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今日的生态屏障 曾经的恐龙家园——巴彦淖尔

发布时间:2024-07-11 作者:
戴瑞明
来源:
国家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分享: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在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这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号称“塞上江南”。这里有北方生态屏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鸿雁》写的就是这里——巴彦淖(nào)尔。你一定想不到这里也是中生代恐龙的家园。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带,是中国乃至中亚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已发现恐龙化石十余种,其属种数量、丰富程度、化石保存完好程度、及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生物演化均属国内罕见。


↑ 图片来源:new.qq.com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产地面积33.27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蒙古语(富裕兴旺之地)。这里是我国乃至亚洲晚白垩世恐龙生物群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古生物界享有盛誉,被称为晚白垩世古生物界的圣地。


 图片来源:http://www.wlthq.gov.cn/


早在1922年由美国探险家安德鲁斯带队的中亚科考团就经过这里,1927年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和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1979年中国和比利时科考团在这里考察、1988—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董枝明和赵喜进带队的中加联合考察团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生和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共同开展了多期联合考察,截止2022年12月在乌拉特后旗发现了16属19种恐龙化石,巴彦淖尔市恐龙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在内蒙古自治区列居首位。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386413197_195793


保护区内恐龙化石的埋藏方式非常奇特,古沙尘暴形成的沙丘快速移动,是造成该区恐龙生物群集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意义重大。这里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主要包括蜥臀目:驰龙类、伤齿龙类、窃蛋龙类、阿尔瓦兹龙类、似鸟龙类。鸟臀目:角龙类、禽龙类、甲龙类,还有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化石以及蜥蜴类、鳄类、龟鳖类和大量的哺乳类化石,种属丰富,数量众多。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的恐龙分类



#驰龙类

伶盗龙

伶盗龙(Velociraptor)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员,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至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晚期。它们体长1米左右,臀高50厘米,重量也只有15千克,全身披毛,长的有点像一个长尾巴的大火鸡。伶盗龙目前只有两个种: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Velociraptor osmolskae)。


 伶盗龙生存年代及地点(来源:维基百科)

奥氏伶盗龙头骨复原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伶盗龙是一种两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龙。它们前肢较长,具有三个弯曲的指爪,后肢的第二脚趾具有一个强大的弯曲的脚爪(可以长达6.5厘米,驰龙类的典型特征),走路时会抬离地面。


虽然体型不大,但是它们的危险程度丝毫不低于霸王龙。有学者认为伶盗龙的这个大爪子可能用于给猎物开膛破肚,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没有那么强大,只是控制猎物的辅助工具。


 伶盗龙


发现于1971年的化石标本“搏斗中的恐龙”,保存了伶盗龙和原角龙搏斗的情形,这件标本为伶盗龙是活跃的捕食动物提供了直接证据。


 搏斗中的恐龙(来源:维基百科)


精美临河盗龙

2008年,古生物学家在中国内蒙古巴音满都呼地区的风成岩中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经过古生物学家研究,2010年正式发表研究结果,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驰龙类恐龙,属名取自化石发现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种名取自其精美的保存状态,正式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Linheraptor exquisitus)。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305031389_201317


精美临河盗龙与奥氏伶盗龙同属于驰龙科。驰龙科恐龙有一个典型的特征:第二脚趾上有一个向上翘起的弯曲大爪子,呈镰刀状。而临河盗龙是驰龙科里面拥有最大号脚爪子的恐龙之一。


 精美临河盗龙骨骼图(绘图:赵闯)


临河盗龙生活在距今8400~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它的体长为1.8米,体重只有25千克。头骨前后向比较长,有一个大大的眼眶,推测它的视力应该很好。如果给它来个视力测试的话,估计能超过5.3。它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是帮助它奔跑时保持平衡的秘密武器。


