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一块鱼化石带“活”一个村

发布时间:2025-01-10 作者:
来源:
七一客户端
分享: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翻越几座巍峨的大山,眼前豁然开朗,远处隐约可见一个村庄静谧地坐落山间。驱车驶入其间,只见炊烟袅袅升起,牛羊三五成群,层层叠叠的梯田铺陈开来。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秀美的小村庄,几年前竟是一个产业“空心村”。何以蝶变?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名单给出答案:2024年10月31日,“一块鱼化石带‘活’一个村——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坝村创建国家地质文化村减贫案例”成功入选该名单。


偏居渝东南的山野小村竟靠一块鱼化石,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2024年12月9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河坝村一探究竟。


“鱼”生人

“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村里随处可见的‘石头’,竟会是证明世界‘从鱼到人’演化史的重大突破。”河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友能感慨万千。曾经,河坝村村民将含有珍贵鱼化石的岩石误认为是普通石块,用以铺路、砌墙,对其真正价值浑然不知。


鱼化石的成功发现,源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联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探寻。


从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朱敏院士团队三次前往秀山,展开大规模的挖掘工作,最终使得埋藏在河坝村土地深处的化石库重见天日,并将其命名为“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2年9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朱敏院士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并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出版,其中2篇重点刊发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研究成果。


化石库中发现大量志留纪早期鱼类化石,距今约4.36亿年,堪称“鱼类的黎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志留纪早期完整有颌类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这是继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之后,又一个在中国发现的、为探索生命之树演化重要节点提供大量关键证据的世界级特异埋藏化石库,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将若干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化石鱼类中。



这些成果的发布,立刻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让河坝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焦点。


研读朱敏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后,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前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约翰·朗(John Long)撰文称“这确实是令人惊叹、改变演化格局的化石发现,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几乎所有方面”。


随着鱼化石的价值逐渐为世人所知,河坝村的机遇也随之而来。


“河坝曾经兴旺过,也衰落过,这条路我们走得不容易。”姚友能感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坝村依赖丰富的煤矿资源繁荣一时。然而,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村庄发展一度停滞。如今,村里发掘的鱼化石成了河坝村新的“金矿”。姚友能对这些鱼化石的爱与日俱增,从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能一眼识别其结构有无缺损,他指着鱼化石自豪地说:“它们不仅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缺,重新书写了人类身体结构起源的教科书,也让河坝村从曾经的‘能源依赖型’走向了‘可持续发展型’。”


“鱼”引人

2023年6月,吕晓磊受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派驻,任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吕晓磊对这里的鱼化石有着别样的期待。吕晓磊深知,这些化石不仅具备学术价值,还蕴藏着带动村经济、推动产业转型的巨大能量。


“我们村不缺好资源,缺的是如何让大家看得见。”吕晓磊说。河坝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储藏着丰富的鱼化石,可在当时,这些鱼化石仅仅是学术界的研究对象,并未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吕晓磊到村之前,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帮扶集团立项,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协助,河坝村已向中国地质学会递交“全国地质文化村”的申请,并于2023年11月获得授牌。借此重大机遇,河坝村结合“地质+自然教育”的定位,启动鱼化石科普教育工作,以放大鱼化石的价值。


但如何开展鱼化石科普教育工作?吕晓磊思忖着,“何不把即将建设的鱼化石生物野外工作站建在河坝村?这样一来,既有了科普场所,又能发挥院士的影响力”。吕晓磊将这一想法诉之于朱敏,双方一拍即合,朱敏欣然同意将鱼化石古生物野外工作站建在河坝村。


2024年10月,在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的帮扶下,重庆首个鱼化石古生物野外工作站在河坝村建成,河坝村因此吸引了更多外界的关注,尤其是学术界大咖的支持和参与,这为村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脑力”。


当月23日,朱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一行,成为该工作站建成后的首批访客。在参观过程中,沈树忠院士十分兴奋:“这里的资源实在太宝贵了,我们计划把古生物学研究生带到这里开展夏令营。”



“院士来了以后,参观的人就一拨接着一拨。”吕晓磊说,这段时间每周有三四天,他都要在工作站当解说员。随着众人的到访,工作站逐渐成了附近炙手可热的“打卡”地。


然而,鱼化石科普工作远不止于此。吕晓磊还积极开展科普及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活动,吸引了大批市内学者、游客来到河坝村。推荐会和展销活动上,吕晓磊一边科普神秘的鱼化石,一边推介河坝村的千丘梯田贡米,让大家不仅能满载知识而归,还能带走独一无二的河坝味道。“这是我们的鱼化石,是证明世界‘从鱼到人’演化史的重大突破;这是河坝的梯田贡米,清香可口。”每当有人驻足好奇时,吕晓磊都热情洋溢地向他们推介。



从学术交流到科普讲学,吕晓磊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游客慕名走进河坝村。未来,吕晓磊还想同多个部门联手策划一系列科普研学活动,继续放大鱼化石的吸引价值,吸引广大青少年来这里感受地质魅力。


“鱼”留人

根据村里的地质结构,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的专家团队认为,除了鱼化石,河坝村还可能藏有其他地质资源。


于是,2023年3月起,在重庆市商务委帮扶集团的统筹安排下,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对涌洞镇的5个村子的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河坝村就是其中之一。


同年9月,吕晓磊也投身到河坝村的土壤地球化学与优质农业调查评价工作中。“我们大约每隔50米就取一个水源和土壤样本,确保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吕晓磊说,“检测报告出来后,我感到惊喜的是河坝村的富硒土、富锶水资源非常丰富,几乎实现了全覆盖!”此外,根据调查评价显示,河坝村水稻种植区中的所有水稻样品皆为富硒水稻,水稻富硒率为100%。



听到这一消息,种粮大户姚洪彪心里乐开了花。“我们不仅有鱼化石,还有富硒土和富锶水,种植水稻大有可为!”紧接着,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姚洪彪和儿子姚朴开始把村民手里的闲置土地流转过来,统一种植水稻。短短一年时间,种植规模就扩大了200多亩。


28岁的姚朴是土生土长的河坝人。2013年中专毕业后,他远赴福建打工。离乡背井,收入微薄,2017年,姚朴毅然决定返乡,和父亲一起从事水稻种植。


返乡后的姚朴发现,鱼化石被“正名”以后,河坝村的人流量变大了,河坝的梯田贡米也因此声名鹊起。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村里还修建了千丘梯田观景台,方便游客留影。“这几年,村子发展蒸蒸日上,不仅有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还有鱼化石、富硒土和富锶水等丰富资源。”姚朴感慨,像他一样回村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大学生。


如今,7年过去,姚洪彪看到儿子姚朴继续扎根家乡,满是欣慰。2024年,仅姚洪彪一家就收获了约7万公斤水稻,供不应求。父亲姚洪彪主内,负责财务管理;姚朴主外,负责把控水稻质量。依靠河坝的好山好水,依托鱼化石这块“金字招牌”,“父子兵”把自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还计划,2025年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展到1000亩以上。



石头上的小鱼,游过沧海,游过桑田,游到河坝,再续前缘。一块鱼化石,改变了学术界对生命演化的认知,也让河坝村“年年有余”。正如姚友能所说:“鱼化石给河坝村带来了希望,我相信河坝村的明天会更加兴旺。”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