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亚洲规模最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馆迎客。从远古海洋到人类诞生,通过约6000件展品,38亿年的生命演化史在眼前铺展开来。
↑ 中国古动物馆
该馆以“自然·生命·人”为展览主题,以“演化”为展览主线,常设地球脉动、远古海洋、恐龙帝国、哺乳新生、灭绝之殇5大主题展览,为观众生动展示了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历程。
观展·亮点
近距离观看世界唯一中华猛龙化石
体长约7.6米、高度接近3米,董氏中华猛龙的化石骨架令游客纷纷驻足惊叹。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一具接近完整的化石骨架,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兽脚类恐龙标本之一。
↑ 董氏中华猛龙的化石骨架
中华猛龙生活在侏罗纪中晚期,距今大约1.66亿年至1.57亿年,它的体态与北美的异特龙十分相似,是那个时代陆地上体型最大的捕食者之一。作为“镇馆之宝”之一,董氏中华猛龙标本幸运地保存了几乎完整的头骨和大多数的头后骨骼,仅有前肢和尾部的一些骨骼缺失,且骨骼间保持了很高的关联性。
董氏中华猛龙化石的发现过程颇有几分“幸运”在其中。198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与加拿大科研人员组成联合科学考察团队,启动了中加恐龙考察项目,这是近百年来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恐龙科考活动。这次科考共发现并命名了13种恐龙,董氏中华猛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发现,它的现身源于一个巧合——科考队员在位于新疆的一处营地附近,意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爪尖。
“他们越挖越惊喜,下面藏着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学术副馆长赵祺介绍,发现化石后,科考队员需要先点胶将其固定下来,使其不再受到破坏,随后便是围绕化石外缘探知其范围,最终将化石与围岩一同取出,带回实验室开展后续研究。由于董氏中华猛龙化石的主体藏在岩壁中,如此巨大的化石,要完整地将其挖掘并保存十分不易,仅是野外挖掘工作,前后就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虽然化石的体积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但事实上,这只中华猛龙在死亡时还处于生长阶段。”赵祺说,这一结论,是科研人员通过对其骨头愈合程度的研究推断出来的。
这具董氏中华猛龙标本是中华猛龙的正型标本,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中华猛龙骨架标本。正型标本,是科研人员在命名中华猛龙时所使用的标本,日后如果再发现疑似中华猛龙的标本,都需要与正型标本进行比对,因此其科研价值极高。
“九龙壁”化石定格2亿年前时空
馆内另一件珍贵的展品,比董氏中华猛龙更早重见天日。1963年深秋,正准备结束当年科考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新疆科考队队员,发现了一处珍贵的化石线索。在清理了地表的骨化石碎块后,科考队员继续深挖,找到了一处富含化石的地层。
↑ “九龙壁”1∶1模型
从一个骨架化石的腰部和尾部,到身体和头部,一具完整的化石呈现出来。随着发掘区域扩大到长7米、宽2米的范围,9个西域肯氏兽幼体骨架依次显现。它们紧紧依偎在一起,沉睡在岩壁之中,于是科考队员将这处珍贵的化石命名为“九龙壁”。考虑到气候因素的影响,科考队员并未急于开挖,而是用石膏将化石保护起来,次年他们又来到了这里,小心地将这块重达9吨的岩壁装车运回北京。现在,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九龙壁”的1:1模型长期展出。
驻足在巨大的化石模型前,观众仿佛穿越了2亿多年的时空。9头小兽有的平行而卧,有的依偎在一起,生命的最后瞬间被生动定格。由于没有经过地质搬运,化石中保存了很完整的信息,极为珍贵。
“九龙壁”是这类化石第一次成窝发现,是二齿兽类幼体群居的第一例实证。赵祺说,由于这组幼体的大小相近,科研人员推测,它们应该是属于同一窝的兄弟姐妹。幼年个体的群居行为,是生物自我保护的良好手段。不幸的是,这窝小兽或许是在寻找水源时意外掉入池塘,死亡后被淤泥包裹,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化石。