 临河盗龙复原图,它们是出色的掠食者图片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299741/


临河盗龙是一种两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龙。它身体轻盈、牙齿锋利 ,颈弯曲呈S形,是快速、灵活的捕食者。根据化石研究推测它是以小型角龙类为食。


#伤齿龙类

谭氏临河猎龙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


谭氏临河猎龙属兽脚类伤齿龙科,生存于约75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其属名意为“临河区的猎人”;种名则是献给内蒙古自治区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谭琳教授。谭氏临河猎龙是目前已知较完整的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科化石。伤齿龙因为它尖锐的牙齿而得名。它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它们的眼睛很大,并且朝向前方,这使它们看东西更具有立体感。恐龙的耳朵没有像我们一样有外耳廓,而是两个耳洞。谭氏临河猎龙这类恐龙的耳洞是不对称,呈一高一低,可以准确的判断猎物在哪,让它们可以在晚上去捕食猎物。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


伤齿龙被称为最聪明的恐龙,就是因为它的脑容量与体型比在恐龙中是最大的。在恐龙中临河猎龙的脑容量和体型比是最大的,它和鸵鸟的智商相近,如果这类恐龙没有灭绝,很有可能会演化出像人的动物——恐人。


 图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ohGrs6Mw0gSqOnmuUCbWQ


柯瑞氏菲利猎龙

菲利猎龙(属名:Philovenator)是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组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距今约8300万年-7200万年。


 图片来源: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811/t20181103_5155255.html


模式种是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是由徐星等人在2012年所叙述、命名,属名与种名都是以古生物学家菲力·柯尔为名。正模标本是一个接近完整的身体骨骼。


内蒙古蝶猎龙

2016-2017年由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和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组成的古生物科考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地区晚白垩世坎帕阶的乌兰苏海组地层中发现了兽脚类恐龙化石,2021年10月,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团队详细研究对比,被认定为伤齿龙科的新属种——内蒙古蝶猎龙,成为了巴彦淖尔恐龙大家庭最新成员。


内蒙古蝶猎龙正型标本包括一个基本完整的头骨和部分半关联的头后骨骼。研究对比发现,内蒙古蝶猎龙形态学特征尤其是头骨和椎体的形态区别于其他已知的伤齿龙科成员,代表一个较进步的小体型短吻伤齿龙新类群。由于内蒙古蝶猎龙前部背椎神经棘向侧前方膨大,从背侧看去呈现特有的蝴蝶状,故而得名。内蒙古蝶猎龙是戈壁盆地坎帕阶命名的第七种伤齿龙,也是第二种被命名的晚白垩世短吻伤齿龙类。骨组织学研究表明,内蒙古蝶猎龙正型标本生长速率已开始降低,说明该个体死亡时处于亚成年阶段。


 蝶猎龙骨骼初步复原图 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411227547743174&wfr=spider&for=pc


内蒙古蝶猎龙生活在距今83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两足行走,体长约1米,是一种灵巧的小型恐龙,可能是肉食或者杂食性。


基于最简约原则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发现所有的晚白垩世伤齿龙在伤齿龙科中构成一个较进步的单系类群,内蒙古蝶猎龙位于这个单系类群靠近基部的位置,是已报道的晚白垩世伤齿龙科恐龙中的短吻型代表,其头骨特征兼具更早期分异的早白垩世伤齿龙的基本轮廓和其它晚白垩世伤齿龙的细节骨骼特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对比发现,戈壁盆地晚白垩世坎帕阶的伤齿龙在头部和前肢形态上有较大分异,表明这个时期有限地理区域内的伤齿龙在取食策略上可能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内蒙古蝶猎龙的发现表明晚白垩世东北亚陆地生物群的多样性程度比之前认为的更高且更复杂,对理解近鸟类恐龙的演化模式以及东北亚晚白垩世的古生态和古环境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窃蛋龙类

