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现场
杨群研究员和沙金庚研究员分别主持分会场
与会科研人员做口头学术报告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Congress,简称IPC4)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阿根廷门多萨市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古生物协会(IPA)和阿根廷门多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900余名古生物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南京古生物所杨群所长、沙金庚研究员、张元动研究员、王永栋研究员、王军研究员、泮燕红副研究员、燕夔副研究员、张华侨副研究员和方翔等9名科学家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开展了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领域最为权威的一项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前三届分别在悉尼(2002年)、北京(2006年)和伦敦(2010年)举行。本次大会是IPC首次在南美地区举办,会议的主题是“生命的历史:来自南半球的视角”。会议设置有24个专题讨论会,共计300余个口头报告,提交论文摘要894篇,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涵盖了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微体古生物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以及埋藏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地球化学和生物成矿等多个研究领域。
本次大会期间,杨群研究员和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Mike Benton教授共同主持了“中国精美化石库的古生物学”专题分会场,共有来自美、英、德、中等国的30余位学者做了口头和展板报告,展示了中国诸多古生物化石宝库在古生物系统学、埋藏学、古生态学和古环境学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沙金庚研究员主持了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632项目“侏罗纪主要陆相绝灭事件和环境变化”分会场,并召开了项目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沙金庚、张元动、王永栋、王军和张华侨等学者分别在相关分会场做口头学术报告,内容涉及侏罗纪海相双壳类化石和早侏罗世植物群、中国奥陶纪地层学、白垩纪古大气CO2变化趋势、二叠纪成煤植物群古生态以及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等。部分学者还参加了会后有关科迪勒拉山脉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生物群以及阿根廷北部陆相三叠系的野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