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永龙川剑齿虎化石
中国晚中新世几种剑齿虎类头骨对比
(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云南元谋古猿化石点最新研究发现约800万年前的多种类型剑齿虎化石,其中包括命名为“兴永龙川剑齿虎”的一种全新的剑齿虎族动物。他们认为,这些剑齿虎掠食者很有可能会选择元谋古猿作为主要食物之一。
这项古动物研究由北京大学博士后江左其杲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等共同完成,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林耐动物学报》(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在线发表。
江左其杲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表示,元谋古猿产地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化石产地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现数以千计的蝴蝶禄丰古猿化石,是研究中国古灵长类、古猿、古人类的重要窗口。因此,理解元谋古猿的生活环境,对理解中国早期类人猿演化的环境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团队这次对元谋古猿化石产地的哺乳动物开展研究,他们详细描述并修订了元谋古猿化石产地的猫科动物,研究发现元谋古猿化石产地的猫科动物组成与中国北方差异很大,和欧洲、南亚也有明显的差异,似乎属于一个独立的生物地理区系。
他介绍说,此次在元谋古猿化石点共发现5种猫科动物化石,其中4种为剑齿虎化石:体型最大的是近剑齿虎,由于化石材料稀少,具体种类难以确定,但似乎和中国北方的恐近剑齿虎关系密切;体型第二大为一种全新的剑齿虎族动物,命名兴永龙川剑齿虎;两种体型较小的剑齿虎可能和广布于欧亚大陆北方的吉猫存在亲缘关系,但不属于相同的属种。另一种化石为中型的猫亚科成员,代表中国晚中新世已知最早的猫亚科化石之一,其个体大小与如今华南的金猫接近。
研究团队通过元谋化石产地猫科动物体型组成分析发现,大型猫科动物拥有明显的排他性,导致共存的食肉动物选择其他猎物作为主食。元谋古猿产地有多种大中型猫科动物,其中最大的近剑齿虎和龙川剑齿虎大小近似于现生的虎和美洲豹,很有可能是以有蹄类动物为主食,而灵长类古猿对于它们来说体型过小。不过,两种中型的剑齿虎和蝴蝶禄丰古猿的体型接近,适于捕猎古猿,再加上大型猫科动物的压力,很有可能会选择古猿作为其主要食物之一。
江左其杲称,因此,华南地区的古猿可能面临很大的来自猫科动物的捕食压力,这种捕食压力可能促进了其在晚中新世(距今约1100万-530万年)时期的快速演化,到距今约600万年的禄丰动物群时,已经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据了解,猫科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全部都是掠食者,对维系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晚中新世是猫科动物的繁盛期,尤其是种类多样的剑齿虎类,占据食物链的顶端。过去在欧洲和中国北方的晚中新世地层中曾经发现过大量的猫科动物化石,但这一时期华南地区的猫科化石记录却非常零星,属种归属也不是很明确。
相关报道:"或是古猿杀手" 云南元谋发现多种剑齿虎化石
(化石网整理)据人民网昆明4月14日电(蔡树菁):4月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的论文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元谋古猿化石点发现多种类型的剑齿虎化石,包括一种全新的剑齿虎族动物——兴永龙川剑齿虎。此外,科学家们猜测,此次发现的两种未定名剑齿虎可能是猎杀捕食古猿的杀手。
主导这项研究的北京大学博士后江左其杲说,猫科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全部都是掠食者,对维系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距今约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是猫科动物的繁盛期,生活着种类多样的剑齿虎类。过去在欧洲和中国北方的晚中新世地层中都曾发现过大量的猫科动物化石,但华南地区的记录很少、研究程度较低。
江左其杲介绍,元谋古猿产地是华南最重要的化石地点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现数以千计的蝴蝶禄丰古猿化石,是研究中国古灵长类,古人类的重要窗口。此次在元谋发现了剑齿虎的头骨和零散牙齿,帮助团队明晰了华南剑齿虎的分类,同时,对理解元谋古猿的生活环境、理解中国早期类人猿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谋古猿化石产地的猫科动物组成与中国北方差异很大,和欧洲,南亚也有明显的差异,似乎属于一个独立的生物地理区系。”江左其杲说。此次发现中体型最大的为近剑齿虎,与中国北方的恐近剑齿虎关系密切;体型第二大的就是兴永龙川剑齿虎这一全新的剑齿虎族动物;两种体型较小剑齿虎可能和广布于欧亚大陆北方的吉猫Yoshi存在亲缘关系,但是不属于相同的物种。此外,在元谋地区还发现了大小与今天华南地区金猫接近的中型猫亚科成员,代表中国晚中新世已知最早的猫亚科化石之一。
江左其杲分析,此次发现中最大的近剑齿虎和龙川剑齿虎大小近似于今天的虎和美洲豹,可能以有蹄类动物为主食,而两种未定名的剑齿虎体型较小,适于捕猎古猿,研究团队猜想它们迫于大型剑齿虎的生存压力,很有可能会选择古猿作为其主要的食物之一,这种猎杀可能促进了华南地区古猿在晚中新世时期的快速演化。
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