戈壁乌拉特龙

戈壁乌拉特龙是窃蛋龙科中的新属种,它体长约2米,站立高度约1米,体重约25千克。具有一些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不具有的近祖特征,与原始的窃蛋龙类更为接近,代表了窃蛋龙科中一个相对原始的属种,其系统发育位置可能居于原始窃蛋龙类和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之间。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6/t20220622_440133.html


细爪曲剑龙

1988年到1990年间,一个中加联合科学考察团队在内蒙古考察工作,由菲利普·柯瑞(Philip Currie)发现了数个窃蛋龙类的身体骨骼化石。2010年,菲利普·柯瑞、董枝明、尼可拉斯·郎里奇(Nicholas R.Longrich)将其中两个身体骨骼命名为新属。模式种为细爪曲剑龙,属名是希腊罗马时代一种厚背且微弯曲的短剑,种名在古希腊文意为修长的指爪。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5/t20220523_432558.html


曲剑龙的指爪较长,侧面呈短弯刀状,指爪的长度是指爪关节宽度的四倍,显示它们的手掌不是主要用来捕抓猎物。曲剑龙的长指爪,显示原始的窃蛋龙类可能会用长指爪将树枝拉低,以协助进食;而后期的窃蛋龙类指爪较为弯曲、厚重,可能用来挖掘土壤中的树根。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5/t20220523_432558.html


细爪曲剑龙,两足行走,身长约1.5米,发现于巴音满都呼组地层,地质年代约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窃蛋龙类是典型的杂食性恐龙,无论是植物、小型昆虫、还是一些水生生物,都能成为它们的美食。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5/t20220523_432558.html


阿尔瓦雷兹龙类

单指临河爪龙

单指临河爪龙属于阿尔瓦雷兹龙类,生活在白垩纪晚期8400~7200万年前,它只有鹦鹉大小,体重不足500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只有一个手指的恐龙。


阿尔瓦雷兹龙类是恐龙手指发生进一步退化且特化的类群。大多数阿尔瓦雷兹龙类看上去好像只有一个粗长的大手指,但实际上它们外侧的两个小手指依然保留。而单指临河爪龙则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它的前肢完全只剩下一个手指,成为恐龙中的“一指禅”。据分析,这是它的第1 指,也就是大拇指。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5/t20220524_432559.html


单指临河爪龙为何要生出这样奇怪的前肢?单指临河爪龙虽有着强壮的前肢和特化的爪子,上下颌却非常纤弱,好似恐龙中的“食蚁兽”。在白垩纪晚期巴音满都呼干旱而缺少食物的环境中,蚁类就成为了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和食蚁兽一样,临河爪龙用弯钩一样的手指,掘开蚁穴,然后大快朵颐,享受难得的美餐。


乌拉特半爪龙

2018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中国发现了新的恐龙:乌拉特半爪龙(Bannykus wulatensis),这种恐龙的发现提升了人类对阿尔瓦雷兹龙类如何减少和逐渐丢失手指这一复杂过程的理解。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7/t20220704_440134.html


之前的阿尔瓦雷兹龙类的化石记录:有生活在晚侏罗世的最原始类群灵巧简手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进步类群张氏西峡爪龙,这俩种类群之间存在着超过九千万年的时间间隔,尤其是在早白垩世,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确切的化石记录。而乌拉特半爪龙化石恰恰产自这九千万年地质历史间隔的中间,也就是在时间尺度上介于早期阿尔瓦雷兹龙类和晚期阿尔瓦雷兹龙类之间。通过对乌拉特半爪龙的研究逐渐揭示了阿尔瓦雷兹龙类前肢的演化历程:从早期阿尔瓦雷兹龙类的接近原始兽脚类的较长的“抓握型”前肢,到前肢较长并拥有特化的手爪的半爪龙和西域爪龙的前肢,再到晚期阿尔瓦雷兹龙类高度特化、缩短,功能性单指的前肢。


