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对产自山东莱阳下白垩统青山群的中国最早发现的翼龙化石材料,重新厘定了分类位置,并将其归入了神龙翼龙超科。山东莱阳是中国地质古生物学者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昆虫和植物化石的地方,在中国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山东莱阳的古生物学研究始于1923年,到2023年恰逢百年。
1951年,由杨钟健、刘东生、王存义等人组织的考察队在莱阳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考察与发掘,收获了一批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就包括了最近被重新研究的翼龙化石。1958年,杨钟健在专著《山东莱阳恐龙化石》(图1)中首次报道了这些采自青山群陡山组的翼龙化石,由于化石材料有限,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没有对翼龙进行命名。随着60年代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的准噶尔翼龙的发现和研究,杨钟健又对莱阳的翼龙化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认为其可能属于准噶尔翼龙属(Dsungaripterus)。此后,仅在2010年,有研究者报道了一件同样产自青山群陡山组的不完整翼龙肱骨,将其归入神龙翼龙科(Azhdarchidae),并认为这很可能代表了这一在晚白垩世非常繁盛的支系的最早化石记录。
▲图1 于1958年发表杨钟健院士所著的《山东莱阳恐龙化石》 近几十年来,随着更多翼龙化石,特别是来自我国冀北辽西地区中、上侏罗统燕辽生物群、下白垩统热河生物群及世界各地的其他发现,我们对翼龙多样性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基础之上,研究者又对莱阳陡山组的翼龙化石进行了重新厘定,发现它们与准噶尔翼龙科(Dsungaripteridae)的代表类型——魏氏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weii)和复齿湖翼龙(Noripterus complicidens)都存在明显差别。例如,莱阳的一件近完整的股骨展现出以下特征:股骨颈细长、股骨近端具气孔、后外侧具一明显凸嵴、股收肌附着向近端迁移等(图2),明显区别于后者,而与神龙翼龙超科(Azhdarchoidea)特别相似,归入该支系,但也缺少其他特征支持更细致的分类;另一件较完整的第一翼指骨也以近端腹侧具气孔区别于准噶尔翼龙科。因此,莱阳地区陡山组并无确切的准噶尔翼龙类化石记录。 ▲图2 莱阳翼龙化石 准噶尔翼龙科及神龙翼龙超科在解剖特征、时代延限及生态类型上均有很大差异。准噶尔翼龙科是一类比较基干的鸟掌翼龙次亚目(Ornithocheiroidea)成员,已命名的种类包括魏氏准噶尔翼龙、同产自乌尔禾的复齿湖翼龙、产自蒙古Tatal地区的娇小惊恐翼龙(’Phobetor’parvus)及产自智利的塞西莉亚都迷科翼龙(Domeykodactylus ceciliae),以其吻端无牙、齿槽骨较膨大、长骨骨壁较厚、股骨骨干极弯曲等特征区别于其他鸟掌翼龙类。准噶尔翼龙科主要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也有研究者认为一件来自德国上侏罗统的材料也可归入准噶尔翼龙科。魏氏准噶尔翼龙的一些解剖学特征显示它很可能是一种食壳动物:它没有牙齿的吻端具有轴向延长的滋养孔,并以一条斜沟与长牙的颌部隔开,说明其吻端很可能具有角质喙;它的牙齿非常粗壮,且磨损面近乎水平,很可能是咬碎贝壳这一行为导致的。有研究者将准噶尔翼龙类长骨骨壁相对其他翼龙较厚解释为前者的共有衍征,与其依靠频繁起飞、降落及陆地行走能力的加强有关,然而目前更多的证据表明这很可能代表翼手龙类的祖征,而非适应上述功能的特化。 神龙翼龙超科同属鸟掌翼龙次亚目,是一类没有牙齿、头骨具骨质嵴的翼龙,在白垩纪特别繁盛,主要包括掠海翼龙(亚)科、古神翼龙(亚)科、朝阳翼龙科及神龙翼龙科等支系。尽管目前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神龙翼龙超科内部各支系之间的关系还有不小的争议,但通常在更包容的类群中处在与准噶尔翼龙科关系最近的位置上。除掠海翼龙类外,神龙翼龙超科的其余三个支系在我国均有化石记录,例如产自辽西九佛堂组的中国翼龙及朝阳翼龙、浙江临海上白垩统塘上组的浙江翼龙就分别是这三类翼龙的代表成员。 到2023年,莱阳的古生物研究恰逢百年,最引人瞩目的恐龙在莱阳发现也刚好一百年了,回首这百年,莱阳的古生物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莱阳古生物学研究的起步。1923年谭锡畴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图3)上发表了《山东中生代及旧第三纪地层》,为中国白垩纪地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期杂志上北京大学地质学任教的德裔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对谭锡畴采集的昆虫和鱼类等化石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山东之白垩纪化石》;周赞衡也发表论文《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报道了松柏、银杏和苏铁等,这些有关山东莱阳地质古生物的开拓性论文及葛利普在同期杂志上最早关于热河动物群的研究,揭开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序幕。1929年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研究了由谭锡畴在莱阳金岗口村发现的四足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谭氏龙,这也是中国最早命名的鸭嘴龙类。 ▲图3 1923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地质汇报》 第二阶段,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莱阳古生物学研究的第一个高峰。1951年,杨钟键、刘东生、王存义等在山东莱阳进行考察与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龟、翼龙等骨骼化石以及恐龙蛋化石。1958年,杨钟健在专著《山东莱阳恐龙化石》中命名了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图4),以及金刚口谭氏龙,并研究了其他一些角龙类、剑龙类、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图5)。 ▲图4 著名的棘鼻青岛龙骨架(现于中国古动物馆展出) ▲图5 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生态复原图(赵闯绘) 之后十几年中,赵喜进、甄朔南、董枝明等人又分别研究命名了莱阳发现的多种恐龙化石。1954-1975年间,杨钟健、周明镇、赵资奎等对莱阳的恐龙蛋进行了研究,并由赵资奎等提出了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恐龙蛋化石分类和命名方法。1984年,古脊椎动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脊椎动物学术工作会议在莱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73个单位的153名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古脊椎动物学理事会,周明镇任理事长,张弥曼任副理事长(图6)。 ▲图6 1984年古脊椎动物学会于莱阳成立 第三阶段,2008年以来,莱阳古生物学的继承与弘扬。随着第一次研究高峰的过去,莱阳的古生物研究也进入了相对停滞的阶段,直到2008年汪筱林等在莱阳市博物馆王建华馆长的协同下,对莱阳恐龙蛋、恐龙化石和白垩纪地层进行了考察,莱阳古生物化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莱阳市政府的支持下,汪筱林带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莱阳市联合科考队在莱阳金岗口村的1号点和2号点开展了历时多年的野外抢救性发掘(图7),并协助莱阳市政府成功获批“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科普基地”等称号,并于2011最终获批“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今年,双方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博物馆的未来建设一起出谋划策,同时还正式挂牌了“中国古动物馆莱阳分馆”。伴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开放,不仅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引人关注,而且各类科普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积极响应并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翼理论”。 ▲图7 2015年野外发掘 莱阳的古生物研究并不会到此就画上句号,近期将会有更大规模的野外发掘活动,相信更多有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和研究成果将不断的涌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宋俊逸 蒋顺兴 汪筱林 编辑:诸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