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古生物学研究》专辑出版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过去的十年中,以实验室CT技术和同步辐射断层成像为代表的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的推广,为传统古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推动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为解决不少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演化生物学难题,如早期生命演化、动物起源、早期脊椎动物脑颅演化、哺乳动物起源和被子植物起源等等提供了全新的关键证据。
同时在这十年中,各种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常规CT到高分辨率显微CT,再到亚微米分辨率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以及基于光学放大的新型超高分辨率显微CT等技术层出不穷,也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交叉领域——虚拟古生物学(Virtual Palaeontology)。
为介绍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展示中国虚拟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动向,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在古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生命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的殷宗军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卢静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编了题为“Virtual Palaeontology: when fossils reconstructed by X-ray tomography”(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的论文专辑,日前正式在SCI收录杂志Palaeoworld上出版(2019年第28卷第四期)。
专辑共收录了15篇文章,包括1篇前言、13篇研究论文和1篇评论文章。前言中简要介绍了X射线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简史和虚拟古生物学的概念。13篇研究论文涵盖了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遗迹学和早期生命演化等古生物学研究的诸多领域,涉及的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以及新型X射线三维显微镜技术(结合了光学放大和CCD技术而有别于单纯依赖几何放大和FTP技术的传统显微CT)。除已有CT成像技术的应用之外,还包括了提高CT成像质量、三维打印等方法技术上的新探索。
该专辑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实验技术中心显微CT实验室、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瑞士光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应用数学系CT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专辑受到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B)(26000000)资助。
专辑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palaeoworld/vol/28/issu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