似鸟龙类

中国似鸟龙

中国似鸟龙意为"中国的鸟类模仿者"(属名:Sinornithomimus)是种兽脚亚目恐龙,属于似鸟龙科。化石是在1997年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组,该地层年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9600万年前。


中国似鸟龙身长约3.4米,体重45~91千克,是一种杂食性恐龙。中日古生物学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晚白垩世层发现了至少14个个体的似鸟龙科骨骼,而14具骨骼中居然有11具属于幼年体,如此高的比率显示了中国似鸟龙的群居性,以增加对捕食者的防御能力。


 图片来源:http://zrzy.bynr.gov.cn/zwgk/kxpj/202204/t20220407_432549.html


似鸟龙长得很像鸵鸟,一条很长的大尾巴用于保持身体平衡;两条腿走路,大腿肌肉非常发达,适于奔跑。被称为“恐龙中的鸵鸟”,恐龙中的“博尔特”。古生物学家估算了似鸟龙家族中似鸡龙的奔跑速度,发现它们的奔跑的速度可以高达每小时56千米,它们跑得最快的时候,一步可以跨出去6米远。不过似鸟龙跑得再快也跑不过现在的鸵鸟,鸵鸟可以轻松达到每小时七八十千米的速度。似鸟龙的嘴巴也很奇怪,有些生物学家觉得它的嘴巴结构很像今天的鸭子,觉得它们会像鸭子一样,滤食水里的鱼虾。不过更多的恐龙学家认为它们其实是效率非常高的采食者,靠吃叶子呀,花呀果呀什么的填饱自己的肚子。当然,一些小的蜥蜴鳄鱼,昆虫什么的,都有可能是它们的主食之一。


鸟脚类

完美巴彦淖尔龙

完美巴彦淖尔龙于2012年10月,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发现。由中科院科学家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发掘和修复。完美巴彦淖尔龙身长9米,站立高度5米,是一种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生存于距今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为什么称它为巴彦淖尔第一龙呢?


↑ 完美巴彦淖尔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首先,完美巴彦淖尔龙的整个骨架显示出禽龙类向鸭嘴龙类演化的过渡形态。它的发现为研究禽龙类早期演化以及全球性的扩散分布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完美巴彦淖尔龙的研究还勾画出了一个可能的禽龙类生物地理演化模式:即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期间,随着全球性海平面下降,像完美巴彦淖尔龙这样的直拇指禽龙类恐龙、发生了多次从欧洲向亚洲扩散的事件。


 图片来源: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公众号


其次,完美巴彦淖尔龙保存有同一个体各部位骨骼化石300多块,骨骼化石保存完整度在97%以上,这样的完整程度世所罕见。完美巴彦淖尔龙头骨化石保存相当完整。有保存完好的上颌骨和齿骨,在齿骨上有很多细微的嵴状突起也清晰可见;四根舌骨化石保存的也十分完整。同时在它的身上第一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最后一节末端尾椎化石。完美巴彦淖尔龙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轰动。


 完美巴彦淖尔龙尾椎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接着,完美巴彦淖尔龙是巴彦淖尔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具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恐龙,巴彦淖尔地区以前发现的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距今约9000-6600万年前,而完美巴彦淖尔龙的发现,将我们巴彦淖尔恐龙生活的年代提前了三千多万年。是巴彦淖尔发现生活时代最久远的恐龙。


虽然巴彦淖尔地区发现了上百具、十几个属种的恐龙,但是用“巴彦淖尔”命名的恐龙这还是第一具。


“完美巴彦淖尔龙”的研究论文登上了2018年4月出版的《科学通报》封面,这篇论文让中国及世界古生物界知道了巴彦淖尔。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角龙类

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又译鹦鹉龙,在希腊文意为"鹦鹉蜥蜴",是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距今约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成年鹦鹉嘴龙的身长也只有1米左右,它们是比较原始的角龙类,与角龙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鹦鹉嘴龙是科学家研究得最多、最透彻的恐龙之一。之所以能研究这么清楚,是因为发现了大量的鹦鹉嘴龙化石。


