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4-05-29 作者:
吴妍等
来源: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分享: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文基于AMS 14C年代学以及植硅体与孢粉等微体遗存记录,对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为9300-9100 BP;在9200 BP气候事件中,该遗址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冷干化趋势;该阶段人类可选择的植物资源较少,而地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螺壳、蚌壳和水牛、犀牛、象等水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遗骸以及渔猎工具。上述结果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的气候在9200 BP时处于冷干期,导致可采集的植物资源减少,因此,江西岸遗址的人类可能选择渔猎方式适应生存。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重要气候事件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 图 1 江西岸遗址位置及周边地形


↑ 图 2 江西岸遗址位置、地层与出土遗物


↑ 图 3 放射性碳十四日历校正年代


↑ 图 4 江西岸遗址的主要植硅体与海绵骨针类型百分比


↑ 图 5 江西岸遗址花粉图谱


吴妍,谢光茂,赵克良,等.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学学报.https://doi.org/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35.


原标题:《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



来源: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作者:吴妍等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