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深入发掘遗址内涵 讲好四川古人类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26 作者:
张斌
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

日前,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川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走进位于甘孜的皮洛遗址、资阳的濛溪河遗址、遂宁的桃花河遗址等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并就四川旧石器考古相关工作展开学术交流。


从青藏高原东缘的皮洛遗址到四川盆地的濛溪河遗址、桃花河遗址,近年来四川已发现旧石器点位200余处,覆盖14个市州,证明至迟在20多万年以前,四川境内的多个区域已有人群迁徙并频繁互动。


国际博协亚太联盟名誉主席、韩国东亚考古研究所所长裴基同认为,皮洛遗址、濛溪河遗址、桃花河遗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人类如何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以及如何克服环境障碍极具研究意义。


在极端环境下,远古人类如何生存繁衍和演进?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曾经如何迁徙扩散?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长时段、多学科的发掘研究。围绕川内旧石器遗址的整体发掘及保护,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吕红亮建议,应制定精细化的发掘计划,建立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合作。


如何讲好川内旧石器遗址考古故事?今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濛溪河遗址微型“博物馆”已正式亮相,桃花河遗址现场也布置了小型陈列室。两个旧石器遗址发掘地以类似于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展示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向公众展示遗址重要意义。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张斌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