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北疆博物院:千余件珍品见证中国百年考古航程

发布时间:2024-09-28 作者:
王轶斐、单炜炜
来源:
每日新报
分享:

  

北楼墙体上不同文字的名称


 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石核


“河套人”牙齿(模型)


图为披毛犀完整骨架


 图为似锯齿似剑齿虎(头骨)


图为扇角黇鹿(额骨及双角)


  1922年桑志华在陕西黄河边


  1934年桑志华在山西榆社


这座上世纪30年代即享誉世界的博物馆界的先驱,历经110年风雨依旧矗立,它记载了桑志华等人筚路蓝缕的科学探索,也留存了许多影响世界考古学的动植物标本。这些重量级的馆藏连接起远古与现代,让全球科学家看向东方的海河之畔。


志存高远光耀中华


他对海河流域考察


记录天津风物风情


策展人作家徐凤文


讲述桑志华科考之光


在北疆博物院北楼的墙体上,还有法文的“MUSEE HOANGHO PAIHO”,即“黄河白河博物院”。PAIHO,是白河的音译,今海河。


天津著名作家、策展人徐凤文,将北疆博物院形容成“通往中国北方诗意世界的河流阶梯”。


桑志华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 (Paul Emile Licent) , 来华后给自己取名“桑志华”。“志存高远,光耀中华。他是计划有步骤地访查当时的中国北方各省。”徐凤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14年6月29日,桑志华搭乘帆船从献县沙河(子牙河)前往白河(今海河)所在的天津段,沿途看到子牙河支流上仿佛建在水中的渔村,抵达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处三岔河口畔。


桑志华认为三岔河口的运河、白河,是世界上的黄金水道,“作为一个通商口岸,远比一个军事港口所发挥的作用要大很多。”


天津自然博物馆曾整理出版了《(黄河流域十年实地调查记(1914-1923))手绘线路图研究》(第一册),其中,1号地图绘制的是天津及近郊的线路,还拍摄了当时的环境与劳动生产场景的照片。4号地图,绘制的是直隶河网图,画出了天津附近的河流路线,以及1917年洪水中被淹没的地区。其间,他还就绿化、防洪等,提出了不少建议。


徐凤文介绍,桑志华还有关于天津入海口情况的相关记录。


1915年3月,桑志华在北塘渔港,“港口比较大,似乎可以停靠100多只双桅船。”他观察潮汐,“3月6日,运河中的水落潮一直落到下午2点一刻。8点一刻,潮水还没有结束它上涨的势头”;一周后,他在塘沽在海边,看到“还有两大块冰面,是我本月初在铁路右侧,离海1公里的地方看到的巨大冰面残留下的部分,海边冰冻宽度只有20到30米。”


天津地区的物种群,也丰富了桑志华的收集工作。1915年5月31日,当时在华服兵役、暂时出任杨村哨所所长的布洛克子爵,给桑志华送来了一批鸟和一条巨大的鲵。这条鲵是渔民在白河里捕到的,“身长92厘米,重6.51千克”,桑志华称之,大得出奇。


《天津传》出版之后,徐凤文开始了《海河传》的考察写作,他觉得,这也像是对桑志华的一次历史寻访与时空相逢。


“对于中国北方来说,北疆博物院的藏品是独特的、无与伦比的。这些藏品中有很多是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的……” ——桑志华


藏品曾占全国“半壁江山”

北疆博物院很多藏品称得上无价之宝。据史料记载,1956年在我国国有博物馆系统内,共藏自然标本40万件,天津自然博物馆藏标本达20余万件,占据半壁江山。藏品涵盖岩矿、古生物、动物、植物、古人类及历史民俗等门类,以及2万余件(套)图书资料、研究手稿、玻璃底片、印版照片等。


110年来,经过一代代天津自然博物馆人的接续努力,截至2024年,藏品总量已从北疆博物院时期的 20 余万件增加到40余万件,其中模式标本1452件,一、二、三级珍品 1370 件。藏品种类丰富:包含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岩矿标本、旧石器标本、图书资料和民俗标本等。


北疆博物院的标本采集地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主,包括了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等十几个省份300多个县境。这些标本和相关地区的人文藏品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社会等历史变迁的见证。


“中国今天还有如此丰富的可供对比和进一步研究的新生代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主要归功于桑志华”。——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


开掘四大古哺乳动物群

从1914年到1937年,桑志华走遍中国北方,先后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山西榆社四大古哺乳动物群,这些发掘地的化石种类多、数量大、科研价值高。


其中,甘肃庆阳发现的中新世晚期的以三趾马、鬣狗和长颈鹿三大类为主的“三趾马动物群”,开启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内蒙古萨拉乌苏发现加拿大马鹿、蒙古野驴、王氏水牛及完整披毛犀骨架等脊椎动物化石,成为我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河北阳原泥河湾地区采集到剑齿虎、布氏真枝角鹿、古中华野牛、中国羚羊等大量早更新世古哺乳动物化石,定为“泥河湾动物群”,成为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的标准地层。


山西榆社发掘到象、犀牛、三趾马、鹿、羊等古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延续了距今670万年至220万年间的地质长河,犹如一部完整的“地层编年史”载入科学史册,成为研究新近纪哺乳动物群的重要证实材料。


中国考古百年,须从桑志华写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


为后世研究提供线索

北疆博物院藏有留存至今的人类化石(模型)和史前文化遗物共计3000余件,其中旧石器时代400余件,新石器时代2600余件。这些藏品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


其中,出土发掘了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甘肃庆阳华池县出土的石核;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 发现和发掘了宁夏水洞沟遗址,使之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发掘和进行系统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桑志华对中国的史前考古做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的错误论断。


这些藏品既为我国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对比材料和野外考察线索。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