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南宁龙
(化石网报道)据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罗劲松):在南宁郊区和所属县份,有一些以“龙”命名的乡镇和山岭——那龙、龙草岭……这些地名中“龙”的来由,史上没有确切记载。直到1989年、2001年,当地村民相继发现怪异“石头”,考古人员闻讯前往探察,才发现这些地方果然有龙——恐龙!
大石南宁龙:一堆龙骨透露信息
暑期里,位于南宁白龙湖畔的广西自然博物馆热闹起来。涌入展馆的孩子们,最钟情的是两个庞然大物——大石南宁龙、赵氏扶绥龙。
高3米、长8米的大石南宁龙是一条鸭嘴龙。记载中,这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喜欢成群出没于湖边和树林中,因其吻部扁宽如同鸭嘴而得名。
大石南宁龙来自何方?它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随着广西自然博物馆当年参与发掘的考古人员的记述,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恐龙现身故事,在记者眼前重现——
归属南宁市西乡塘区的那龙镇,以产煤炭出名。有关“那龙”这个地名,当地人这样解说:“那”在壮话里是“田”的意思,至于“龙”的来由,就搞不清楚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龙镇大石村村民在石火岭搞水利建设时,曾挖出一堆类似巨型动物脊椎的“石头”。人们纷纷围过来观赏、议论。目测眼前这动物的骨骼,体型显然比大象还要大!当这堆骨骼被当做废料清除时,有老人认为可能是能治病的“龙骨”,便悄悄捡了几块带回家。
1989年,大石村一位小学教师对村民捡回的一块“龙骨”产生了兴趣。他知道世界上并没有传说中的“龙”,依据眼前这块“龙骨”的形状,他查阅资料后,感觉很像是远古动物的化石,便向广西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专家赵仲如通报了信息。
当年11月,赵仲如等考古人员前往那龙一带展开田野调查,看到村民们捡回家的“龙骨”,赵仲如马上确认——这是恐龙化石!
1990年10月,由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地质研究所和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的考古工作队进驻那龙,一场探寻恐龙化石的考古发掘,在石火岭一带展开。
石火岭地层相当坚硬,发掘过程中常常需要用炸药把岩层炸开。而考古人员们手里的工具,只是铁锤、钢钎、铲子等,发掘工作异常艰苦。劳累数天,却连恐龙化石的踪迹都没见到,队员们情绪开始低落下来——难道,又是白辛苦一场?
经验丰富的赵仲如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一面带领队员走访村民,一面研究石火岭地形地貌,修正发掘地点。
发掘持续到第8天时,一根肋骨化石露面了!紧接着,好几根肋骨化石相继现身。当掘进到4米深的土层时,大批恐龙骨骼化石亮相!发掘现场一片欢腾。
一根根粗壮的化石牢牢嵌在岩层里,要把它们完好地取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考古人员先用小铲子和毛刷把化石周围的泥土清除干净,在化石表面涂上凡士林,再铺上绵纸和竹片、麻袋加以隔离、保护,最后打上石膏。待石膏完全硬化后,再小心翼翼地把一整块化石从土里翻过来……整个过程就像医生在做接骨手术。
发掘工作结束后,经清点,共获得一条鸭嘴龙的40%骨骼化石,包括头骨、颈椎、背椎、尾椎、四肢、肋骨、坐骨等。其间,还夹杂有少量蜥脚类恐龙化石。
这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鸭嘴龙!
