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湘西地学旅游 一张亮眼名片

发布时间:2024-11-08 作者:
张颐佳、杨元崇
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

旅游业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的最大门路。湘西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湘西州打造成“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愿景,以更宽视野谋划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擦亮“神秘湘西”旅游品牌,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湘西是一个传奇,3.9万年前,湘西先民在药王洞的篝火中,度过了一个个旧石器时代的神奇夜晚。7800年前,湘西先民在浦市下湾,烧制了一件件纹饰精美的高庙陶罐。2200年前,壮志难酬的屈原,在湘西山水间行吟问天。2002年,里耶古镇出土的3.7万枚秦代简牍,记录了大秦从户口到政令、从田租到历法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细节。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浦市镇、芙蓉镇、里耶镇、边城镇及乾州古城、南方长城,无不向世人诉说着湘西历史故事。沈从文、萧离、张一尊、黄永玉、何纪光等一辈辈湘西儿女,在中华文脉的大幕上,留下了极富特色的湘西印记。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在湘西等!


  龙山惹谜洞。(龙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国庆假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景点景区人流如织,纳入监测的40个旅游区共涌入游客177.78万人次。全省A级景区假期客流TOP10榜单,湘西州独占3席。


青、蓝、黄、红、绿,是湘西惊艳世间的五彩底色,向世人展现6亿年的大地传奇。湖南省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四亿五千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红石林,“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溶洞博物馆”——乌龙山大峡谷,每一处都是一帧与众不同的风景。


在地质公园中,寒武纪地层尤为突出,有两颗具有国际意义的“金钉子”(国际地层对比界线层型剖面),一颗在古丈县罗依溪镇酉水河西岸,另一颗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对面的排碧乡四新村。地质学界认为,“古丈阶”和“排碧阶”两颗“金钉子”成功解决了世界各地寒武纪地层的精确划分问题。截至今年5月,全球共有81枚“金钉子”,我国有11枚“金钉子”。


从2017年起至2020年申报成功,创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湖南速度”。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紧紧围绕“保护、科普、发展”三大目标,做好各项工作,成为推动湘西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2023年9月9日,在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该公园荣膺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成为本次大会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公园。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以地学旅游为切入口,积极为原住民、导游、合作伙伴举办科普知识、旅游讲解培训班,印制科普折页、科普小册子等系列科普资料82种,建成“地质科普学校”7所,利用世界地球日、民族节庆活动等,开展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景区“六进”活动100余次,博物馆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品牌效应凸显。


近几年,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联合公园合作伙伴开发研学线路10条,年接待游客490余万人次,新增餐饮、住宿、旅游产品、文创、销售、地导、民俗表演等旅游服务就业岗位8600多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近10万人,实现社区居民共享地质公园发展红利目标。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文化多样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湘西州遵循‘保护、教育、可持续’的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理念,重视世界地质公园原住民的发展,是世界地质公园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主席、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顾问委员会主席中田节也,在对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现场考察中点赞。


博物馆以科普+研学,地质+文旅,成为湘西地学旅游的一张亮眼名片,吸引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暑期前往打卡。今年暑期,地质公园博物馆接待研学团队近50批,研学人数近2万人,其中接待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等8个国家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和老师。


今年国庆假期,全省A级景区累计客流TOP10中,凤凰古城、芙蓉镇景区、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分别名列全省第二、第五和第八。


今天的边城,从高速到高铁再到高飞,山门大开,连接世界的新湘西,早已不“边”。


今天的边城,淳朴、侠义,依然是沈从文笔下的模样!今天的新湘西正在奋力打造“生态兴旅的样板、文旅融合的典范、旅游兴业的先锋、主客共享的乐土”,奋力朝着“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阔步迈进。(原文有改动)


原文标题:《以文塑魂 以旅强州》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