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的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团队通过对蜗牛化石种属组合的系统研究,揭示出自然增暖背景下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为探索区域水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关键性地质背景证据,其相关成果近日在《第四纪科学评论》发表。
↑ 受访者供图
团队负责人晏宏研究员介绍,陆生软体动物—蜗牛对环境的水热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沉积中保存有丰富的蜗牛化石,这为研究亚洲季风区水热演化的特征和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材料。
为此,研究人员采集了黄土高原东南缘灵宝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最近2万年)的蜗牛化石,并建立了蜗牛种属组合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在气候温暖湿润时期,蜗牛群落组成稳定,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高;而且,喜暖湿的蜗牛数量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基本同步变化,但明显早于该剖面全新世古土壤的形成,两者相差约8000年。这表明末次冰消期灵宝地区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大幅增加显著滞后于冰消期的增温。这可能是由于冰消期大量冰川融水造成北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AMOC)强度减弱,从而抑制了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增加。
据介绍,目前,由于器测资料的时间跨度短和气候模式模拟的不确定性,全球变暖下未来东亚乃至全球的水热分布将如何变化,仍不清楚。该研究所聚焦的末次冰消期是距今最近的地质增温时期,可视为当今全球变暖的历史相似型,将为探讨水热格局和生态环境未来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史俊斌、孙军艳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