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生态考古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召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稿:关莹、徐欣;摄影:赵宇超、徐欣):2015年6月5日,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协会与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东北亚生态考古研讨会”(Historical Ecology in Northeast Asia)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顺利召开。该研讨会以东北亚地区的生态考古为主要议题,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人民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俄勒冈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英国东英格丽亚大学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首先由召集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人类学系的Gary Crawford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作简要介绍,陈述了本次研讨会的召集机构、部门职能,以及各位与会者。高星研究员还系统地介绍了古脊椎所的发展历史、学科布局和主要学术成就,尤其是近年来在现代人起源、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对生态变化的适应和技术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随后分各个议题进行讨论,主要有通过对东北亚地区各类遗址内植物遗存的分析,如何解答远古人类生存相关问题的讨论,如何有助于中国、韩国与日本之间考古材料的对比,如何研究史前及历史时期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有关农作物在地理区域之间的传播有何实际意义,旧石器时代末,生态与气候的角色以及与某个定居点或者某种文化的消失之间的潜在联系等。
研讨会还吸引了国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师生前来参与,同与会嘉宾共同讨论相关领域学术问题。会间,嘉宾们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动物博物馆与院重点实验室,这些设施与展陈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为期1天的议程中,嘉宾与全体参与者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发言,详细地阐述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学术观点,各国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对整个东北亚地区史前与历史时期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沟通与促进作用。
室内研讨后,与会人员前往泥河湾盆地,参观考察了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相关议题做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