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首次绘出!一条曲线动天下

发布时间:2024-12-23 作者:
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分享:

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至46亿年,但长期以来,人类只能精细推测出近5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那么,在5亿年以前,生命在何时留下了它的第一个化石记录,早期生命又是如何逢凶化吉,进化出如今的生物世界的?


12月20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卿研究员和沈树忠院士等,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在《科学》发表了迄今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首次用大数据方法定量化揭示了早期地球15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定量勾画了复杂生命的起源、辐射、灭绝、再次辐射至现代生态系统形成的早期历史过程。


论文评审人感叹,“该研究终于带来了长期缺失的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这条曲线揭示的真核生物大辐射和大灭绝事件,将掀起探索早期地球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热潮”。


15亿年,走走停停

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最直接证据。科学家以化石为媒介,探知了地球生物近5.4亿年以来的演化历史。


“从化石记录中我们知道,5.4亿年前至今,地球经历了5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但对于5.4亿年以前的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化,科学界一直缺乏精确的定量化工作,我们无法得知这一段时间的生命整体演化模式,也很难回答高等生命如何从低等生命演化而来等重大科学问题。”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唐卿说。


“空白”的存在,与一些研究难点的长期存在有关。唐卿介绍,地球早期化石稀少、地层年龄模糊,计算方法也有一定限制。


在过去6年里,唐卿所在的研究团队建立起目前全球数据最全、信息量最大的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并利用超算和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首次绘制出地球从20亿年前到5亿年前,约15亿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的曲线。


这条曲线详细展示出15亿年里生物演化的起起落落。


第一个可信的真核生物化石在距今约17亿年前出现,随后,地球生物多样性一直保持较低但稳定增长的模式。


直到约7.2亿年前,全球性大冰期的出现打断了生命演化的原有进程。雪球地球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地球早期生物圈的演化进程,导致生物大灭绝事件出现。


大冰期事件结束后,地表温度回暖、大气氧含量升高,地球物种多样性开始迅速增加,并频繁发生波动,造成多次生物大辐射和大灭绝事件。


曲线还显示了大冰期事件结束后的一段地球生物急剧变化的历史。约6.35亿到5.8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首次真核生物大辐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了生物演化史上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导致当时的优势类型——带刺的微体生物大量灭绝;在此之后,包括动物在内的形态更为复杂的宏体生物迎来了快速辐射;这些复杂宏体生物在约5.51亿至5.39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末又遭遇了两次明显的多样性下降,代表了动物演化史上最早的两次大灭绝事件。


这条曲线进一步证实,地球早期的生命是在“走走停停”中前进的。


“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并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呈长期滞缓与相对快速辐射交替发展的模式。该研究凸显了地表温度与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的骤变,对早期地球复杂生命系统演化有巨大影响。”唐卿说。


数据库录入13658条化石点数据

这项研究耗时6年。唐卿回忆,他们把主要时间花在了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的建设上。


2018年,唐卿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地球生物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当时,他的博士生导师、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肖书海教授希望能够和唐卿合作,一起做一个地球10亿至8亿年前的化石数据库。


为数据库搭建好框架后,唐卿发现,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数据量太大了”,很难在两三年内发表成果。于是,他一边做数据库录入工作,一边开展其他的项目研究,以保证每年都能产出新成果。


2021年,唐卿完成了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工作,进入香港大学赵国春院士团队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当时,正值疫情期间,不能去实验室的唐卿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数据库的建设之中,并将数据库囊括的时代范围从原先的“10亿至8亿年前”扩展至“20亿至5亿年前”。


2022年,唐卿正式入职南京大学,加入沈树忠院士团队。由于沈树忠团队在古生物大数据录入、算力和算法等方面都具备优势,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开始加速。数据库只用了不到1年就完成了90%的建设,数据分析的工作也随之开始。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沈树忠介绍,为了判断数据库建到什么规模时开始数据分析,他们先将具有高可靠性的数据组成“核心数据集”,利用团队里的小型超级计算机对数据集进行试分析,如果做出来的成果存在明显违反规律的问题,他们就返回数据库重新核对、校正数据,直到测试分析无误,才把数据库里的数据导入大型超算系统,做最后分析。


“从论文作者栏里可以看出,参加这项研究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早期生物化石的专家。我们在做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时,会对每一条化石记录进行物种鉴定可靠性分析。”沈树忠介绍,目前,数据库有地层剖面位置、年龄、产地、属种、化石大小等多重维度数据,已包含13658条化石点记录,涉及263个地层剖面、2731个化石种、185个同位素年龄。


本次研究涉及的263个剖面数据的网络分析


“后面还有好多事情可以做”

论文已经发表,而研究还在继续。


“这个数据库并不只是为了做我们如今发表的这个成果而设计的,我们后面还有好多事情可以做。”唐卿说,“后续,团队还会研究化石大小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生态群落是如何演化的,而且目前已经做了一些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前期成果。”


记者了解到,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也会一直更新下去。“只要有新的文献发表,我们就会把它录入进去。”唐卿说,新数据的加入,或许会对目前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曲线带来些许变化。


“当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的生物属种时,如果这个属种出现在地球生物多样性比较低的时间点,那么新发现的数据可能会使曲线发生一点变化;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相对高的阶段,新化石和新属种的出现就不会对曲线产生太大影响。”唐卿说。


正因如此,唐卿计划不断更新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我们希望有更多新化石物种被报道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5年或10年更新一次曲线,这也符合科学发展本身的规律。”唐卿说。


沈树忠则有一个更大的目标。“目前,这条曲线是基于全球所有化石数据完成的,已经是全球数据比较完整的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曲线,未来5到10年,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做一条从地球早期延伸至今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m9137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