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艾虎亚科Ictonychinae是鼬科中种类较少但分布较广的类群。现生非洲艾虎亚科包括2个族,非洲艾虎族Ictonychini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在欧亚大陆也有一个属种(虎鼬),而草原鼬族Lyncodontini目前只发现于南美洲地区。然而在地质历史上,两个族都有更加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草原鼬族在更新世时期在东亚也有多个属种的存在,如貂鼬属(Eirictis)和海獭貂属(Enhydrictis)(Qiu et al., 2004; Liu and Qiu, 2009; Jiangzuo et al., 2019; Farjand et al., 2023)。但目前为止,关于非洲艾虎亚科的化石记录主要来自上新世和第四纪,关于这个亚科早期演化和2个族的分化的时间和地理区域还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和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华盛顿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共同发表了关于产自中国晚中新世时期云南昭通、禄丰和山西保德的大量鼬科动物化石,识别出多个非洲艾虎亚科的新属种,包括禄丰离异鼬(Cernictis lufengensis),巴氏离异鼬(Cernictis baskini),滇祖獭貂(Lutravus dianensis),忻州山西貂(Shansictis xinzhouensis),其中除了禄丰离异鼬外都属于新属种,而禄丰离异鼬是首次识别出属于离异鼬属(过去放在Proputurious中)。这些属种形态差异非常明显,离异鼬属于个体较小,头骨宽扁的类型,而祖獭貂和山西貂个体都较大,其中祖獭貂的颌骨和牙齿都更加粗壮且犬齿具有明显的褶皱,可能与今天的水獭一样具有食鱼的习性(但和水獭的相似性属于趋同演化)。离异鼬分布广泛,属种众多,在华南,华北和北美都有发现,祖獭貂也在华南和北美同时出现,而山西貂目前只在华北发现。
图1. 巴氏离异鼬化石
图2. 忻州山西貂化石
图3. 滇祖獭貂化石
结合形态学和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离异鼬属于非洲艾虎族的早期成员,而祖獭貂属和山西鼬属都属于草原鼬族的早期成员。支端定年支持非洲艾虎亚科冠群在晚中新世早期,约在9-10 Ma,而非洲艾虎族和草原鼬族很快随之分化,约在7-8 Ma。东亚地区在晚中新世时期有最高的非洲艾虎亚科多样性,其中的很多属,如祖獭貂和离异鼬,很快迁徙进入北美。这项研究表明非洲艾虎亚科冠群很有可能起源于东亚,并发生快速的分化,很快发生洲际扩散。
图4. 基于全证据的非洲艾虎亚科系统发育树
古脊椎所江左其杲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王晓鸣研究员为第二作者,邓涛研究员,王世骐研究员和昆明动物所吉学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4772019.2024.2348032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