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网)据科技日报(董子凡):自然博物馆的大厅里,硕大无朋的恐龙化石骨架,永远都是参观者们关注的焦点,它总让每个孩子为之惊叹并难以忘怀。庞大本身,就是震撼。而恐龙也总是与黑洞、时间旅行等并列为最“亲民”、最受大众喜欢的科普话题之一。
恐龙曾经成功繁衍并演化了1亿6000万年,从剑龙的时代到霸王龙的时代,这个过程比今天我们离霸王龙的时代还要长;每一种恐龙奇形怪状的外表,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存智慧,体现着自然演化的无穷魅力。
然而恐龙的故事并不只有灭绝,更不像某些管理学读本里那样,是因为它们太大、太笨,不能适应环境才灭绝的。要把恐龙的这些故事讲述出来,既需要动感写实的图片,也需要娓娓道来的文字,在情景再现中展示恐龙的生活,在有趣的故事中解读恐龙的身体密码,以及研究者们如何穿越亿万年的时光,揭示这些史前巨兽的秘密。而《恐龙纪元》正是这样一套既好看、又耐看的恐龙科普书籍。
在近年的科普创作市场上,似乎“好看”就等同于欢快搞笑,堆砌插科打诨、网络流行语和Q版插图,恨不得把科普做成综艺秀。不过,正如“时尚”既可以古朴素雅有内涵,也可以高端大气上档次,《恐龙纪元》也一反流行趋势,选择了一条“复古路线”——从“复古红”的封面到油画风格的绘图、镶嵌大量硬知识点的解说,猛一看甚至像来自上一个时代的书籍,而不像是给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准备的。
其实,恐龙题材本身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的“古旧感”。正因为恐龙离我们太遥远,与今天的动物差别太大,所以才会如此令人向往,甚至附上了一层神秘而庄严的色彩。对于恐龙爱好者来说,一头霸气十足、浑身散发出力量感的“写实版恐龙”,远比一头笨拙可爱的“Q版恐龙”更有吸引力,更能满足他们对史前巨兽的渴望。相比目前多走花哨幼稚路线的恐龙科普读物,《恐龙纪元》的策略无疑技高一筹。
本书的两位主创,同为八零后的科普作家江泓与香港古生物画家张宗达,也深谙当今年轻读者的口味。不仅如此,书中精美写实的复原图,都参考了最新的古生物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数字时代的大众审美,确保每一幅复原图都严谨、科学。
当然,恐龙的魅力,除了精美的复原图,还需要妙趣横生的文字来展示。对此《恐龙纪元》的第一本《史前巨兽争霸》也采取了最“传统”的办法:看图讲故事。毕竟,它们所在的中生代地球,是一个大陆分布、氧气含量和植被类型都与今天迥然不同的世界。把恐龙带回到当年的环境里,通过展现它们残酷血腥的捕食与猎杀、惊心动魄的格斗与争霸,让读者一步一步来解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在一章章画卷和故事中,双嵴龙不会《侏罗纪公园》里的喷毒功夫,却能潜入水中与鲨鱼搏斗;硕大无朋的老迷惑龙虽然打跑了一群异特龙,却还是败给了年龄;长着四只翅膀的小盗龙,在密林中与灵巧的鸟儿争锋;恐龙家族的末代霸主——暴龙,也终究为自己的强横付出了代价……而这些充满想象力、甚至看起来有些颠覆以往的情节,其实都是以最新的化石研究为依据的,很多故事的主角,也不乏近年国内外新发现的恐龙物种。
看图讲故事的另一个优势,是“老少通吃”——青少年乃至成年读者都能享受轻松阅读,而那些看不懂大段文字的儿童,也能在父母的陪伴讲述下收获知识与快乐,让这本书摇身一变成了亲子读物。
喜欢恐龙的人都会发现,几乎每一部恐龙科普书籍和影片,对同一种恐龙的复原形象都各不相同,甚至连知识都会互相“打架”。这一方面是由于恐龙复原确有想象成分;另一方面由于两百年来化石材料、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不断积累,恐龙在研究者眼中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中。尤其是近20年来,各种高技术、跨学科研究手段的引入,让我们对恐龙的“私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不过,由于当年的拉丁文学名不可更改,社会科普相对于科研前沿又有信息滞后,于是在今天的恐龙科普中,往往能看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窃蛋龙其实并非“偷蛋贼”,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蛋;马门溪龙的发现地其实是“马鸣溪”,因为研究者的口音才将错就错;被认为腰部有“第二大脑”的剑龙,其实靠一个小脑瓜也活得好好的。
这些在一般科普书里很难找到的“冷知识”,在《恐龙纪元》的第二本《史前霸主的发现与命名》中却异常丰富。在追寻恐龙昔日风采的同时,了解一下研究者们探寻它们所付出的努力,也别有一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