 图片来源: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公众号


鹦鹉嘴龙拥有锐利的牙齿,可用来切割、切碎坚硬的植物。却没有适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齿,靠吞食石子来帮助磨碎消化系统中的食物。经常在鹦鹉嘴龙化石的腹部发现胃石,有时超过50颗。


↑ 图片来源: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公众号


2003年在中国辽宁省发现一件保存极度良好的鹦鹉嘴龙化石标本,这个标本有1只大鹦鹉嘴龙和34只小鹦鹉嘴龙。这是一件罕见的鹦鹉嘴龙聚集化石,甚至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恐龙养育后代的清晰证据。


#原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安氏原角龙

1923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们在蒙古戈壁沙漠中进行了多次中亚科考,在戈壁沙漠发现了原角龙的第一个标本。沃特·格兰杰与W.K. Gregory正式地叙述、命名模式种安氏原角龙(P. andrewsi),种名是以安德鲁斯为名。化石的地质年代是上白垩统坎潘阶(8350万年前到7060万年前)。这些化石组于保存良好的状况下,有些标本甚至保有了巩膜环,巩膜环是一种易碎的眼睛骨头。


 安氏原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巨鼻原角龙

2001年,命名了第二个有效种,巨鼻原角龙(P. hellenikorhinus)又名似希腊鼻原角龙,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巴音满都呼地区,也是来自于上白垩统的坎潘阶。巨鼻原角龙的体型明显大于安氏原角龙,并拥有稍微不同的头盾,以及更结实的颧骨角状物。


 巨鼻原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道氏巨吻角龙

巨吻角龙(学名Magnirostris),又名巨嘴角龙,是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上白垩统(坎潘阶晚期)的中国内蒙古。它与其他原角龙科的差异在于,巨嘴龙具有大型喙状嘴,以及小型的额角。


巨嘴龙的模式种是道氏巨吻角龙(Magnirostris dodsoni),是于2003年由尤海鲁及董枝明描述、命名的。种名是为纪念古生物学家彼得·道德森。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是从中国内蒙古的巴音满都呼发现的。


 道氏巨吻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戈壁微角龙

在1953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巴音满都呼地区找到的部分恐龙头骨、下颌、脊椎和肱骨,由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Birger Bohlin,1898—1990)命名为戈壁微角龙,后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山西省等地也发现了一些牙齿等化石材料。


戈壁微角龙属鸟臀目角龙亚目原角龙科,是最早的角龙类恐龙之一。有着角龙亚目恐龙典型的特征,比如头颈部长有颈盾,嘴巴呈现鹦鹉鸟喙状。但是它也有非常大的不同点,比如它的颈盾比较小且短,所以也被称为小角龙。


 戈壁微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生存于距今约9000万年前的北美洲以及亚洲。体长约0.6米,推测体重只有5公斤左右,比一只兔子略重。上颌骨齿的中脊接近后缘,而齿骨齿的中脊接近前缘;肱骨明显比原角龙和纤角龙纤细而弯曲,说明这是一类主要以两足方式行走的动物。


戈壁微角龙主要以群居生活为主,属于植食性恐龙。由于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当时一些现代的开花植物还没有大规模繁殖,反而是一些低矮韧性强的植物非常多,所以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都是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比如蕨类植物、苏铁以及松柏植物等。并且它们锋利尖锐的勾状鹦鹉嘴也非常有利于切割树叶或者针叶。


 戈壁微角龙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甲龙类格氏绘龙

绘龙(Pinacosaurus)——是中国最早被发现的一类甲龙。绘龙家族目前有两个种,一个是1933年命名的格氏绘龙(Pinacosaurus grangeri),为模式种,发现于蒙古、内蒙古,还有一种是1999年命名的魔头绘龙(Pinacosaurus mephistocephalus),发现于内蒙古。在山东也发现了一些绘龙化石,但由于化石材料保存较差的原因,没能确定到具体的种。科学家把这些化石归入“绘龙未定种”。


