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新发现的1.27亿年前幼鸟化石为研究古鸟类发育和进化提供难得机会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外媒BGR报道,近日在西班牙新发现的一种幼鸟化石为科学家研究古代鸟类的发育和进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新发现的幼鸟被认为在出生后几天就已经死亡。据认为,这只鸟在大约1.27亿年前曾短暂地存活过,这种古代鸟类被认为介于恐龙和现代鸟类的中间环节。
科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很可能被羽毛覆盖,但它也有翅膀和爪子等。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只小鸟只有几厘米长。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扫描工具来绘制其骨骼结构图,同时保留化石的完整性,并发现这些生物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鸟类并不完全相同。
“这项新发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发现一起,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恐龙时代生活的古代鸟类的世界,”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兼该研究的合著者Luis Chiappe解释说。“我们看到现代鸟类中有多少特征已经在1亿多年前就已经进化了,这真是令人惊讶。”
由于尚未发育完全,研究人员相信这只鸟还不能够飞行。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只鸟完全依赖来自其父母的食物,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古代鸟类在孵化后是否独立,或者是否依赖其他鸟的照顾。
相关报道:西班牙出土的雏鸟化石揭示原始鸟类的发育和进化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白垩纪早期的某一天,一只出壳不久的雏鸟夭折了。1.27亿年后,它的不幸成了古生物学家的幸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表报告说,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揭示了原始鸟类发育和进化的重要信息。
了解原始鸟类骨骼发育对探索鸟类进化历程至关重要,尤其是飞行能力的起源和进化。雏鸟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但雏鸟化石非常罕见。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接近完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用同步辐射设备在亚微米尺度上对它进行了详细观察。
根据研究,这只雏鸟属于反鸟亚纲,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约10克,跟普通的美洲蟑螂差不多大,死亡时应该还不会飞。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扩散到全球范围的谱系,于白垩纪末期灭绝。
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化石的骨骼特征,并与其他反鸟类幼体化石进行比较,发现恐龙时代的原始鸟类已经有了多种发育节奏,并且差别很大,这与此前科学界认知不同。分析显示,这只雏鸟的胸骨大部分是软骨,尚未通过骨化作用变成硬骨,因而没有飞行能力。
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这只雏鸟是像鸡鸭那样一出壳就能活动、觅食的早成雏,还是燕子那样高度依赖双亲喂养的晚成雏?研究人员说,现在还无法得出结论。很多早成雏的胸骨骨化程度都较高,这只雏鸟与之完全不同,但它也有可能很早就会行走,只是不能飞而已。
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