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通过“专家访谈+微宣讲”方式,让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活”起来。
本期迎来的是“湖湘化石”专访(下)。让我们跟随傅强教授的讲解,一同探寻在远古生命秘密的探险之旅中,湖南有着怎样的突出贡献和精彩故事。
主持人:相约专家访谈,感受科普力量!大家好,欢迎来到博学科普站的专家访谈时间。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
傅教授,您好。在上期的节目里,傅老师就用一段段鲜活的史料,来佐证在生物化石研究过程中湖南有着怎样的突出贡献和精彩故事。今天我们来继续分享在与化石对话的过程,究竟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傅老师:研究化石其实是十分枯燥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辛苦事情,但在大自然中去跟远古的生命进行亲密的接触,其实很浪漫,也很开心。
主持人:傅老师,在上期节目的最后我们都被丁文江先生的事迹所感动,古生物研究的路上付出的不仅仅是艰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那么在丁文江先生之后,又是谁扛起了地质考察和化石研究这面大旗?
傅老师:这跟今天我们主题相关的,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我们湖南人田奇㻪,他大约是1919年进入了北京大学地质系。田先生在1923年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当时丁文江建立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后来改成“中央地质调查所”,田先生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干了一段时间。
随着1926年北伐的成功以后,湖南新的政府成立,政府为了大力发展湖南相关的矿产,进行地质资源调查,成立了湖南地质调查所。
1927年左右,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的举荐之下,田先生就加入了湖南地质调查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一直在湖南工作,田先生用他的双脚把湖南很多地方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研究湖南各地的地质情况。
田先生在古生物学领域最大的贡献,就是对泥盆纪的一个地质时代的贡献。那段时间,在湖南形成的岩石地层非常多的,保留的化石也非常多。田先生特别是喜欢研究腕足动物,他对腕足动物研究水平是非常高的,出版过关于湖南泥盆纪腕足动物的专著、湖南泥盆纪地层的专著,前后做了大量的研究,因此,田先生在学术界有个绰号,叫田泥盆。这样的称号,充分说明我们田先生在泥盆纪古生物学的研究,成就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我们说田老是湖南地质界泰斗一点也不为过,他所著的《中国北部太原系海百合化石》是此门类古生物学的开创性著作。
傅老师:你说的非常正确,除了我们非常熟悉敬仰的田奇㻪田先生之外,在湖南还有很多有名的学者,他们对地质古生物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一个算是田先生的学弟,田先生192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在1924年郴县瑶林这个地方有一个叫朱森的年轻人,他也来到了北京大学进行学习。他在1927年的时候大三暑期回到老家,对家乡的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考察,然后采集了化石,对地层一层一层的进行了描述。在他的老师葛利普、李四光的指导之下,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化石和新的种类。随后发表了一篇论文。
朱森在1928年毕业以后,就跟随老师到了上海,加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开始进行了他的科学生涯。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古生物学的工作,他做了一个关于珊瑚还有腕足动物的研究,对珊瑚的造诣是非常深的。
从1938年到1941年,他在重庆大学担任地质系主任,也是中央大学的兼职教授,先后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可惜的是在1942年,由于种种原因,朱森先生就去世了。为了纪念朱森先生去世,很多研究者,用朱森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发现的生命种类,一是大家对他的怀念, 二是对他在地质古生物学重要的贡献表示敬仰之情。
前面我们讲到朱森在1927年大三的时候暑期回到家乡进行一个考察,朱森在山上采了些珊瑚,采些化石就放在床底下,他的小外甥李星学非常好奇,就跟着朱森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暑假结束后朱森就回到学校,这个时候,李星学跟随父母到了汉口,又辗转到了长沙,在长沙读的高中。之后,李星学1938年高中毕业,考到了重庆大学地质系学习地质。
1944年李星学跟着朱森的学长,名叫斯行健,进行古植物学的学习。期间进行了长期的野外工作,采集了大量标本进行研究。1949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李星学就跟斯行健一起在这个研究所工作。
我们前面讲到李希霍芬从1870年开始发现大羽羊齿,一百多年里,一直没人知道这种生物怎么繁殖,但是,通过李星学在1983年的研究,便就知道,这类植物叫种子植物,我们现在叫它叫种子蕨。他们繁殖是靠种子,但是它的叶子跟我们的蕨类植物是一样的,我们这个蕨类植物是通过孢子繁殖的,种子植物是差别非常大的。
这个基本上就接起来了,可以说从1870年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发现了大羽羊齿,然后一直到李星学对这类植物延续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从丁文江,到田奇㻪,然后到朱森、李星学,在我们湖南大地上薪火相传。湖南的人对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他们前期的先行者其实做的非常好,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不管是我们湖南籍的学者,还是其他的研究者,在我们湖南大地上,根据湖南产出的化石资源,相信会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或者贡献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对我们国家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一个重要的贡献。
主持人:听了这么多的感人故事,我特别想了解傅教授在常年的考古古生物研究历程中,是否也有难以忘怀的经历?
傅老师:我们在进行野外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那肯定也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湖南对于我来说,也是渊源颇深的,我是做古植物研究的,也是做早期植物研究的,我们中国其实做关于这段研究的,湖南是最早的之一。
在前面讲到的斯行健院士,他当时在湖南的跳马涧、石燕湖那边,有一套岩石,叫中泥盆式的,斯老研究过之后,后来很长时间没有人研究。
因为我对这段内容比较感兴趣,大约是在2011年左右,就到跳马涧进行了简单的考察,在那边采集了一天的化石,选择一些很好的标本带回去。当时看到一块觉得很重要的化石放在旁边,结果忘记拿走了,第二天睡醒了以后发现没有那块化石,正好那时候是夏天,天亮的非常早,我就又顺着头一天走过的那条路又找,把这个标本找到后就带了回去。最后这个标本研究发表了,它是一个新的植物,我们命名为跳马石松,用的是跳马涧这个名字。这是算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主持人:非常感谢傅老师的精彩分享,通过分享,我们了解到发掘化石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又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工作,它让我们可以与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最精彩的生命进行对话和交流,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畏。
原标题:《博学科普站 | “湖湘化石”专访(下)》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m/content/646756/69/13386626.html
来源:红网
作者:傅强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