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河南自然博物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合作举办,斑马支持协办的专题展《恐龙的“蛋”生》正式开展。斑马作为该展览的支持单位,为博物馆的小游客们带来了中国首个少儿3D互动百科——斑马百科。结合此次展览内容,斑马百科将“恐龙”主题数字内容与博物馆线下科普场景进行创新融合,将电影级3D动画科普内容、3D语音图鉴及趣味AI互动等逐一呈现,让孩子们在逛博物馆时有了全新的沉浸式科普学习体验。
↑ 国内首个少儿3D互动百科入驻博物馆 斑马百科为科普展赋能
据悉,中国地质博物馆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近年来承担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效。斑马作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恐龙“蛋”生》展览的支持单位,携斑马百科“恐龙”主题入驻《恐龙的“蛋”生》主题展。作为新时代儿童数字内容精品,斑马百科持续以专业、系统、科学的科普数字内容,帮助儿童构建新时代百科认知体系。
据介绍,中国地质博物馆与斑马合作,旨在推动儿童科普场景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引导儿童广泛参与线上线下的探究实践,将具有科普场景的博物馆和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合力提升儿童科普活动品质,打造更生动、更立体的科普场景。这种结合线上探索与线下实践的科普模式,让更多儿童科普内容获得不断探索边界的可能性。 中国地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恐龙的“蛋”生》策展人谭锴表示:“我们希望展出的内容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可以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样能够吸引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主动获取知识。目前从游客的反馈来看,斑马百科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线下科普体验。”
↑ 《恐龙的“蛋”生》火爆出圈 AI技术拉高博物馆展出上限
此次《恐龙的“蛋”生》专题展,以恐龙蛋与恐龙的关系为主线,通过“恐龙与蛋” “恐龙蛋分类” “恐龙蛋分布”“蛋的启示”等四部分内容。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不仅能看到含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巨型恐龙蛋化石等各式各样的化石,还可以体验到斑马百科带来的少儿3D互动数字内容。逼真的3D动画效果和高精度的3D模型完整呈现出与恐龙有关的各种知识点。斑马百科通过相关知识的科普,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恐龙的整体认知,助力孩子们多维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塑造。“恐龙蛋的形状有哪些?”、“最大和最小的恐龙蛋是什么样子的?”......一系列3D质感的动画内容,结合趣味AI互动练习,让博物馆里的知识“活”了起来,能够亲手“触摸”到这些远古霸主,让每个来参观打卡的小游客都兴奋不已。与此同时,斑马百科“恐龙”主题完整的3D语音图鉴也在展览中进行了呈现,几十种恐龙3D模型在孩子们的点击、拖拽下,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身体结构及外形特征,专业有趣的语音讲解更是对孩子们求知欲的满足,有效激发了他们对于“恐龙”知识科普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国内首个少儿3D互动百科,斑马百科是专为5-12岁少儿打造的百科科普数字内容,坚持科技与专业内容深度结合,持续输出孩子们喜欢的高品质儿童数字内容。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恐龙的“蛋”生》专题展迎来了很多专程来打卡的小游客。详细的语音讲解和生动的3D内容,吸引了每一个前来参观游客。“第一次在博物馆里看到这种专门为孩子设计的互动装置,这种结合太巧妙了!”有的小游客还站在斑马互动装置前当起了小小讲解员,给路过的孩子们展示如何解锁更多的3D语音图鉴。除此之外,斑马百科独立观影区也成为展区里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可爱的恐龙座椅和巨大的放映屏幕,让游客们能够稍作休息的同时沉浸式体会到科技带来的乐趣。现场的家长更是表示,希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AI科技产品走进博物馆。
↑ AI技术与数字内容结合 持续打造儿童内容精品
此次展览展出的《恐龙的繁衍》只是斑马百科“恐龙”主题的其中一集。作为新时代儿童数字内容精品,斑马百科持续以专业、系统、科学的科普数字内容,帮助儿童构建新时代百科认知体系。截至目前,斑马百科已经上线了昆虫、天文、鸟类、植物、海洋动物、恐龙、人体、生活中的物理、哺乳动物、世界古代文明、古生代动物、揭秘食物、航空航天、欧洲文明、微生物等15个主题,未来将围绕自然、人文、科技等领域,持续拓展科普内容主题,为孩子们打造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知识架构,帮助儿童构建新时代百科认知体系。
长期以来,斑马持续专注优质的AI科技和专业内容的强强结合,通过各种创新的合作方式,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儿童数字内容。当前,斑马已经形成了斑马App、小斑斑、斑马百科、斑马玩教具以及斑马童书等在内的数字出版体系。未来,斑马将继续优化在AI科技与内容研发方向的结合能力,持续推出儿童优秀产品和内容,并推动儿童数字内容行业融合创新发展。
来源:咸宁新闻网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