 作者:
来源:
分享:
一、科普基地基本信息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集展示、收 藏、科研、科普及教学于一体,是自然科学普及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基 地,以科学性为主,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

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师范大学主校门北侧,西临黄河北大街,占地面积 19 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 000平方米,建筑设计别具一格,融古生物与 地质构造模拟及现代美学表达于一体,蔚为壮观。

博物馆于2015年被授牌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外观

二、科普基地创建和发展简况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辽宁特有的化石资源,2006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 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与沈阳师范大学合作建设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阳 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陈列馆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开馆前对外 展示的一个窗口,在博物馆正式开放前对外展览。它展示了当时所取得的 科研成果,为公众了解古生物学领域的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列馆设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建设简介,鱼类、恐龙、鸟类、两栖类、 离龙类、昆虫及蜘蛛类,以及植物化石等展台。对收藏的具有较高学术 价值的化石进行突出展示。展示内容定期更新,不断提高陈列馆的可参 观性。陈列馆先后接待了各类参观者 1 000 余人次,包括中央及省市领 导,省内外各高校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研究生 等。为宣传博物馆及国内外古生物学成果、古生物学科学普及等做出了 积极贡献。

2007年 6月 6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动工,2009年 7月基本完成总 体建筑外部施工。坐落在沈阳师范大学校门北侧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似 一个庞大的地质体或一只巨型恐龙,气势宏大,蔚为壮观。2009年 9月博 物馆开始内部装潢与布展。历时近4年,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于2011年5月 21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博物馆占地面积 19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000平方米,馆内共设有 8个展厅16个展区,整个展览以生命演化主线贯穿,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 十大古生物群为重点,突出展示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辽南早期生命及 辽宁古人类等四大亮点,展示、收藏、科研、科普及教学功能五位一体,以科 学性为主,以“科学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为理念,已成为我国古生物科研、 科普和教学的中心之一。


三、科普活动主要场馆和展陈内容


博物馆以科学性为主,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以介 绍 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亮点,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化石包 含古脊椎动物、古植物、无脊椎动物多个门类,尤以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 群的化石标本最为珍贵。

博物馆共设 8个展厅 16个展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简介、地球及其生 命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辽宁地质历史概况、辽宁的十大 古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恐龙王国、古鸟世界、迄今最早的花、伴生生物、古 生物学发展史、世界各地古生物化石、恐龙灭绝与K-Pg界线、国际古生物 学交流与合作在辽宁、珍品化石、辽宁的大型恐龙。

这些展览包括种类繁多的珍稀标本、精美展板、复原图片、仿真模型、 模拟实验、景观复原和地层沉积模型,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 展现了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了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协同演 化的历史,揭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的 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激发了公众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增进了他们的认识。 整个展览引人入胜,精彩生动,寓教于乐。

此外博物馆还辅以各种科普设施,包括大型多功能报告厅、达尔文课 堂、3D影院、9D体验、与恐龙赛跑、恐龙下蛋、临展区等展览教育场所。其 中 3D 影院可容纳 40余人同时观影,播放带羽毛恐龙等视频内容;达尔文 课堂包括化石修复区、显微镜观察实验区、科普图书阅览区和手工互动区; 临时展区时常举办不同类型的专题展,包括植物展、人类起源、鸟类起源等 主题各异的专题展,展示不同物种的起源与演化进程。

1. 第 1 厅

是全馆展览的序厅,包括辽宁古生物化石分布、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保 护、四大明星化石、在辽宁工作过的主要古生物专家等。另外有长达几十 米的地质长廊(长廊两侧是距今 30亿年的辽宁地层剖面和当时的生态环 境复原图)、博物馆外形设计建筑模型等。



地质长廊
 
2. 第 2 厅

介绍地球和生命起源,首次在我国展示了著名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及其 同时代在辽宁南部的反应。

3. 第 3 厅

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其中鞍山群早期生命、燕辽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辽宁的古人类是四大亮点。在这里展出有距今约30亿年的鞍 山群的蓝藻化石、迄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距今2亿多年的辽宁 本溪林家生物群,以及辽宁最早的古人类庙后山人、金牛山人等化石。

4. 第 4 厅

介绍世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展示了近百件保存精美的化石,带观众 走进距今 1亿多年的辽西恐龙王国、古鸟世界、花的摇篮等奇妙的史前世 界;其中形体巨大的朝阳禽龙、具有4个翅膀的小盗龙,以及奇妙的昆虫化 石等令观众目不暇接。

5. 第 5 厅

是国际古生物厅,展示来自欧美国家、俄罗斯、日本、泰国、阿富汗、非 洲国家等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精美化石,其中德国麦索化石和始祖鸟化 石、日本晚三叠世成羽生物群、俄罗斯南滨海三叠纪生物化石等都是首次 与我国观众见面;产自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势磅礴的黄河巨龙和产自华南地区的精美海洋生物化石,也令观众感到震撼。