1923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们在蒙古戈壁沙漠中进行了多次中亚科考。在的一次考察中,一位名叫格兰杰的美国学者采集到了部分破碎的头骨、骨板等化石。后来美国古生物学家吉尔摩确定这是亚洲发现的一种全新的恐龙,于1933年命名为格氏绘龙,种名就献给了格兰杰。


 格氏绘龙 图片来源: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公众号


后来的考察中,在内蒙古境内又发现了大量的格氏绘龙的完整骨骼。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超过20个标本,一跃而上成为中国化石保存数量最多的甲龙类,也是世界上保存化石骨骼最多的甲龙类。格氏绘龙的化石大多数保存为幼年个体的骨骼集体埋藏,推测在半沙漠兼有绿洲的环境中生存的它们具有群居习性,而集体埋藏的原因有可能是死于突发的沙尘暴。


格氏绘龙生存在距今约80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属于中等体型的甲龙类,四足行走,成年个体体长约5米,身高1米,体重可达1.9吨。它们的口中小而不尖锐的牙齿表明,它们的食谱从坚韧的树叶到软果,也可能包括类似蚂蚁的昆虫。


 格氏绘龙 图片来源: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公众号


它与魔头绘龙一同靠着一身重型武器守卫着各自的领地。

魔头绘龙

魔头绘龙,化石发现于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地区,体长约2.7米,是生存于7500万~7200万年前的鸟臀目甲龙亚目甲龙科绘龙属恐龙。魔头绘龙为绘龙属下的另一个种,于1999年命名,与模式种格氏绘龙在鳞骨角及鼻骨等处有明显差异,鼻骨上有2-5个孔。


 魔头绘龙头骨化石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的恐龙分类



除了丰富多样的恐龙化石埋藏之外这片神奇之地还有可观的恐龙足迹化石。


成因

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生活时期行走在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脚印。它是化石的一种,也可以看成是留在岩层中的一种沉积构造。


一条恐龙一生走的路很多,但事实上已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并不是很多,甚至是稀少的。这是因为恐龙只有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并且印有脚印的层面要适时地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才能形成足迹化石。


命名

恐龙足迹在命名时,一般把恐龙足迹看成生物本身的印记,按照林奈双命名法,并在科及科以下的阶元中使用形态命名法,分别确定足迹科、足迹属、足迹种。最后都归入骨骼分类系统的纲和目中,给出这些恐龙足迹的亲缘关系。


科学家们一般通过对各项足迹数据的细致分析来判定足迹的属种,如足迹宽、足迹长、爪迹、趾垫、垫间缝、蹠趾垫、单步、复步、行迹等,其实与警察发现犯罪现场之后勘察犯罪嫌疑人的脚印、足迹等物证推断信息的方法十分相似。


分类

恐龙足迹的分类,可以按趾型分为单趾型、双趾型、三趾型、四趾型、和五趾型,从已发现的恐龙脚印来看,三趾型的最多约占70%左右,二趾型较少一般为恐爪龙类足迹;也可以按形态分为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或按化石保存状态分为下凹型、上凸型、幻迹三种类型。下凹型即正型;上凸型即负型;幻迹即保存足迹的层面不是当时恐龙行走的地表而留下的不清晰的足迹。


特点

恐龙足迹的形成不同于骨骼化石的形成条件,所以发现恐龙足迹之处极少有相关的骨骼化石保存下来,反之亦然。骨骼化石的形成需要恐龙死亡被迅速掩埋、与氧气隔绝,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则是:恐龙在活着的时候在湿度适中的泥地地面上留下足迹,足迹在阳光下硬化后原地保存,被新的沉积物堆积覆盖经历漫长的地质石化作用形成化石。另外,一只恐龙一生只有一副骨架,但是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迹,走遍很多地方。


