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鸽子山遗址发掘旧石器时代末期遗存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文物信息网:鸽子山遗址位于宁夏青铜峡市西部,地处贺兰山台地中段鸽子山盆地周边。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15个地点,绝大多数临近常年流水的天然泉眼(泉墩)或休眠泉墩。90年代初,中美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第3、4地点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些石制品,探明其文化面貌为发达的两面器加工技术和典型的细石器工艺,代表器物为十几件两面加工的贺兰尖状器和细石叶产品,文化层年代大约为距今12700~1020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3年开始合作组队,对该遗址进行初步摸查。2014年9月至10月,在青铜峡市文管所的大力协助下,联合考古队选择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进行了首次发掘。
第10地点原有地貌为一个高出地平面约4米的椭圆丘形泉墩,直径50~60米,中部有泉眼若干,近年被当地施工部门挖开中部以取水,形成一个坑状蓄水池与一条输水渠道,蓄水池伤及遗址的核心区域。2014年度的发掘选择了在泉墩东、西各布一个探方,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发掘深度超过4米,其地层从上到下可分为4层:
第1层:扰土层。是因挖泉储水,将原生堆积挖出堆放在遗址中心点周边而形成。地层中包含有大量的石制品,经分捡、筛选,采集烧石9000余块,打制类石制品600余件,磨制石制品和磨制工具(磨盘、磨棒)200余件,细石器类石制品70余件和少量以骨、鸵鸟蛋皮为原料的装饰品以及石环残件毛坯等,还采集到大量轻度石化的哺乳动物牙齿和骨殖(以食草类为主)。
第2层:浅灰色粗沙层,土质疏松,中间有一条带状钙结核层,夹杂有浅黄色土块,底部与第3层交界处有一些石制品。
第3层:浅黄色沙层,土质致密,顶部与第2层的交接处有一些石制品。
第4层:浅灰色沙层,含大量石制品、烧石、灰烬、动物骨骼和牙齿以及大量散落探方各处的炭屑。因底部泉水上涌,暂停发掘,本层未见底。
虽然揭露面积不大,两个探方的文化层也还未完全清理至底,但取得的材料已经非常丰富。在原生地层中共计获得石制品及炭样标本700余件,还发现有一些疑似灰堆、火塘等遗迹现象。石制品以红色砂岩、石英岩为主,类型主要有石锤、石核、细石叶以及有磨制痕迹的石制品。石制品类型与九十年代出土的第3、4地点的材料具有明显差异:尽管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仍然存在两面器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但石器的主要类型和构成发生了改变,由以普通打制石器为主向磨制石器为主过渡,类似矛头状的“贺兰尖状器”在第十地点基本匿迹,这些特征可能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期该地区古人类生计模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变。同时,第1层扰乱层出土的大量磨盘、磨棒、装饰品、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烧石等预示着在发掘区底部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堆积。
鸽子山遗址位于西北沙漠-荒漠草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带,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技术行为、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也对研究人地关系、古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提供了一个典型地点。同时,鸽子山遗址与东北方向的水洞沟遗址相距约60公里,与西南方向中卫长流水遗址相距约110公里,与西北方向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伊克尔索格遗址相距约95公里,对这些遗址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西北地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文化序列的建立以及该地区农业起源、技术演化、文化变化等重大课题的推进。(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5年5月22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郭家龙 王惠民 彭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