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家

古生物地层学家许德佑:名山千卷文成章

发布时间:2022-12-05 作者:
来源:
分享:

 
野外地质考察是一项艰苦的科学活动,正如徐霞客所说:“登不必有径,涉不必有津”,受寒受跌且受饥”,甚至有生命危险.然而地质工作者为了探索自然奥秘,不顾艰险,甚至为此献身。

1929年3月,杰出地质古生物学家赵亚曾先生在去云南昭通县考察时,遭到土匪袭劫,惨遭杀害。

许德佑先生在贵州晴隆遇害,时年37岁。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同时遭难。本文主要介绍许德佑先生峥嵘的一生、以及他在我国地质科学作出的贡献。

许德佑先生,是前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古生物研究室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是四十年代我国地质界一位卓有成就的地层古生物学家.


1峥嵘的岁月


许德佑先生,江苏丹阳县人,1908年12月8日生,兄弟五人.幼年就学乡里,秉赋过人,16岁人苏州省立中学,18岁转上海澄衷中学,至1927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迫退学。同年夏考人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兼修社会科学,开始参加文艺活动,与许寿昌、陈鲤庭、陈万里友善,时相过从。1928年转人复旦大学政治系,同时攻读东吴大学法律系,至1930年毕业。在学期问,与田汉、洪深创办艺术院,并组织复旦剧社,创办“摩登”杂志,积极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并开始以“右人’的笔名,撰写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论文,发表在上海各报副刊及《复旦校刊》上。


 
1931年,许德佑先生赴欧州留学,入法国蒙伯里大学地质系。在此期间,他除致力攻读地质专业课程外,仍热心从事业余文学、自然科学和政治评论的写作活动,针对时弊和动荡不安的世界形势,发表过许多有见解的文章,一登在《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和其他报纸副一刊上,如《法兰西的异国剧场》、《军械商人与世界大战》、《西班牙总统选举之后日益右倾的政治》、《法国农民运动之检讨》等篇,都是切中时弊的评论。

许德佑先生青年时代,才思过人。他博览群书,擅长数理,精通英语、法语,具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文学修养。他著述丰富,仅他留法至毕业回因期间的短短六年内(1931-1936)共发表文学、科学、政治评论文章达50多篇.这在中国青年科学家中是十分罕见的。


2勇攀科学高峰


许德佑先生鉴于当时中国的政治腐败,决心放弃文学与政治,抱着科学救国的热切希望,去法国学习地质科学。他好学勤思,勇于实践,经常随同指导教师到野外调查,采集大量标木,又回到实验室进行鉴定分析。由于他法文基础好,还经常到图书铂翻阅各专业图书资料,详做笔一记,苦心钻研,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1935年毕业后,随即赴巴黎参加法国地质学会,并在巴黎大学古生物教研室随卓立欧(JOLEAUD)教授习甲壳类化石,随门契科夫(Mcnhikoff)教授习珊瑚化石,学业益进,曾撰写《撒哈拉西部的石炭纪珊瑚化石》、《法国Tanout的甲壳化石》两篇沦文,均表在《法国地质学会会志》和《自然史博物馆会刊》上,赢得法国地质同行们的称赞。

1935年7月,许德佑先生由法国回国,11月入南京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6年加人中国地质学会,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志》助理编辑。1941年兼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1942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助理书记及《中国地质学会会志》编辑,同年7月升技正兼古生物研究室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许德佑先生自1935年回国至1944年4月遇难,短短10年,为学会和《会志》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古生物的研究作出了显著成绩,为此,1940年获中冈地质学会第九次赵亚曾研究奖,1944年获中央研究院第二次丁文江纪念奖。


 
许德佑先生在法国是研究珊瑚与甲壳类化石的,回国后,由于这方而地质调查所已有两人在研究,他就毅然另选三叠纪地层古生物作为主攻方向。他的这种顾全局重团结的科学道德传为美谈。他克服各方而困难,坚持野外调查,足迹遍及江苏、浙汉、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他随黄汲清赴杭州一带,偕计荣森、盛萃夫赴龙潭青龙山一带,与王恒升去八步,与岳希新去姊归,偕陈康去贵州,对三叠纪地层古生物以及矿产地质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做了大量的鉴定工作,许多三叠纪地层单位名称,都是经他鉴定后命名的,至今仍为地质上作者所采用。许德佑先生在短短8年时问里,写出论文50多篇,其中在关三叠纪地质古生物的专论31篇,主要发表在《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上,成为中国三叠纪研究的宝贵文献。他的这种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3遇难前后


1944年4月,许德佑先生偕陈康、马以思从北碚出发赴贵州西部调查地质。17日抵盘县,开始测绘比例尺二十万分之一地质图。21日行至盘县以东,宿于兴中乡,为匪徒所觊觎。23日,宿在一个姓叶的保长家中。次日,该保长为他们雇了挑夫三人,其中两人就是匪徒。上午十时,经睛隆黄厂,埋伏的持枪匪徒一拥而出,许德佑先生当即遭枪击殒命,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亦随即遇害。

当时,土壤学家侯学煜先生正在盘县工作,得报后,一方而向上级报告,一方而电约盘县和普安两县官员赴出事地点,将三位死者入殓,随即侦查拘审。经过侯先生的悉心规划和机智审讯,终于使匪徒供出同伙,匪首易某拒捕,被当场击毙.

许德佑、陈康、马以思三位灵枢运至贵阳,在花溪公祭后安葬,并立碑纪念。当时任经济部部长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作了长诗《泣祭许德佑陈康马以思》:地质重调查,前进白素志。奈何国未宁,英华屡陨坠。一日伤三良,哀伤尤洒泪。忆昔赵亚曾,学高而早死,自川进入滇,昭通遇匪恣。饮弹归黄泉,伤我元良士。今兹黔西行,三人同失事。损失更可惊,匪氛何太肆,·……许君学最精,尤可佩才智,耐穷鬻书物,真纯良可师。陈马二后进,敏学复精思,在吾地学中,皆是贤良器,屈指全国民,非可容易致,咄彼愚顽氓,疯狂如儿戏,僻地轻戮贼,学人岂能避。培植志时长,何骤蹶踬,设位遥哭临,凄怆涕流眦。”


 
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这三位以身殉职的学者,于1945年分别设立三项奖学金:许德佑纪念奖授予有成就的学者;陈康、马以思奖学金授予优秀的地质专业学生.获许德佑纪念奖者有赵金科、顾知微等;获陈康奖学金金者有李星学、穆恩之等;获马以思奖学金者有池际尚、郝诒纯、刘东生等。

许德佑先生虽韶华不永,但他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的为人治学精冲,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乐于助人的品德都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追求进步,渴望祖国富强,热爱地质事业,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在艰苦的条件下,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在担任《会志》编辑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精通英、法文的优势,负责大部分稿件的编校任务、为提高《会志》的质量和外文水平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许德佑先生风范永存!

作者:许碚生(许德佑之子),原刊于《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17卷3期
汇编于《却顾所来径——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化石人生》一书
编辑:常君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