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生物学真的“孤独”吗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晚报:几天前,辽宁省朝阳市,“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古生物科考夏令营现场,来自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小学生陈婧瑶度过了11岁生日,小姑娘说,这次科考采集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是她收获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我们这次带出来的30多名孩子绝大多数都报名参加了学校开设的‘古生物课外班’,算是小古生物迷了。”带队的呼家楼中心小学万科青青分校副校长王琳娜告诉记者。
就在陈婧瑶她们这支由小学生为主的古生物科考队出发前,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薛逸凡在网上走红了,走红的原因是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
这不是因为薛逸凡是第一位由北大元培学院培养、完整读完4年古生物专业的学生,而是因为这个专业只有薛逸凡一个学生,薛逸凡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毕业季。
相较于有些“孤独”的薛逸凡,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和他的学生要幸运得多。
作为“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古生物科考夏令营的随团专家,这次和汪筱林研究员一起跟随夏令营的,就有他的两个学生。
刚刚博士毕业的蒋顺兴是汪筱林最得意的学生,已留所成为汪的同事,这个总带着谦和笑意的小伙子像他的老师一样痴迷古生物学。“喜欢,非常非常喜欢。”这是他对自己专业的感情表白,用词一如一不留神成为网络红人的北大古生物学本科毕业生薛逸凡。
蒋顺兴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他是2003年南大恢复古生物专业后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
“高考报志愿时最想学化学,但阴差阳错进了古生物专业,刚开始也不了解,但经历了四年学习后,即使让我转专业,我都不愿意了。”蒋顺兴的本科同专业同学共有十一位,毕业时有五人保研,蒋顺兴被保送到中科院古脊椎所读硕士,之后又读博士,走上了通往“古生物学家”的道路。而他的那些本科同学,绝大多数进了大学、博物馆从事与古生物专业有关的教学、科研和科普工作。
继2003年恢复古生物学专业的招生后,南京大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又分别招了8个和5个本科生,之后就改为每两年招生一次,其中2009年招生8人,2011年招生6人,2013年招生5人,但今年没有招生。
尽管比只有“一个人的毕业季”北大毕业生薛逸凡幸运,蒋顺兴有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不过,“将来毕业生回母校,我们专业的人看来还是最少的。”蒋顺兴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的古生物专业,原本开设在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后来因故取消,2008年,元培学院成立古生物专业,这也是该院第一个跨学科专业,2010年入学的薛逸凡,是第一位元培学院培养、完整读完四年古生物专业的学生。
在国内,本科阶段开设古生物学专业的高校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外,还有沈阳师范大学等寥寥几家,有的招生是两年一次,且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而一些高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古生物学专业,被称为“专家型学科”。
“没觉得我们专业‘高冷炫酷’啊”。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探索生命的奥秘,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眼中,这正是古生物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汪筱林今年入选2014年巴西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汪筱林说,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基础科学范畴,“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年代极其久远,专注于地球历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虽然看上去有些小众偏门,但古生物学的作用可不小,不仅是认知地球生命历史、探索生命演化规律,而且能为探寻化石能源、沉积矿产等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证据。”
“比如云南澄江动物群,被誉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鸟类、带毛恐龙、翼龙、早期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等,在鸟类起源演化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贵州关岭动物群,发现了大量不同类群的海洋爬行动物等。”汪筱林说。
在国外,古生物学最初是贵族们的业余爱好。因为古生物化石具备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对它的研究工作持续时间长、投入大,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贵族才玩得起。
这次和汪筱林一起跟随夏令营的,还有汪筱林的另一个学生——李宁。这个正在读硕士的女孩子,已跟随导师多次出野外,每次出去,罗盘、地质锤、放大镜、野外记录本都是必带的东西,而她的衣橱里,冲锋衣、速干裤、登山鞋也渐渐代替了以往的裙装、正装。
“学我们古生物专业的女孩并不少,许多人就是因为自己本身喜欢。天天和化石打交道,我觉得研究化石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对于前途,李宁很乐观,研究所、博物馆、学校等都可能是她未来就业的地方。
“古生物专业的学生人数本来就少,现在全所的在读研究生,硕士、博士都算在内,也就是十多个人,因此我们的学生还是很金贵的。”汪筱林说,毕业生的去向有研究院所、博物馆、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石油、煤炭等能源行业也需要这个专业的学生。
薛逸凡因一个人毕业季走红后,北大曾寄语毕业生:“寂寞也好,热闹也罢,只要学生学有所成、快乐成长,就是内心最大的满足。”
汪筱林说:“若立志从事古生物科研工作,本人对此专业又有兴趣和悟性,能做到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再加上些运气,作出一番成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