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刊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位学者编著《中国古人类化石》

发布时间:2015-02-09 作者:
来源:
分享: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位学者编著《中国古人类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文物信息网: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位学者编著的《中国古人类化石》一书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是对中国古人类化石资料的汇编,全书共分为24章,收集了中国境内的更新世人类化石资料,按照遗址所处的省份为框架分地区介绍,在全书的最后附加了以拼音首字母为序的化石地点索引。

第1章是对该书编写内容、体例和特点的总体介绍。自1929年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今天为止,中国出土的更新世时期的人类化石逐渐增加。不可否认的,其中一些化石的“人科”属性存在争议。针对这一状况,作者在第1章即明确指出化石地点选取原则:仅收录具有初步地层和年代信息的化石材料,未正式发表者及存有争议者不作收录。考虑到一些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化石年代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本书的编撰未采用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为序的编排方式,改以化石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划的字母排列和化石点的字母排列为序。作者还指出,本书对古人类化石的介绍包括其出土地点、发现时间与过程、化石清单、地层与年代、考古发现、化石形态与研究、收藏机构、参考文献、化石照片等9部分内容。第2-24章是对中国古人类化石点的详细介绍,共包括出土于23个省份的72个遗址(地点),可供相关学者逐条参照阅读。

纵览全书,其一大特色是信息收集全面、详细,对每一处地点的介绍采用统一的体例,便于读者查询。几十年来,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论著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除采用传统的形态描述、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外,研究手段更为多元化,引入3D激光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等手段,实现半定量化分析、不规则面积精确测量、颅内模的复原与研究、病理分析、颅容量估测、人体结构的三维虚拟复原等,新成果层出不穷。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如何系统整理与汇编,想必作者们也是反复思考和权衡,最终系统完成了这部资料性专著的编写。

该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其配备的高质量图片。书中的标本图片多为作者与相关单位协调后亲自拍摄所得,少量扫描自以往文献或由他人提供,多角度拍摄为读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信息,图片精美,印刷清晰。以周口店第一地点2号头盖骨模型为例,相关图片包括其前面、后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六张照片及其颅内模的前面、后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六张照片。对每一颗牙齿化石,作者也多提供其咬合面、颊侧面、近中面、舌侧面等角度拍摄的图片。作者还提供了近年运用新研究手段所获得的图片,其中包括3D激光扫描图、CT复原的虚拟头骨及颅内模图片等。每张图片底部均配有说明,阅读时一目了然,与早期成果中公布的有些图片资料相比让人耳目一新。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对存在争议的化石资源,作者经过甄选而做出取舍。比如著名的重庆“巫山人”,其人科属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一直存在。周国兴研究员、吴新智院士及早期研究者Russell Ciochon都曾提出反对意见。对这样被否定或质疑的材料,本书均未作收录。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并没有囊括中国目前出土的全部古人类化石材料,例如近年发现的栾川人、灵井人类化石,因未公布相关信息而没有收录。但毋庸置疑,本书的资料收集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相信作者们在以后的再版中会不断增录相关信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资料的汇编是一项耗费时间、需要大量前期基础性信息积累的工作,几十年来,中国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分散于国内外多处科研、教学机构,无疑增加了照片拍摄和信息采集的难度,加之当前研究角度多元化,简单的材料罗列并非作者的初衷。基于多年来在古人类学领域的研究积累,作者们将纷繁芜杂的基础资料编写成有较强逻辑性、可读性、信息量凝练的资料性工具书,最终为读者呈送了《中国古人类化石》这部著作。国内专门从事古人类学的研究者数量有限,给专业知识的口头传播增加了不少难度,此书的出版,为与古人类学相关的研究人员、业余爱好者系统了解、学习该领域的专业信息提供了一处平台。

(《中国古人类化石》,刘武、吴秀杰、邢松、张银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定价458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