经进一步研究确认,大石南宁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和凶猛的霸王龙处在同一时期。
依据这条鸭嘴龙的出土地点,专家将其命名为“大石南宁龙”。
赵氏扶绥龙
赵氏扶绥龙:一块怪石引出巨龙
走出存放大石南宁龙的展厅,只见一条身长21米、身高达10米,脖颈立起来比展馆还高的巨龙,逍遥自在地在展馆外与大树为伴。
有关这条巨龙的出土过程,当年率队发掘的广西自然博物馆副馆长莫进尤和相关工作人员至今记忆犹新——
早在1973年,在距南宁60公里的扶绥县山圩镇平搞村六榜屯龙草岭一带就发现过几颗恐龙牙齿化石。六榜屯一带村民在平时开荒犁地时,也时常会翻出一些“龙骨”来。当时,中国科学院与自治区考古专家曾协同前往探察,根据牙齿等化石的特征,命名过两个恐龙新属种——“广西原恐齿龙”和“广西亚洲龙”。
此后,我区考古人员曾多次赴六榜屯龙草岭一带探察,但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没有什么重要发现。
2001年6月的一天,六榜屯一位名叫何文坚的青年农民像往常一样扛着锄头到龙草岭干活。路过一片甘蔗地时,地头一块五六十厘米长的“怪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捡起来仔细观察,他发现这块“怪石头”有些眼熟——自从1973年父亲充当专家的向导在这一带探察恐龙后,何文坚就对恐龙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搜集一些相关资料阅读。
把“怪石头”带回家后,他马上提笔给广西自然博物馆考古专家写信,称自己在地里发现的“怪石头”很可能是恐龙化石。
很快,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莫进尤率考古人员来到六榜屯,确认那“怪石头”确实是一块恐龙腿骨化石后,根据何文坚的指认,以龙草岭那块甘蔗地为中心,布设探槽,展开发掘。
8月7日,几块板形化石在探槽里现身!由于埋在地下上亿年,且接近地表,化石已经裂成碎块。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将化石碎块一一取出,按接口拼摆在一起,一根半月形肋骨呈现在眼前。当日,挖掘出来的肋骨化石多达7根,每根长度都在1米以上,最长的达到1.6米。
两天后,一块水桶般粗大的腿骨化石出土,随之出土的还有许多碎骨化石。
8月10日,一块长达90厘米的耻骨化石现身。下午5时左右,在龙草岭另一个发掘点,发现了4颗恐龙牙齿。
4天后,当又一块恐龙耻骨化石出土时,考古人员很是兴奋——在一个50平方米的探方内,间隔不过3米距离,竟然同时出现长度分别为90厘米和70厘米的两块耻骨化石。探方里,似乎有两条恐龙并存!
大家随即在现场将出土的化石细细分类,果然分出两组大小不一的肋骨、脊骨、腿骨和肩胛骨。
此后发掘中,又出土3颗动物牙齿化石。经辨认,这3颗牙齿属于3种不同动物,分别为蜥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和蛇颈龙。
两条恐龙,怎么会倒在同一个地方?3种恐龙的牙齿,竟然掩埋在一起!上亿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变故?
南宁扶绥出土大量恐龙化石的消息迅速传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教授闻讯兴奋异常,于8月27日风尘仆仆赶到龙草岭发掘现场。
年近古稀的赵喜进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在国内考古界有“恐龙王”之称。当面对发掘现场一堆堆恐龙化石时,这位足迹遍及国内外重要恐龙化石出土现场、见多识广的“恐龙王”,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经仔细辨认,赵喜进断定:探方内的化石不会少于3个恐龙个体。依据其中一根长达2米的恐龙肋骨化石和一块坐骨化石,赵喜进初步判断:这是一条体长约20来米的蜥脚类恐龙。
结合考古发现,展开地质图,赵喜进和广西考古人员对方圆200平方公里的扶绥那派盆地上亿年前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形象描述:
一亿年前,这里是一个近海的浩瀚湖泊。随着时序更迭,到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广西地形受燕山运动影响,陆地上升,形成众多高山峻岭、坡地丘陵。那派一带由海变湖、由湖变盆地,这一演化过程与恐龙在这里繁衍、消亡的过程完全吻合。而盆地里的龙草岭,当年是大湖边的一片浅滩。恐龙因某种灾难大量死亡后,被湖水冲到浅滩边,逐渐掩埋于泥沙之中……
2002年3月,发掘工作结束。运回广西自然博物馆的装载恐龙化石的套箱多达25个,其中最大的套箱重达两吨。
2012年9月,考古人员比照化石装架复原的一条身长21米、身高10米的蜥脚类巨龙正式亮相。为表达对“恐龙王”赵喜进多次亲临广西指导考古工作的敬意,这条进入“世界最大恐龙”行列的巨龙,被命名为“赵氏扶绥龙”。
在同一地点出土的另一条身长18米、身高6米的真蜥脚类恐龙,是一个新属种。为表彰六榜屯农民何文坚在恐龙发掘中的贡献,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何氏六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