6. 第 6 厅

是互动科普厅,带观众亲自参与和化石有关的活动。其中引自日本的 恐龙剧场在我国是首次亮相。

7. 第 7 厅

是珍品化石厅,展示博物馆20余件化石珍品,包括世界最早的带羽毛 恐龙——赫氏近鸟龙、迄今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以及 发现的全球中生代唯一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翔龙等世界级化石珍品。

8. 第 8 厅

是气势雄伟的辽宁大型恐龙厅,9件产自辽宁的大型恐龙首次集体亮 相,其中长达 15米的辽宁巨龙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和沈阳师范大学古生 物研究所首次联合发掘和研究的成果。



辽宁的恐龙厅


四、重点展品介绍


博物馆展览了许多特色化石展品,如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辽南早期生命等。精品化石有赫氏近鸟龙、赵氏翔龙、顾氏小盗龙、哺乳形巨齿 兽、建昌辽龟、宁城小龟等。

1. 赫氏近鸟龙

生活在距今约 1.6亿年的侏罗纪时代,代表着迄今最早的带羽毛物种 和带羽毛恐龙。它的前肢和后肢上都长有长长的用于飞行的羽毛——飞 羽。这些飞羽羽轴纤细,羽轴两侧的羽片对称,科学家认为其代表了飞羽 演化的初级阶段。赫氏近鸟龙是迄今发现的、在已知最早的鸟类——始祖 鸟(距今 1.45 亿年)——之前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最具代表性的近鸟恐 龙,它的发现被科学界誉为“搭起了恐龙向鸟类进化的桥梁”,为飞羽的演 化提供了珍贵的证据。1868 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比较 了多种原始爬行动物化石之后,发现始祖鸟和与其同时代的美颌龙具有形 态特征的相似性,因此认 为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 鸟类过渡的中间环节,历 史上首次提出了“鸟类恐 龙起源”假说。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辽西地区大 量带羽毛恐龙和原始鸟类 化石的发现为鸟类恐龙起 源假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有力证据。



赫氏近鸟龙
 
2. 建昌辽龟

发现于距今1.2亿年的辽西地区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的一种水生龟 类,属于隐颈龟类中的大贝氏龟科。辽龟背甲近椭圆形,头部较大,尾巴细 长,均无法缩入壳中。从辽龟的四肢比例、加长的脚掌和细长的尾巴来看, 古生物学家推测其属于水生龟类,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里,以小鱼和无 脊椎动物为食,与现在的鳄龟科和鳖类相似。它与同在热河生物群中发现 的满洲龟和鄂尔多斯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比这两者更为进步,这些早 期的龟类为研究隐颈龟类的演化、分异和生态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3. 沈师鸟

一种生活在距今 1.25亿年的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的基干鸟类。原始沈师鸟是由博物馆胡东宇教授等于 2010 年发表命名的一个古鸟类新属 种,属于鸟类早期演化中的一个特殊 类群——会鸟类,以超长的翅膀、尾 综骨发育为特征,是热河生物群中迄 今已知个体最大的具尾综骨的鸟类。 它头骨显得比较原始:前部高而粗 壮,呈现出比始祖鸟更为原始的非流 线型双孔头骨,证明了在鸟类演化过 程中可动性头骨的出现较为滞后。 沈师鸟可能是一种具有长翅膀、可以 在开阔地域自由地滑翔的树栖鸟类。 沈师鸟属名寓意着沈阳师范大学的 发展——展翅高飞。



原始沈师鸟
 
4. 棘鼻大平房鸟

是发现于距今 1.21 亿年的辽西早白垩世的一种反鸟类,全长 21.6 厘 米,大小与现今的雨燕相似。大平房鸟头部细长,嘴里长有间距较大的细 小牙齿。棘鼻大平房鸟得名于其鼻骨有一明显的棘突,它的化石上保存了 头部的羽冠、小翼羽和两只很长的尾羽以及部分体羽。从尾羽看,这是一 只雄性个体。另外,在大平房鸟趾脚下发现许多鱼类和小型爬行动物的零 散骨骼,其颌骨保持了多枚牙齿和具强壮的趾爪可以证明它是一种中小型 食肉性鸟类。



棘鼻大平房鸟
 
5. 哺乳形巨齿兽

是发现于内蒙古地区 距今约 1.65 亿年的侏罗纪 中晚期地层中的一种原始 形哺乳动物,属于原始的 小贼兽支系,体长约 30 厘 米,体重约 250 克,跟一只 豚鼠差不多。巨齿兽得名 于下颌前臼齿发育一个大 而弯曲的齿尖,并且它的 臼齿已高度特化,具有愈 合的高冠型齿根并且和上 下牙齿颌精确咬合,这些特征表明原始形哺乳动物已有十分进步的齿形分 异,显现了杂食性和植食性。其化石骨架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腹部 保存有裸露的皮肤褶皱,据此推测巨齿兽很有可能具有一个裸露的腹部。



