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冬夏颠倒的“冰冰背”

发布时间:2024-09-06 作者:
李苒苒
来源:
地调科普
分享:

夏日炎炎,许多人都躲在空调房靠着瓜果冷饮“续命”,你能想象在巍巍太行山中,有一处地方正一派严寒,滴水成冰吗?


在河南林州的石板岩乡韩家洼村村西处,就有这么一处神奇的地方,由于地处山阴,当地人将山阴称作“背”,于是这个冬暖夏凉的地方就被称作“冰冰背”。


冰冰背气候特殊,每年本该冬去春来、百草复生的时节,此处却渐渐开始结冰,且冰期长达数月,一直到中秋节后,别处渐起秋凉,这里才开始霜融冰化。寒冬腊月,别的地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却缓缓流淌着温热的涓涓细流,水草丰茂,连附近的桃树都开始提前萌芽。



冰冰背

后来,又有专家猜测,冰冰背的岩石和地面之下有一个近100米厚的保温层,其中的冷热能量不间断地自循环。夏天,地表的热气通过冰洞进入保温层,冰块开始融化,保温层内温度降低形成了冷气,冷气通过洞穴的缝隙上升到洞口,结成了冰。到了冬季,冷空气进入,这些在夏季融化了的冰水又开始结冰并释放热量,所以这时的洞口就出现了热气。


近年又有洞穴专家给出新的解释,在很久很久以前,地壳运动将两种容易发生吸热化学反应的物质推挤在冰冰背的下方,自形成之日起就在进行化学反应,不断吸收大量热量,天长日久,就致使周边的环境一直如冬天一般。后来有一次地理变化中,冰冰背上面的山峰倒塌,覆盖了这一片地区,只剩下冰冰洞还保留着原本的特征。这些会吸收热量的物质通过倒塌留存的一些缝隙通道大量吸热,使夏季的洞内形成了低温高压,而洞外夏季温度较高,形成低气压,空气从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地下藏着的冷源不断外放输送冷气给山洞,洞内的温度也就一直保持在零度左右。而到了冬季,虽然依然在吸热,但因为冬季气温低,气压大,吸热制冷效果不明显,就好像冬天变热了,但其实只是洞里的相对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而已。


除了冬夏颠倒,冰冰背的山洞还有一个独特的“空穴来风”现象,在夏季,离洞口十几米开外,就能感受到刺骨的寒风吹出,距洞口越近,风力越来越大,最大能达到三四级左右。而在冬季,则没有什么风了。



在专家看来,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冰冰背的冬夏颠倒现象。由于处于一个较大的断裂带上,冰冰背海拔1500米,与附近沟谷高差较大,形成了一个隐形烟囱。烟囱的原理是,烟囱内热空气密度小,会向烟囱外上升,使得烟囱内形成低压,而烟囱外气压高,冷空气会从低处进入烟囱进行补充,就形成了极大的风流。夏季地面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冲出“烟囱口”的气体越是受热膨胀,就越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甚至结冰。而在冬季,地表气压高于“烟囱口”气压,洞内气体靠消耗内能向外扩散,就造成了地表温度的升高。


关于冰冰背形成原因的猜测还有很多,至今也未曾形成统一的解释,但不可否认,这里的确有着特殊的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或许正是环境的特殊,才产生了气候与外界截然相反的冰冰背。


原标题:《地质探秘|冬夏颠倒的“冰冰背”》



来源: 地调科普 

作者:李苒苒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