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博物馆,如何双赢?

发布时间:2024-06-17 作者: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分享:

不久前,我带孩子逛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是我的母校,我对此博物馆自然是熟悉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去过两次,不过这次我们去的是新馆。


新馆多了一个名字——成都自然博物馆,地址从校内迁至学校旁,门口就是地铁站。孩子看得很投入、认真。对比去年参观四川大学博物馆的情形,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高校博物馆的过去与当下。


这两家高校博物馆的共同点是由大学与成都市政府共建,因而其地址都在学校旁。成都自然博物馆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其中地上4层、地下1层,展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四川大学博物馆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展厅分4层,展区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两个新馆的建筑设计、展厅布局包括藏品等方面都非常不错。可以看出成都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财政实力较强并且在文化建设方面是非常愿意投入的,这对市民来说是件好事。


国际博物馆协会给博物馆的定义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博物馆为非营利性机构,因此其存在及其形式高度依赖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特别是经济水平。如四川大学博物馆在本世纪就已经两次建新馆(2005年、2023年),无疑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不断提升的写照。


让我惊讶的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的成立比故宫博物院还早6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文化体系结合国民的启蒙思潮,成就了这座百年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院系调整为四川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展厅主要有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等,可以看出其专长为历史、考古和社会学,“三星堆”研究、藏羌彝等民族研究均是四川大学的特长。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则起源于地质相关专业教学实习的标本陈列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升级为博物馆,90年代已经成为成都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成批的中小学生参观学习,2023年参观人数已超过200万。


其新馆含有以下展厅:缤纷生命厅、生命探源厅、恐龙探秘厅、龙行川渝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该馆地质矿产的特色非常突出,除了恐龙这个重要主题,学校在攀枝花矿产、四川盆地气田、地震滑坡防灾等方面的科研积淀也在博物馆中凸显。


这两个博物馆,从青少年角度来看,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无疑更有吸引力。其镇馆之宝——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以“块头大”而在世界恐龙化石里位居前列,此外还有许多矿物宝石都很具视觉冲击力,展品来源地遍及南极、北极、珠峰及太平洋洋底。


↑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魏贤华/摄


四川大学博物馆为综合性博物馆,认知门槛稍高,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知识,加之其他博物馆有不少内容与之重叠,如附近的三星堆博物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四川博物院等,使得其主题特色略微欠缺。


博物馆在校内为教学辅助单位,其预算主要来自学校的教学、科研与行政费用及科研经费,而后者通常需要围绕一个特别的课题开展,故基本无法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行。


因此,高校博物馆寻求与地方政府共建,甚至冠名权与地方共享,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从博物馆定义而言,这可增强其“向社会公众开放”“社区的参与”的属性;打破行政壁垒的同时,高校博物馆获得了更多经费支持,且地方政府无须耗费过多的财政另建博物馆。


“产学研”是高校的科研趋势,科研成果要走出象牙塔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对高校博物馆来说可能不只停留在“产学研”层面,还在于与国民素质紧密相关的文化建设、科普教育上。


从科普中国网站看到,“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显示,各项数据不错,也存在问题——科普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其实这反映了我国科普工作的不足,在展厅里虽然有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但还需要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


我的另外一所母校——电子科技大学在2016年校庆60周年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电子科技博物馆,主要记录推动电子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国电子科技发展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展品涵盖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等6个电子工业领域,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每年接待观众5万余人。


每所大学都有其历史渊源与专业特色,博物馆无疑代表了其精神内涵与历史积淀。一些专业的研究成果或对象原本陈列在象牙塔中,现在面向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开放,无疑增加了它们的利用价值。我发现有许多展品为行业的精英校友捐赠,看来博物馆还是维系校友、行业交流的纽带。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魏贤华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