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中国的地质工作者进行野外考察(Nature,506:32)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4年2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员的一篇书评。在这篇题为“中国的基岩”的书评中,徐星对美国福德姆大学Grace Yen Shen博士一本有关中国现代地质学历史的专著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这本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题为“发掘国家—现代地质学与中华民国的民族主义”的科学史著作是近年来科学史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该书介绍了1911-1949年期间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揭示了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中国的早期地质学者试图在科学、民族主义运动、科学家和国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以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而这一切又是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环境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模式在人类科学史上罕见,但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该书介绍了中国的地质学发展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巨大影响,但中国的地质学者在保持一个开放心态的同时,也一直寻求独立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成功,包括发现了第一个可开采的油田。该书也提到一些鲜为认知的历史插曲,比如著名作家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由中国人撰写的有关中国地质学的论文。Grace Yen Shen博士把中国地质学的进展及有关重要发现和整个社会与文化背景有机结合,让读者能够体会到阅读乐趣,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
徐星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这本科学史著作,但也指出了书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整个学科发展的图景不够清晰。徐星研究员强调,该书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该书介绍了中国知识界至今还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而优则仕,像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翁文灏后来成为中华民国的行政院院长,一些著名学者虽然身居研究所或者大学,但更多从事管理工作。对此,徐星认为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而言,其长期效应是负面的。尤其重要的是,该书显示了对国际学术界的开放是中国地质学科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在今天依然适用。这是徐星研究员第三次应邀为《自然》杂志撰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