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地区共发现3种恐龙化石新品种
(化石网报道)据江西晨报(康婧):赣州又现恐龙化石新品种本名“虔州龙”
赣州地区因为又一次发现了恐龙化石的新品种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3年之内,赣州地区发现并确认的恐龙家族第三种新成员。
据参与了这次恐龙化石出土、修复、装架及研究的赣州市博物馆技术员易来萍介绍,这次确认的恐龙化石新品种出土于2011年,经过3年的研究确认,在2014年5月7日的《自然-通讯》权威科学期刊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确认它是一种新的恐龙品种。
记者了解到,这次确认的恐龙化石新品种本名为“虔州龙”,属于霸王龙类的表亲。总体长约8米,体重约5吨。它的头骨长0.9米,鼻子最多只有0.7米长。相对于其庞大的身躯来说,0.7米的鼻子并不算长,但它依旧是恐龙家族中的“长鼻子”。与许多霸王龙一样,“虔州龙”也是可怕的远古掠食者之一,它的奔跑速度很快,能够悄然接近猎物。
赣州地区出土恐龙化石数量在省内最多
恐龙蛋及其骨骼化石是晚白垩世(6500万年前)地层中一类特殊而又珍贵的化石。在江西省境内,晚白垩世地层分布广泛,发育良好,散见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近30个盆地中。其中多个盆地出土过恐龙蛋化石,某些盆地不仅出土的数量丰富,且类型多样。
据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刘亚光介绍,恐龙蛋化石主要见于赣州、信丰两地的多个盆地内。赣南地区发现的蛋体化石多以蛋壳碎片暴露地表,信丰盆地则发现过5种蛋体成窝出现的情况。记者从赣州博物馆获悉,现已从赣南各地搜集到恐龙化石3具、恐龙蛋化石2000余枚,是省内出土这两类化石数量最多的地区。
其实,早在1986年,抚州市广昌县甘竹地区就发现了一具我国出土最为完整的恐龙化石。这表明,在白垩纪晚期,恐龙活动范围已经由北向南扩展到了江西广昌一带,继而向江西南康、新干和广东南雄一带扩展。
在现今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一山之隔的广东省南雄市,除了发现过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之外,还发现过恐龙的足迹。这些资料表明,现今的江西赣南地区与其邻近的广东南雄地区,曾经是恐龙在华南地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赣州盆地曾是湖沼地区适合爬行动物生长
众所周知,现今赣南的自然地理地貌是以山地为主,之间夹杂着丘陵、盆地以及河谷。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部最低。那么,6500万年前,这里的地形地貌又是怎样的?为何恐龙要从遥远的北方迁移来这里安居呢?
据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细元介绍,恐龙主要生存在距今约1.5亿~0.6亿年前。根据我省出土的恐龙化石推测,这些恐龙大多生活在晚白垩世,也就是恐龙时代晚期。
从地层构造来看,赣南地壳在燕山运动(1.34亿年前~6500万年前左右)中上升,形成大量湖泊、盆地。赣州境内发现的恐龙化石,也多来源于晚白垩世的赣州盆地之中。
记者了解到,晚白垩世是赣州盆地发展的稳定期,地层以沉积岩为主,夹杂着火山碎屑岩以及少量的火山熔岩。这种地层结构表明,那时的赣州盆地地理环境较为稳定,周边少有火山喷发等剧烈的地壳运动。且从岩层结构来看,大约在7000万年前,以章贡区、赣县、于都、南康部分区域组成的约1400平方公里的赣州盆地是一个湖沼地区,适合爬行动物生活繁衍。
恐龙是一种卵生的大型爬行动物,喜爱生活在树林、沼泽等地理环境中,特别是大型恐龙,十分钟爱在沼泽地中生存。因为沼泽地是一处天然的防御场所,可以防御自己的天敌。
除此之外,7000万年前的沼泽地周边生长有许多蕨类植物,保障了恐龙的食物来源。且沼泽地具有相当的浮力,可以支撑大型恐龙庞大的身躯。
气候温和古生物繁多为恐龙提供食物来源
除了安定的地理环境之外,气候也是决定恐龙来此安家的原因之一。恐龙是一种喜爱温暖的动物,因为温度的下降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无法满足其大量的氧气需求。且根据一些专家推测,恐龙身上并没有保暖的器官,不能在寒冷的环境下生存。
恐龙一般多在水边、向阳且地势较高的地方产卵。它们先在地上掘坑,然后把卵埋在里面。一般埋2~3层,然后靠阳光的温度来孵化后代。所以,气候是影响恐龙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赣州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加之其稳定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恐龙的生存繁衍。此外,这种气候还会带来丰富的食物。6500万年前,随着剧烈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许多裸子植物等都相继灭绝了,而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开始发育,这为在恐龙家族中占比较大的食草型恐龙带来了新的食物。
剧烈的地壳运动为恐龙化石形成提供条件
虽然赣州地区曾经是恐龙的聚集地,但想要完好保存恐龙骨骼的化石却并不容易。现今出土的、完好保存下来的恐龙化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晚白垩世末期这片区域内发生的剧烈地壳运动。
据刘细元介绍,燕山运动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地壳运动之一。地壳运动使得裂陷活动加剧,形成了一系列晚白垩世断陷盆地。现今保存下来的赣州恐龙化石多发现于这些晚白垩世断陷盆地之中。
剧烈的地壳运动为恐龙尸体的掩埋钙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地壳运动加速了氧气的隔绝,钙化使得骨骼加速石化,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