“九龙壁”中的西域肯氏兽和中华猛龙都属于羊膜动物,羊膜动物的出现,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羊膜卵的保护下,生物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并在后续衍生出2个主要分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一支演化出了恐龙、鸟类等物种,西域肯氏兽则是羊膜动物向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代表物种之一。包括人类在内,现存的哺乳动物包含6000余种物种。
化石骨架模型复原出“恐龙军团”
沧龙和一群翼龙化石模型悬吊在空中,迎接着游客的到来;脖子最长的恐龙——体长超过35米的中加马门溪龙,傲然挺立在队伍前列;“中华第一龙”许氏禄丰龙,则是中国人自主发现、发掘、研究、装架并展出的第一条恐龙……在“恐龙帝国”展厅中,化石骨架模型复原出的“恐龙军团”气势恢宏。
↑ 恐龙帝国展区
馆内展出的约6000件展品中,有着“最”字身份的展品可不少。埃氏马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马,有着最长的马脸;体长仅数厘米的世界最早有颌鱼类化石——奇迹秀山鱼,在古海洋中“畅游”;天山哈密翼龙蛋则是世界范围内极少数三维保存的翼龙蛋,首次明确了翼龙蛋具有柔韧的膜质软壳;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完整长鼻类——黄河象,保存了几乎完整的全身骨架。
↑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完整长鼻类化石——黄河象化石,保存了几乎完整的全身骨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表示,在“从鱼到人”的生物演化历程中,从最早登陆的鱼、恐龙的出现和演化,到哺乳动物的出现乃至灵长类的诞生,很多关键环节的诠释,都有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化石作为支撑。“学术界对此有一种假说,叫做‘东方伊甸园’。生命演化长河中的这些关键证据,都能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中看到。”
目前,对这些标本的科学研究仍在继续。头骨上“长角”的棘鼻青岛龙出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科学家曾认为这个“角”是中空的,可能有发声的作用。但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科研人员对化石进行CT扫描,惊讶地发现它竟是实心结构,起到的是展示作用。
“从许氏禄丰龙发现至今,80多年来,科研人员在禄丰地区的科考工作依然在继续。”赵祺说,更多的许氏禄丰龙骨架化石仍在不断被发现,期待通过更丰富的样本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解读古生物的奥秘。
观展·解码
复原场景让古生物“活”过来
初春的东北,积雪还未消融,一只东北虎静静地潜伏在林中,等待马鹿走进它设下的陷阱;雨林中,树梢结满了无花果,吸引了一只带着幼崽的红毛猩猩前来觅食,在枝头与它一起用餐的还有一只盔犀鸟;美洲豹正在湿地旁静候时机,准备狩猎凯门鳄,而蓝紫金刚鹦鹉发现了危机,振翅飞向空中……这些栩栩如生的场景,是中国古动物馆专门打造的复原景箱。
↑ 专门打造的复原景箱
“如果我们只是把化石放在这里,很多人可能看不出门道,把它们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观众就能看到更多的信息。”应该选取哪些物种、周围是怎样的生态环境、生物会呈现何种形态……在开馆前的4个月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科学家团队反复与制作团队沟通,不断完善着这些复原场景,让古生物“活”过来。
“人类对地球与自然的好奇和探索自古有之,我们建设这座崭新的博物馆,就是希望激发公众的探索欲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邓涛表示,新馆落户保定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保存的化石将拥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到多视角、多方法的展示。这里还预留了实验条件,未来化石的修复、重建、复原、研究以及最终的收藏,全过程都能在保定完成,“能够真正做到对一条龙的‘一条龙’研究。”
“相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馆将进一步发挥科普功能,为来自三地乃至全国的古生物爱好者展现完整的演化图景。”邓涛说。
原标题:《探展京津冀|中国古动物馆落户河北保定,约6000件展品亮相》(原文有改动)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刘苏雅、王海欣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