哺乳形 巨齿兽
 
6. 赵氏翔龙

是生活在距今约 1.25 亿年的辽西热河生物群的一种会滑翔的蜥蜴。 它的形体小巧,体长约 15 厘米,身体两侧有8根加长 的肋骨以支撑皮肤翼膜, 既能在树林中攀爬,也能 在空中滑行。是迄今发现 的唯一的早白垩世会滑翔 的蜥蜴化石。它与生活在 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飞蜥 非常相似。赵氏翔龙的发 现,填补了滑翔行为在蜥蜴演化史上的空白,对热河生物群的热带或亚热 带气候环境也有了很好的指示作用。



赵氏翔龙
 
7. 圣贤孔子鸟

是距今 1.3亿—1.2亿年的辽西热河生物群的一种著名基干鸟类。它 同时也是鸟由恐龙深化而来的化石证据。它没有牙齿,取而代之的是粗壮的角质喙;为了方便飞行,其尾椎愈合形成尾综骨以附着飞羽。孔子鸟是 目前世界上最早具有这两种特征的古鸟类。

鸟类的羽毛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对称型的羽毛不适用于飞行或无 法飞行,只适用于滑翔;而不对称的羽毛才真正适用于飞行。圣贤孔子鸟 的翅膀上长有不对称的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其身体构造表明其应具有一 定的飞行能力。孔子鸟是在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数量较多的鸟类,它的名 字来源非常有趣:其命名人侯连海教授是山东人,因崇尚故乡儒家文化而 以孔子命名这种古鸟类。

8. 顾氏小盗龙

为距今约 1.25亿年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的一种小型驰龙类肉食性恐 龙。因前后肢都发育有长长的不对称的飞羽,小盗龙又被誉为“四翼恐 龙”。前后肢不对称飞羽的出现,表明了羽毛在非鸟兽脚类恐龙中已经演 化出非常复杂的结构,而且这些飞羽已具有了一定的适用于飞行的特征, 它就是靠张开像两对翅膀一样的四肢在树林之间滑翔的;同时,也首次显 示了在早期鸟类飞行的起 源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了一 个“四翼阶段”。此外,它的 第一趾位置低且所有趾爪 钩的曲度较大,揭示了小盗 龙可能是树栖生活,为飞行 的“树栖起源”假说提供了 证据。小盗龙的尾巴末端 是菱形的尾扇,上面长有尾 羽,有可能用于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然而它的后肢上长长的羽毛有碍 于奔跑行走,因此小盗龙一般只待在树上。



小盗龙


五、开展的特色科普活动以及创新内容


作为古生物学专业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普工作以文化推广工程为主体,利用博物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强大资 源,以科学技术性更强、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的仪器实验与野外科考相结合, 全面拓展科普新思路,创新传播形式,科普成效显著。

(1)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讲座、流动展览、普法宣传、交流互动、野外 考察、科学实验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实现科普方式多样化。充分发 挥受众群体的主导作用,由“被科普”转为“求科普”,校本课结合实践操作, 达到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我领悟的全新科普学习形式,促进新型科普教 育的发展进程。

(2)突出科普惠民。通过科普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实验室 等方式开展科普活动,并逐渐课程化、专业化,实现科普惠民范围扩大化。 科普工作实施范围涵盖了社会多个领域,参与人群由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 人,科普受众不仅限于沈阳市内,更辐射偏远乡村,以及残障特殊群体,真 正实现全民科普的工作目标。

(3)注重互动体验。策划了科普游戏、博物馆奇妙夜、化石采掘、专家 咨询、科普论坛、专题讲座、动手实验等互动体验活动,实现了科普传播的 双向性。将高科技电镜实验仪器、化石复原技术引入实际科普工作中,实 实在在地增强了科普中的科技成分,引领科普创新工作新趋势,驱动科普 科技型转化,为培养科技人才打造基础,协同创新,整合有效资源,切实提 高了科普文化推广对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力。

(4)体现科普活动的公益性。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到植物特展、古人 类特展、马化石特展等临时展览,再到流动博物馆的巡展、科普书籍的发放 都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公益性。

(5)开发文创产品。博物馆开发了多样化的古生物文创产品,如 3D 微视频、设计款古生物模型和化石工艺品。 除此之外,博物馆利用官网、微信等网络平台,配合上述科普活动、科 普产品、文创产品等,进行了有效的科普宣传。博物馆编著出版的系列科 普图书、编辑的系列古生物科学视频课程、开展的系列科普活动都受到了 大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博物馆年接待观众已经达到15万人次,已成为影响力日益增强 的重要科普教育基地。

汇编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概览》一书
编辑:常君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