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贵州贞丰红岩壁画
密集众多的手印图形,在我国岩画中极为罕见
这幅孔雀旁边男女对视的岩画,向我们传递出多少丰富的信息
梅花鹿图形的岩画
岩画中猪的图形,在贵州省属首次发现
(化石网报道)据黔西南日报(枕木):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世界发布了一条信息:99%的原始艺术由岩画构成。
这条信息,充分说明了岩画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史前文化或原始部落文化的一个重要门类。换句话说,如要清晰地梳理人类童年时期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发展脉络,从产生于当时的岩画入手,显然是一条便捷的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贞丰大红岩岩画,无疑为我们认识、研究贵州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和原始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大红岩,位于北盘江下游河段西岸的贞丰县沙坪乡石柱村南2公里处,整座山崖陡峭、平整而略呈弧形,从西北至东南宽约400米,平均高达180米,因拥有几大片灰红色的岩壁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由于有众多峰峦环绕,岩下为一深陷凹地,且流淌着一条海子河,地势十分险峻,成为连当地村民也望而生畏、不致轻易前去的地方。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较好地保存了如此丰富的神秘岩画。
2011年5月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资深专家、中国岩画研究的泰斗陈兆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彭建,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波等一行五人组成的考古专家组,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对贞丰大红岩岩画进行了实地考察。
岩画主要分布于大红岩中部,大大小小近100幅,其分布带宽110米,高0.5—20米。由于创作年代久远,长期受到风雨侵蚀,相当一部分已变得模糊不清。后来,当地工作人员采用喷雾器将水滴轻洒在岩画上,才使这些运用红色颜料(疑为朱砂)绘制的生动图案,逐渐从岩壁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专家们激动地奔走在几个岩画点前,脸上写满兴奋与惊喜。他们发现,岩画主有猪、牛、鹿、蛇、狗、孔雀等动物图案,也有兽面人身、男女对视、集体劳作的画面,还分布有大小各异的手印岩画。其中“猪”的图案,在北盘江流域的岩画中当属首次发现;而密集众多的手印岩画,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类似发现。
陈兆复先生对国内外岩画均有很深的研究,他在贞丰大红岩岩画考察现场接受贵州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看到的这个岩画比我想象的规模还要大,内容也丰富,价值也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在中国西南地区,这里的岩画它有自己的特点。就我的看法,这里岩画创作的年代是相当早的,应该说是一个长期的绘制过程,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一直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绘制岩画。看来,最早的岩画,据我的看法会追溯到旧石器晚期这个时间。”
手印岩画过去曾在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发现,作为一种原始的绘画语言,专家的认为它代表权力、占有等多种含义。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山口,甚至有一种连带手腕的手印岩画,其上方往往同时出现代表“神灵”的人面像,被学术界认为表达了先民们与神灵相通的某种“承诺”或“旨意”,但数量很少。而在贞丰大红岩,手段岩画呈集群出现,显然让陈兆复先生颇感惊讶。他说:“手印是早期岩画中的一种题材,但是像这里大规模地出现空心的、实心的、阴性的、阳性的手印岩画,却是非常少见的,在国内还没有这样大量的手印岩画。”
相对而言,北盘江流域算得上是贵州省的岩画主产地区。顺着北盘江中游数下来,分布着关岭马马崖、牛角井、贞丰“七马图”、册亨郭家洞等几处岩画遗存。可惜这几处岩画数量都很少,同时创作年代也较晚,有的专家认为顶多可上推到夜郎时期。这样一来,贞丰大红岩史前岩画的发现,便为贵州省乃至我国的岩画研究工作掀开新的一页,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此,陈兆复先生强调说:“这里的岩画,不仅对贵州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对整个西南地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目前在西南地区,发现的大多是两三千年前的岩画,在云南、广西有,但1万年前、5千年前的就没有了。在西南这一带,在你们这里,假如我推测不出错的话,应该是1万年以前的东西。也就是说,1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人类在活动,而且创造了那么好的艺术作品,这对贞丰来说,对中国的岩画研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
在岩画专家眼里,岩画不仅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见证者,更是早期人类生存状况、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忠实记录者。在这些稚拙如同儿童画一般的图案中,往往蕴藏着远古人类比较复杂的宗教情感,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特殊理解。
贞丰大红岩史前岩画表达出来的信息,也大抵如此。环顾大红岩周边环境,你会觉得对远古人类来说,这里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比如说,岩壁下方敞露着3个岩洞,正好可供他们遮风蔽雨,世代居住;背靠高岩、面临深沟的环境,也正好可以防止野兽的袭扰;沟底的小河有鱼虾,树林中有野果和多种动物,可终年为他们提供食物。每当狩猎归来或闲暇之时,他们心情舒畅,从而饶有兴致地把猪、牛、鹿、蛇、孔雀等动物图案绘制于岩壁上。而男女相依对视的画面,也正好说明即使在远古人类的男女之间,也不时涌动着微妙的爱的暖流……
考古专家组的专家们说,下一步,他们将组织人员对贞丰大红岩岩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测定岩画的形成年代,以及破译这些线条流畅、神秘丰富的岩画的意义。
如果按照陈兆复先生的初步判断,这些岩画果真产生于1万年以前的活,那么,其创作年代,恰好与1.2万前后从兴义“猫猫洞”、安龙“观音洞”走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大致同处于一个时间段。所不同的是,当时“猫猫洞”、“观音洞”的晚期智人,似乎仅学会用火或使用“砍砸器”之类的石头工具,而穴居于大红岩的这些了不起的人类祖先,已经有了艺术思维,开始创作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岩画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贵州的史前文化研究工作,又向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我们期待着一批有关大红岩岩画的研究成果尽早问世,同时也期待着它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与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