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高原腹地最早的细石叶技术遗存揭示青藏高原人群扩散历史

发布时间:2024-06-07 作者:
来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
分享: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高、辐射强、动植物资源匮乏,恶劣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诸多障碍。人类何时进入青藏高原,如何在高海拔区域适应是了解人类应对极端环境的重要课题。细石叶技术是青藏高原发现的分布最广泛的史前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人类何时呈规模地进入高原,并进一步实现在高原的连续演化直至定居的过程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埋藏环境,在高原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堆积的遗址并不多,而且多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地区,青藏高原腹地细石叶技术的考古信息相对缺乏。这使得探究高原腹地细石叶技术的来源及其背后人群的适应过程面临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那曲市文化局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对高原腹地色林错沿岸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研究。以“The earliest evidence for a microblade adaptation in the remote,high altitude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上发表。


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位于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错西南岸,海拔超过4500米。遗址以典型的细石叶技术产品为主要特征,出土石制品超过1100余件。通过光释光(OSL)、碳十四(14C)测年数据和地貌位置、埋藏过程分析,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000-10,000年,是目前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最早的细石叶技术遗址。在该遗址中,细石叶是当时古人的主要目标产品,石片工具较少,仅见少量边刮器、端刮器等。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保留了细石叶生产的全过程,文章作者得以通过详细地技术分析确认该遗址的细石叶生产技术为典型的楔形石核技术和半锥形石核技术,复原了两种技术的生产序列。当时的古人选择在河滩较常见的燧石和玛瑙团块为原料,使用片状毛坯的开发理念,高效地生产细石叶。


↑ 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位置(供图:靳英帅)


在确定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文化特征后,文章作者通过技术对比提出,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细石叶技术同中国华北地区南部的细石叶技术一致,两地细石叶技术存在强烈联系。结合在整个高原上的细石叶技术对比和年代结果,研究者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一条清晰的细石叶技术进入高原的路线。细石叶技术应该是在距今15,000年前后,自华北南部向高原地区扩散,经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湖沿岸、昆仑山口和青南高原,在距今11,000-10,000年进入高原腹地。细石叶技术进入高原腹地后,适逢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加之藏北高原平坦广阔的环境,细石叶技术得以在高原快速扩散;在全新世中期以后,细石叶技术向南向东扩散,后局限分布在藏东、藏南的峡谷内。随着农业的兴起,细石叶技术并没有被替代,继续充当农业人群中重要的生产工具。作者认为细石叶技术人群进入高原之后,并没有发生断绝,一直延续到了距今2000-3000年前。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细石叶技术人群的规模化进入时间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的在全新世早期人群的大规模进入高原时间一致。细石叶技术群体在迁徙到高原后并没有消失或被完全取代,而是在高原上继续生存演化,他们可能形成了高原上现代藏族祖先的主体。


↑ 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发现的石制品(供图:靳英帅)


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发现证实了在距今11,000-10,000年,细石叶技术就已经到达了青藏高原腹地,对讨论人类迁徙进入高原并在高海拔地区扩散和适应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细石叶技术作为极具特色的石器生产技术,反映了在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中国华北地区与青藏高原之间密切的联系。细石叶技术群体在高原大规模扩散的时期,对于当代藏族祖先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于探讨汉藏民族分离的时间,汉藏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的发现为汉藏民族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更早的科学依据,对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细石叶技术的剥片序列(供图:靳英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王社江、张晓凌带领的西藏旧石器考古团队常年在高原腹地开展工作。自2012年开始,团队克服各种困难,连续十余年在青藏高原腹地进行野外调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一系列有明确地层堆积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人类进入高原的历史,以及人类在高原内部扩散与适应提供了坚实的材料。随着团队研究工作的持续,未来将为解释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的迁徙、适应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更多回答。


↑ 青藏高原细石叶技术的传播与扩散(供图:靳英帅)


该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支持。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靳英帅,通讯作者为古脊椎所张晓凌研究员,共同作者为古脊椎所王社江研究员、葛俊逸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杨紫衣、高星研究员,以及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何伟副研究馆员、谭韵瑶助理馆员,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达娃,美国内华达大学人类学系Christopher Morgan教授。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3-1317-3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