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尝试在页岩地层中找寻化石痕迹
(化石网报道)据文汇报:化石保护与遗址公园,能两全其美吗?
这次去莱阳,发现当地政府对于建设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和古生物遗址博物馆十分热心。地质公园的大门远在化石挖掘点外近1公里的地方,可见整个公园的规模不容小觑。目前,1号、2号化石挖掘点均已建起了简易的房屋成为遗址馆,如果遇上馆内有科考队员,路过的行人也可进去免费参观一番。
去年,科考队协助莱阳在1号遗址馆内已安放了两架棘鼻青岛龙的骨架,半个世纪后青岛龙终于重回出生地。可出露的化石却并不多见。“我们也经常被问这样的问题:化石遗址,不把化石暴露出来,你让游客来看什么?”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汪筱林说,可他们发现一旦化石出露地面,往往不到一年,就会严重风化。“如果在遗址馆控制不了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导致化石破坏,我们不建议原地暴露。总不能每年风化破碎一批,再暴露一批,这样的遗址展示,是对化石的破坏。”他说,现在全国不少化石遗址公园,都碰到了类似问题。
但是,古生物作为一门天生与科普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它的一大社会效益就是让更多的普通人通过对远古世界的好奇,接触科学精神,引发对科学研究的向往。而地质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形式,正是定点、实地进行科普的好方式。化石保护与遗址公园之间的矛盾有可能解决吗?
化石夏令营,让孩子high翻天
今年暑假期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考队在山东莱阳的化石发掘点,总共接待了十几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化石迷们。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半,而年龄最大的则已是准大学新生。他们有的在父母的陪伴下,有的由老师领队,到这里参加3-5天的夏令营。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化石挖掘,科考队允许孩子走进真正的化石出露工作面,并在科考队员的指导下,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完成打“皮劳克”石膏包。
如何满足他们的动手欲望?挖掘化石挖出的碎石都堆在工作点旁边,其中含着大量的细小化石,比如一颗恐龙牙齿、一个小小的关节或者化石碎片等。当孩子们参与打包采集巨大的恐龙骨骼后,他们就会在那些碎石中翻寻属于自己的远古奥秘。当然,在寻找化石之前,孩子们会先接受一些培训,汪筱林和科考队员会给他们上课,除了讲莱阳的恐龙发现历史,介绍有关白垩纪恐龙的知识,还有就是如何分辨岩石与化石。
“来这里的孩子,对恐龙世界多少都有向往,因此这些活动让他们感觉很兴奋。”李岩说,在他负责带领的几个夏令营队伍中,就有不少孩子会为了一颗牙齿是谁发现争得面红耳赤。除了寻找化石,他们还会在白天穿越峡谷,或夜晚在峡谷中支起帐篷,来陪伴恐龙。
“这些活动虽然耗费了我们不少精力,但与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看到他们求知的欲望很欣慰,我们觉得很值得。”汪筱林说,不仅为古生物学的未来考虑,也为整个科学界考虑,启迪孩子心中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科学产生最初的兴趣,是一件功在长远的事情。
解决露头化石的“冰劈效应”
或许,如何做科普的问题尚可探讨,更实际的难题是化石保护。
按一般人的理解,暴露在野外的化石自然容易被风化、被破坏,那么为它造一所房子,为它遮风挡雨,不就能让它安好无损了吗?其实,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了。
2010年,当地政府决定建造遗址博物馆来保护这两个重要发掘地点后,就为这两个发掘点盖起了简易的房屋。可没想到,房子造好之后,出露岩层的化石风化得更快了。原来盖了房子之后,屋内化石所处的温度、湿度都发生了变化。“由于房屋里空气不流通,太阳照射之后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夏天使化石处在比野外通风状态下更高的温度和湿度中,而冬天会更冷。”汪筱林说。
不过,这还不是化石的最大“杀手”,通过科考队5年的科学观察,影响化石破碎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度和氧化,尤其是“冰劈效应”。山东地处温带沿海,冬季气温会下降到零下十多度以下,因此地下水和地表水会在化石表面及其裂缝里结冰。由于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将化石表面撑裂,待到来年春天冰雪融化之时,化石表面由于失去了冰粒的支撑,立刻就会开裂、粉碎。他们还观察到,出露地表的化石粉碎性破碎,而同一块骨骼在岩石中部分却完好无损,这说明,除了温度和水之外,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也是化石自然破碎的主要因素。
现在全国各地不少化石遗址公园里出露地表的化石,正在遭受各种破坏,而由于保存条件改变而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通过科考队多年的化石及遗址保护对比试验,已经找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如粘结剂能够阻止或延缓化石风化破碎的速度。因此,他们希望在莱阳获得的化石保护经验,可以尽快应用到全国,为解决保护化石资源与科普展示之间的矛盾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