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研究所里的博物馆VS博物馆里的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8-25 作者:
马宁
来源: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分享:

在北京动物园附近,有一座“中国古动物馆”。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中国第一家以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就在这里工作。



研究所里的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的办公室就在古动物馆的东侧,而古动物馆门前是用恐龙的脚印铺成的地砖,还镶嵌了一些真实的化石,虽不算稀有,却也是货真价实的化石,它们来自亿万年前。真不知道周忠和院士和他的同事们每天踏着恐龙脚印上班是怎样的心情。



古动物馆里的展厅陈列着史前时代的地层中产出的各门类化石标本(包括一件巨大的恐龙化石标本),还有无颌类、有颌鱼类、两栖动物、鸟类等,全面展示了生命演化的恢宏历程,是孩子们喜欢的宝藏乐园和古动物研究的基地。见到艺术研学营的孩子们,周忠和院士从严谨的科学家秒变耐心的讲解员,带着孩子们仔细研读每一件展品。在一条巨大的肉鳍鱼前,我们看到小牌子上这样的介绍:“我也喜欢水,但有了肉质的鳍,我更向往神秘的陆地。不要小瞧我的理想,我终将登陆飞天,再披上人类华衣。我是肉鳍鱼,我想告诉你我的奇遇。”


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周院士的解读也是略去了复杂的过程,给孩子们一种对已知事实的感性理解。“我们的祖先,更准确地说是祖先的祖先的祖先,曾经是肉鳍鱼,肉鳍鱼登陆以后,带来了四足动物,这四足动物有青蛙、恐龙等。后来,四足动物有一部分变成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有一部分变成灵长类,灵长类有一部分变成我们人类。”




一席话,让我们顿时觉得这只巨大的肉鳍鱼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好奇心也许会变成研究的动力,也许会变成对生命的惊叹与敬畏,古动物馆里不仅藏着科学,更有对我们自身深刻的思考。这是科学的意义,更是科普的意义!

科学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

周忠和院士曾经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当年,一本科普杂志《化石》开启了他的“发现之旅”,他的“好奇心”成为他研究的起点,而博览群书、欣赏音乐,研读美学,了解人文和艺术更给了他理解科学的灵感。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基因的突变,加上环境变化的筛选,这些都会改变进化的过程。进化过程还充满偶然性,所以我觉得这种偶然性,应该把它视为常态,我们要很自然地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我觉得要有这样的一种心态”。


“地球历史上出现过那么多的生命,都有过繁荣的时期,也有过萧条的时期。每一个个体,能够存活到今天,延续到今天,都是一种很幸运的事情”。


来源: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作者:马宁

摄影:杨振宇

编辑:诸鹏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