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河源新发现的袖珍蛋类化石被送到中科院进行扫描

发布时间:2014-11-27 作者:
来源:
分享:


河源新发现的袖珍蛋类化石被送到中科院进行扫描(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河源日报(冯晓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资奎和副研究员王强等专家一行,来到近日河源市发现的最小蛋类化石现场进行考察和记录,并前往河源恐龙博物馆,对新发现的袖珍蛋类化石进行研究。

自去年起,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陆续发现10余枚袖珍蛋类化石。这批蛋类化石直径最大的不超过2厘米,最小的仅1.5厘米,个头仅有鹌鹑蛋的1/2,这是河源目前发现的个头最小的蛋类化石。这批袖珍蛋类化石是在市区迎客大桥南端附近的工地上陆续被发现的,因当时未发现蛋皮,加上之前河源发现的恐龙蛋化石都是大个头,无法确证其为蛋类化石,直到最近发现剥离的蛋壳和一枚蛋体及蛋壳保存完好、内有结晶体的化石,才引起考古人员的重视。

前日,经过初步考察后,赵资奎说,目前暂时无法通过肉眼来确定这种蛋类化石的具体种类,需要将蛋化石的蛋壳进行切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所得的数据与现知的各种生物蛋类进行对照,才能确定这种新发现的蛋化石的种类。现在已有部分蛋化石被送到中科院进行扫描,这种蛋化石的种类也即将验明正身。一旦确认这种蛋化石为恐龙蛋化石,将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蛋化石,也将增加学界对恐龙家族新的认识。

赵资奎还表示,河源恐龙蛋化石的最大特点,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就是恐龙蛋化石大多产在粗粒岩层。这种现场与目前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都是产在细沙层的环境非常不同,这种现象目前仍无法解释,这也将是中科院与河源恐龙博物博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题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