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矿业报(周强 杜佳音 杨涛):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获悉,经过8年多的努力,该博物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在河南省以恐龙为主的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中接连取得重大发现。截至目前,共发现恐龙16科23属23种,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8月11日,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
据介绍,河南迄今已研究命名了12种恐龙,且均为新属新种,其它大量的化石正在修复和研究当中。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通过对全省恐龙化石的系统调查与勘查,发现河南省15个县(市)有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或恐龙脚印化石,分布在14个中生代盆地。其中,恐龙蛋分布广泛,在13个红层盆地中均有发现,但密集分布区集中在南阳的西峡、淅川、内乡夏馆盆地;恐龙骨骼化石在7个盆地有发现,密集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汝阳、栾川和南阳的西峡、内乡一带;恐龙脚印化石主要分布在义马盆地以及南阳的内乡、西峡一带。
据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介绍,截至目前河南省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有8科12属36种,是我国发现的恐龙蛋种属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恐龙蛋化石种属总数的80%、世界的70%。目前,全省范围内已发现残存的恐龙化石露头点243处,发掘了61处,研究确认恐龙有16科23属23种,发现恐龙脚印4种。河南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恐龙资源大省”。
蒲含勇说,河南省有3大恐龙动物群(包括“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栾川动物群”和“义马生物群”)和1个以古植物为主、动物和恐龙为辅的古生物群。其中,发现的距今1亿年~1.2亿年的早白垩世“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是大型到巨型蜥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自2006年2月汝阳黄河巨龙凌空出世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已在汝阳地区发现105处残存的恐龙化石点、17个化石层位;已规模发掘32处,共打回化石“皮劳克”278件、100多吨,修复化石3000多件;发现数十具恐龙个体化石、一大批零星骨骼化石和数层恐龙蛋碎片层,兼有双壳类、腹足类、植物等其它动植物化石。目前,已研究确认有大型蜥脚类恐龙、窃蛋龙类、似鸟龙类、驰龙类、禽龙类、白鲨齿龙和甲龙类等10多种恐龙,是一个以巨型蜥脚类恐龙为代表的十分丰富的恐龙动物群。巨龙形类恐龙个体之大、种类之多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同时代恐龙中实属罕见,是近几年我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最重要的恐龙动物群之一。在这个动物群中,有比著名长脖子恐龙-合川马门溪龙脖子还要长的巨型汝阳龙以及长脖子大型蜥脚类恐龙-汝阳云梦龙,还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体腔最大的恐龙——汝阳黄河巨龙、中国第一个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甲龙、早白垩世较进步的中型蜥脚类恐龙——史家沟岘山龙以及窃蛋龙类刘店洛阳龙等。
距今6500万年~7000万年的晚白垩世最晚期的“栾川动物群”,以丰富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和早期哺乳动物为特征。目前,栾川地区已发现90处恐龙化石点、12个化石层位,发掘了28处,已研究确认有8种不同类型的恐龙、4种恐龙蛋、2种早期哺乳动物、3种蜥蜴、1种鸟类和1种龟鳖类;已研究命名了中原地区第一个驰龙类——栾川盗龙,第一个似鸟龙——河南秋扒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类——迷你豫龙,蜥蜴类栾川伏牛蜥,中原地区第一个有袋类哺乳动物、河南最古老的鸟化石——反鸟亚纲类鸟化石等,且均为新属新种。该动物群化石保存完整、精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南阳地区多个白垩纪盆地不仅有全球最丰富的恐龙蛋化石,还赋存有丰富的恐龙骨骼化石和其它动植物化石。近几年来,在西峡、内乡恐龙蛋产地发现了多具脊椎动物骨骼化石,中科院徐星博士等研究命名了河南第一具恐龙——诸葛南阳龙、第一个单爪龙类-张氏西峡爪龙。此外,项目组还新发现并命名了中原地区第一具伤齿龙“河南西峡龙”、进步的蜥脚类恐龙“河南宝天曼龙”,首次发现了大型陆龟化石——“南阳龟”。
“义马生物群”则发现了多种恐龙足迹化石。调查中,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吕君昌博士在矿区路边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只恐龙脚印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徐氏张北足迹”。2009年,李建军研究员又赴化石产地发现和鉴定了3种恐龙足迹和1种疑似鸟足迹化石,丰富了“义马生物群”的组成。