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课题组寒武纪冠轮动物超门研究的最新成果(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许祖华 李琛):英国《科学报告》日前在线发布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课题组寒武纪冠轮动物超门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5.3亿年前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的共祖特征。这项研究成果对理解后生动物门类,尤其是冠轮动物超门的系统演化有重要科学意义。
据介绍,冠轮动物超门主要包括现生的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腕足动物等10余个动物门类。威瓦亚虫是一类出现在寒武纪早期(5.3-5.15亿年前)的奇特冠轮类生物,因其背部覆盖叶片状的骨片、外形诡异,一直被认为是寒武纪大爆发生物的明星代表。其化石最早发现于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化石库,近两年在中国华南多地发现。但因缺乏背部骨片与身体组织如何相互连接的关键化石证据,其生物属性一直存有争议。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所张志飞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联合英国学者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研究取得了新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
研究发现,在澄江化石库发现的5.25亿年前的化石标本代表一个新种,形态上处于未成年幼虫阶段,因其骨片簇状聚集呈蝴蝶形,而命名为凤蝶威瓦亚虫。化石分析表明,凤蝶威瓦亚虫身体背部的骨片主要可分为9排、2列,每排呈蝴蝶形簇状对称排列在身体两侧,其骨片显示了清楚的分节性特征以及明显的同律性的特点(即环节动物门的关键特征)。这与早期恢复的外缘型排列的骨片明显不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幼体标本同时还特异保存了软体动物齿舌状的口器。
综合系统分析认为,5.3亿年前的威瓦亚虫属于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的基干类群,支持了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的单系起源假说,揭示了这两个无脊椎动物门的共祖特征,对理解后生动物门类,尤其是冠轮超门的系统演化有重要科学意义。
《科学报告》是属于《自然》杂志出版集团的一个发表原始研究工作的刊物,在线出版,公开访问,内容涉及自然科学所有领域。这是该杂志继2013、2014年之后连续第三次报道西北大学在寒武纪冠轮动物超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