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提出更多关于“河中巨怪”棘龙生活在水中的证据
(化石网整理)据cnBeta:CNET报道,科学家们在一篇新的论文中提出了更多关于棘龙科物种生活在水中的证据,他们现在正在研究恐龙的骨密度。最近的研究指出,棘龙可能是一种水生动物。在河流沉积物中发现的桨状尾骨和牙齿表明了水生生活,研究人员称这种恐龙为 “河怪”。然而,对于它是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还是水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即使生物不是明显为水下生活而进化的--比如河马,它没有脚蹼或鳍--骨密度也可以用来确定它们是为河流还是海洋中的生活而进化的。
在这项新研究中,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Matteo Fabbri比较了380种不同动物的肋骨和腿骨的密度,包括恐龙、哺乳动物、蜥蜴、鳄鱼和鸟类。
“我们发现棘龙类动物的水生习性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该论文总结说,“骨密度明显增加,这在更明显的解剖学修改的进化之前,这种模式也在其他水生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中观察到。”
虽然棘龙类最初生活在陆地上,但骨密度数据表明,它们在大约 2 亿至 1.46 亿年前与侏罗纪早期的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分化后,大约在 1.45 亿至 1 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开始适应水生环境。
相关报道:恐龙也有“戏水高手”?《自然》期刊论文介绍新发现
(化石网整理)据环球时报(曹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棘龙类恐龙主要以水生为主。该结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颠覆了此前“恐龙都是陆生动物”的认知假设。
论文介绍称,早在2014年,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尼扎尔·亚伯拉罕及其团队便发现并拼凑出一具来自摩洛哥的15米长棘龙类化石,但并不清楚该类恐龙究竟为陆生还是水生。这只恐龙背部有一个巨大的帆状结构,腿短且肌肉发达,鼻孔远离鼻子,针状牙齿十分方便捕鱼。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表示,骨密度是衡量生物是否适应水生的一个可靠指标——高密度的骨头可帮助其在水下控制浮力。研究发现,该恐龙化石的腿骨密度极高,与海牛等水生生物特征一致。
不过,科学家也表示,棘龙类恐龙仍处于从陆栖过渡到水栖的早期阶段,它们还没有进化出鳍或脚蹼等特征以帮助其更容易地在水中活动及捕食。
相关报道:食肉恐龙棘龙或为水生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报(冯丽妃):棘龙或能适应水生生活方式。科学家的最新发现挑战了原先认为大多数非鸟恐龙都限于陆地环境的假设。相关研究3月24日发表于《自然》。
尽管难以推断灭绝物种的解剖学适应特征,人们认为仅有少数非鸟恐龙物种部分或主要在水中生活。过去十年间发现了具桨状足和鳍状尾的棘龙类化石,但还不清楚这些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还是水中。
适应水生的一个指标为骨密度,即使是形态上无法清晰看出水生生活方式的动物,如河马,也有高密度骨骼。就水中生命而言,骨骼紧密的特征经常先于更明显的躯体适应,如鳍或蹼。
为调查恐龙的水生适应特征,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Matteo Fabbri和同事分析比较了380块骨头的密度,范围涵盖了包括非鸟恐龙在内的灭绝和未灭绝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蜥蜴、鳄类和鸟以及海洋爬行动物和飞行爬行动物。
沃克氏重爪龙Baryonyx walkeri是一种来自英国的亚水生觅食的棘龙。重爪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代表了该类群中存在食肉动物的第一个直接证据:沃克氏重爪龙的消化道内容物中发现了鳞齿鱼的遗骸,该模型目前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出。
作者发现食肉恐龙棘龙拥有高密度骨骼,说明它们适应水中生活。作者认为,这些生物增加的骨密度或促进自身没入水中时的浮力控制,这与棘龙属和重爪龙属水下觅食有关,而与似鳄龙属的生活更偏陆地环境相关。
这些发现表明在早侏罗纪与其他大型食肉恐龙分化之后,棘龙类在早白垩纪(约1.45亿年前至1.005亿年前)适应了水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