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我们从哪里来?穿越30万年探秘古人类生活图景

发布时间:2024-12-25 作者:
吕文卫、郑强强、王兆
来源:
中安在线
分享: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在2024年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对于中外近百名考古相关领域科研专家及学者而言,这并非一道哲学命题,而是一个科学问题。


12月8日上午,在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发布了2024年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成果——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周口店“北京猿人”到华龙洞“东至人”化石的发现,勾勒出了漫长岁月中这片广袤土地上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壮丽图景。通过了解古人类群体,我们得以更加清晰有力地回答那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历史之钥:华龙洞遗址探寻东亚智人之源

华龙洞遗址最早发现于1988年底。


在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组,一位村民在修建羊圈时偶然揭开了历史的尘封篇章——他发现了大量类似动物骨头的化石。这一惊人发现迅速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关注,并引来了一批批考古和古生物专家的实地考察与野外发掘。2006年,这片神秘之地被正式命名为华龙洞遗址。


华龙洞遗址封存着东亚古人类往昔奥秘,蕴藏着海量待解谜题。多年来,随着科考发掘的不断深入,新成果、新发现不断涌现,如同拼图碎片,一点点描摹出远古人类逐渐清晰的轮廓。


在2024年的考古发掘中,华龙洞遗址再次迎来了新突破。此次发掘共出土了11件古人类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40余件石制品、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以及3种爬行类化石等,这些发现无疑为研究古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证材料。



“这十年来的发掘有很多收获,今年更是有了一些创纪录的新发现,比如足部跖骨的发现。这些发现都体现了华龙洞遗址对于认识古人类有着巨大的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说。


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进行了多次系统发掘,累计发现约20个个体的古人类群体,其中包括1例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4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以及8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通过同位素测年、动物群组成分析及地层对比等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科研专家确定华龙洞古人类生存时间为距今约30万年。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



远古之谜:为理解人类起源带来新启示

我们从哪里来?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国际主流理论一直倾向于“非洲起源说”,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逐渐散播至全球。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各地新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为,现代人的演化过程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的化石证据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我们国家也有些发现,但在某些特定时段的发现相对较少。”徐星说,华龙洞遗址发现的化石数量多、种类丰富,其中还有保留了完整人类头骨和下颌部的珍贵化石,这是我国古人类研究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发现。


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中,编号为“华龙洞6号”的完整头骨尤为引人注目,其面部骨骼保存完好。研究发现,华龙洞人其面部和下颌部已经开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较高、头骨纤细化、出现了智人标志性特征——下巴的雏形。“华龙洞人类化石的发现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30万年前东亚古人类的面貌是什么样的。”徐星说。



“华龙洞人的头骨化石令人着迷,提醒我们为了揭开人类进化故事中的奥秘和复杂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Kristian J.Carlson此前一直参与华龙洞遗址的研究,并参与了相关论文的撰写。“当我们试图了解现代人类从何而来、是如何在世界各地散播的,华龙洞遗址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不能仅局限于‘非洲起源说’,这是一个更复杂的演化过程。”


“华龙洞遗址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在这个狭窄的地区,竟然发现了如此多且保存完好的人类化石。目前,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地方,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在华龙洞遗址保护工程现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Yousuke Kaifu赞叹地说。


“我认为华龙洞可以作为一个典范,科学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华龙洞遗址研究表明可以进行国际合作,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起工作。这更加深刻地表明,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不仅是人类,更来自同一个祖先,这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学者Charles Musiba说。


华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古人类遗址,为探讨现代人起源及其行为方式提供了大量实证材料。“我们总是想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的?’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中百万年来实际上涉及到我们人的演化过程。应该说东至人在我们现代人类演化、包括欧亚大陆人类演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说。



未来之路:让考古发现与现代文明“重逢”

在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和遗址保护工程现场,国内外专家学者沉浸于30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的痕迹。人类头盖骨化石碎片、动物牙齿化石、人工打制的石器,这些遗迹仿佛在眼前重现了一幅幅古人类生活的生动场景。

“建立这个遗址保护工程,对未来长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保护大棚工程做得非常精致,是一个同时具有保护功能、科普宣传展示功能、旅游功能的工程,对未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文化事业有重要作用,是一项长期利国利民的工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说。



“我十年前曾来过这里,现在我看到了全新的保护措施和结构,这非常重要。我见证了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如何深刻理解这一遗址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努力。这对于理解我们物种的进化和起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华龙洞遗址给来自西班牙人类演化中心的María Martinón-Torres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目前,我国现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覆盖了包括传统文物古迹、新兴文化遗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多元保护对象。同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文化、文物、旅游等管理职能一体化。


安徽作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直重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对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重点考古发掘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了《东至县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池州市和相关单位开展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安徽各级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华龙洞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遗址方位得以确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规划;建立了业余文保员制度,负责遗址的日常巡查……2019年,华龙洞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理有序地开展科学研究。2024年,遗址保护大棚、展陈馆和工作站等设施也相继完成。考古,在越来越完善的工作环境下不断迎来新的发展。


未来,安徽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和文旅深度融合等工作,切实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守护好、展示好,让丰富的考古发现与现代文明再次“重逢”。池州市副市长曹霞表示,将以此次学术会议为契机,持续做好华龙洞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3A级景区,打造特色研学品牌,进一步提升华龙洞遗址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将华龙洞遗址打造为东至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大黄山旅游的一个亮点。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我们从哪里来?穿越30万年探秘古人类生活图景》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