作用

恐龙足迹作为恐龙研究的一个新分支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这些足迹不仅能反映恐龙日常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贵信息。


乌拉中旗恐龙足迹化石

中国目前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以白垩纪、侏罗纪居多,主要分布于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图片来源: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


①发现

2006年11月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经调查了解,该化石点是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第二处恐龙足迹化石点,恐龙足迹基本上为原始保存状态,保存在含砾粗砂岩层面上,岩石表面风化为黑色,砂面层面起伏不平,层面上可见明显的水流痕迹和交错层理,足迹保存完整,行迹清晰。


②数量及种类

经2007年8月和2008年10月先后两次详细考察和野外测量,在露出的400平方米区域内,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23个,组成24条行迹,包括大型三趾型足迹、中型三趾型足迹、小型四趾型足迹、鳄类足迹四个类型,即三种恐龙足迹和一种鳄类足迹,也就是说在恐龙生活的年代已经有鳄鱼的存在了。另外,在相同层面上还发现了许多无脊椎动物痕迹,包括虫管和爬迹。


大型三趾型足迹,两足行走,属于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为玫瑰实雷龙足迹,造迹恐龙与巨齿龙比较接近。巨齿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是最早被科学地描述和命名的恐龙。


 乌拉特中旗玫瑰实雷龙足迹 图片来源:李建军


中型三趾型足迹,两足行走,属于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为海流图卡岩塔足迹,造迹恐龙与双嵴龙比较接近。双嵴龙身长约6-7米,生活在侏罗纪早期。根据足迹特征,可将海流图发现的大部分足迹定为卡岩塔足迹属。但与卡岩塔足迹目前已经有的三个种,即小卡岩塔足迹、郝普卡岩塔足迹、索氏卡岩塔足迹,在蹠趾垫、趾间角、宽长比例方面有明显明显区别,认定海流图发现的足迹为卡岩塔足迹属的一个新类型。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卡岩塔足迹 图片来源:李建军


小型四趾型足迹,四足行走,属于小型鸟脚类恐龙足迹,为中型异样龙足迹,造迹恐龙与棱齿龙比较接近。棱齿龙全长1.4-2.3米,分布在中国、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三叠纪晚期期直到侏罗纪晚期。


 乌拉特中旗中型异样龙足迹 图片来源:李建军


③意义

地层学意义

足迹化石所在地层岩性特征与乌拉特中旗已知下侏罗统地层剖面十分相似,足迹组合与其他许多地区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的恐龙足迹相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海流图含恐龙足迹地层时代为早侏罗世。并且在内蒙古地区至今尚未发现其他侏罗纪的恐龙化石,这也是内蒙古地区在早侏罗世就有恐龙活动的唯一证据。


古环境意义

足迹化石所在地层含砂砾岩到砾岩中板状斜层纹理十分发育代表河流沉积环境;足迹种类有鸟脚类无蜥脚类,同为植食性恐龙存在竞争,鸟脚类恐龙多出现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因此海流图地区古环境为山间河流沉积环境,雨量充沛。


④保护

乌拉特中旗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一年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光照强烈,日夜温差较大。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足迹化石极易遭受风化而被破坏。所以在化石点的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将周边被黄沙掩埋区域的足迹清理出来,对暴露出来的足迹化石进行室内保护,建设野外博物馆;扩大考察范围,对足迹化石周边数公里范围内的地层进行科学考察,希望能有更多恐龙足迹化石,甚至其他种类的古生物骨骼化石被发现;结合巴彦淖尔其他地质遗迹建设一条研学旅游路线,供青少年夏令营和地质爱好者休闲旅游。


综上所述巴彦淖尔的古生物化石是研究恐龙分布、演化、灭绝及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的重要窗口。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和旅游价值。未来应继续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这些珍贵的古生物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



来源:国家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作者:戴瑞明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