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家

古生物学家卢静:“硬核吃播课”让网友迷上古生物学

发布时间:2024-01-10 作者:
张冰晶
来源:
扬子晚报
分享:

↑ 视频来源:紫牛新闻 剪辑:张冰晶


还记得那个吃黄焖鸡拼出始祖鸟的卢老师吗?近日,她在跨年直播间里讲述人类的演化过程,提出人的祖先是四条腿的鱼的观点,再次收获了很多关注。演讲中,她打趣地说:“人类祖先是四条腿的鱼,我们4亿年前的表亲还在海底躺着……”卢老师名叫卢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研究古鱼类多年。2019年,她偶然地接触了抖音平台,开始用短视频的形式趣味科普古生物,吸引了不少粉丝。近两年,卢老师更新视频的频率变少了,网友频频催更,留言“很久没看到卢老师啦?卢老师在忙些什么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到了卢老师,她笑着说:“这两年,在忙着给鱼做CT呢!”


跨年演讲金句频出“玩骨头的卢老师”又火啦

2019年,相信你一定刷到过这几个视频,一位长相甜美的女科学家,带着工作室的成员们吃黄焖鸡,剔出骨头拼出了整副鸡骨头模型,酷似始祖鸟;他们在吃完鱼头泡饼后,拼出了胖头鱼脑颅模型;喝完甲鱼汤后,又拼出了甲鱼的骨骼模型……


       

 卢静和团队在吃完鱼头泡饼后,拼出了胖头鱼脑颅模型


这位名叫卢静的女科学家,有个有趣的网名——“玩骨头的卢老师”,甜美的长相、温柔的声音和拼骨头的绝技让网友们赞叹:“太酷啦!”40万网友频频催更。记者发现,近两年,卢老师更新视频的频率减少了,但是每年都会准时来到中科院的抖音直播间里进行跨年演讲,向网友输送新的古生物知识。



 卢静和团队拼出始祖鸟模型


在今年中科院的抖音直播间里,卢老师通过提出“人类的祖先是四条腿的鱼”的观点,讲解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又和大家分享了高精度CT中心近几年给各种脊椎动物做CT的故事,从而介绍了研究所的数字化研究工作,生动有趣的演讲,金句频出,上了抖音热搜,卢老师又出圈了!


 卢静在中科院的抖音直播间里演讲


中科院古脊椎所CT中心为顶刊论文作出重要技术支撑

接受记者采访时,卢老师说,最近两年花了很多时间在探索新技术方法上,所以在短视频平台和大家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一些,“没想到还有不少网友记得我,感到特别开心!”这次的演讲,很多网友被给鱼做CT的科研方式所吸引。卢老师介绍说,“研究所有五到六台针对不同样本的CT机器,这些机器在古生物的研究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研究标本。必须要把标本拿在手里,放在跟前才能研究。比如说我要研究澳大利亚的一件标本,就必须要飞到澳大利亚去,但现在,我只要有标本的CT数据,就可以对这些标本进行详细研究,这就是数字时代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研究方式。”

“相信大家平时在博物馆里看到几亿年前的古生物标本时,也会有同样的疑问:这些标本是埋在岩石里的,在科学家还没有修理出它的全貌的时候,怎么知道埋在岩石里的部分什么样子呢?还有一些重要的材料,从外面根本看不到它们的脑袋和身体里面的结构,又该怎么研究呢?”卢老师解答了大家的疑问,“这些用CT都可以扫描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作了更多数字化的探索,包括用了三维可视化软件渲染模型等,可以利用准确的CT数据,对生物进行复原,除了对研究有用外,还可以让公众去了解数亿年前的鱼、有可能是人类祖先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 卢静介绍中科院CT中心的技术


中科院古脊椎所CT中心现在已经为150多篇顶刊论文作出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项技术可以说惠及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去年我们还做了一件可能全世界的科研团队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把脊椎动物各个主要的门类,它们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标本全部进行了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了近百个胚胎样本,获得了能展现脊椎动物胚胎完整发育过程的三维数据和渲染视频,并将这些数据向全世界学界共享。”


被一本书吸引入门,很幸运翻译的这本书最近出版了

卢老师说,无论是拍摄视频,还是进行直播演讲,其实初衷是一样的,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古生物,对古生物产生兴趣,进而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和好奇。卢老师向记者回忆起了自己进入这个学科时的故事,“小时候看了《夺宝奇兵》这部电影,考古学家印第安纳·琼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从小喜欢考古,还特别喜欢古埃及;上大学时,我学的是生物,渐渐地发现脊椎动物很有意思。考研的时候,我翻看考研宝典寻找考研的方向,就看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我一看又有古,又有脊椎动物,不都是我最喜欢的吗?所以就义无反顾报考了。”卢老师笑着说,那会儿还没有太深入地了解这个专业具体研究什么,就是觉得自己必须要到这儿来学习。直到真正进入了所里,才打开了古生物新世界的大门。

“我原来是对恐龙感兴趣的,但我的导师朱敏院士当时给了我一本叫《A Fish Caught in Time》的书。这本书讲的是活化石——拉蒂迈鱼发现的故事,过去人们认为这种鱼是和恐龙一起灭绝的肉鳍鱼,但是在上个世纪,活着的拉蒂迈鱼又意外地被人们发现。这种生物的传奇经历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古鱼类也可以如此吸引人。”于是,卢老师就一头扎进了古鱼类的研究领域,博士毕业后就一直留在研究所工作。

卢老师还笑着分享了一件事,“我2019年时做了一个科普讲座,讲到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当时台下坐了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他们听了我的报告后引进了这本书,还找到我做翻译。去年11月译书正式出版,我看到这本书时,就会想到自己入行的故事,觉得是特别神奇的事情。也希望通过这本书,为更多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更多人喜欢上古鱼,喜欢上古生物。”


↑ 卢静翻译的这本书已经出版


每个月带团队出去考察

想激起大家对好奇心的追寻

如今的卢静,几乎每个月都去曲靖的研究中心,带着团队外出考察,“我们的野外倒不是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大部分是去城里、去田边、庄稼边挖化石,我们要追寻的四亿年前人类远祖的答案,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里。”

在卢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大大小小的古生物模型,“很多人说,我的办公室适合来打卡!”这些模型都是卢老师的宝贝,在这些物件中,卢老师尤其喜欢拉蒂迈鱼的模型,“光拉蒂迈鱼的模型我就收集了几十件,平时出去旅行,或者国外的同行来访问,都会给我带拉蒂迈鱼有关的纪念品。拉蒂迈鱼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是这条鱼引领我进入了这个领域,找到了心之所向。”


↑ 卢静和拉蒂迈鱼模型的合影


那么还会继续回到抖音平台给大家做科普吗?卢老师坦言,对于研究人员来讲,还有粉丝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事情,所以这个账号她一直保留着。但回到科研本身,她必须得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科研才是本职工作。每一次在研究化石或者查询资料的时,有新的发现,她都会特别的兴奋,就好像是被命运击中了一样,“然后对自己说,我竟然发现了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这种兴奋大概就是热爱,这种热爱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是我的初心,我肯定会一直走下去,一直发现新东西。”

采访的最后,卢老师说,每个人,特别是小时候,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对万事万物有许多问题,往往就是某个契机,激发了许多著名科学家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继续用多样的形式做科普,让更多人对我们的工作感兴趣,去探寻生命演化的奥秘。”

原标题:《“玩骨头的卢老师”又整新活了!“硬核吃播课”让网友迷上古生物学,如今她带领团队给鱼做CT》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张冰晶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